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4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22
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物料传输机构、顶出机构和定位载具;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其动力输出端与第二移动机构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机构往复移动;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和容纳部,第二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顶出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并用于驱动顶出机构往复移动;物料传输机构用于将物料传输至容纳部内;顶出机构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容纳部内并用于通过正向移动将进入容纳部内的物料顶出至容纳部的外部;定位载具设置在容纳部的外部并用于盛放待组装物料的产品;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部将容纳部移送至目标位置,通过第二驱动部带动顶出机构的第二端正向移动,从而将容纳部内的物料顶入产品内。内的物料顶入产品内。内的物料顶入产品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外壳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产品从外观到内部结构的设计一般都趋向小和轻巧的方向发展,因此产品为迷你型结构通常在组装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
[0003]产品(包括迷你型结构)需要在多个不同的方位组装更小的圆球时,由于手动组装一般会出现更小的圆球不便被人工手指取放,更不能将更小的圆球快速地组装到对应的包含它的产品上,因此手动组装不仅造成效率低,而且会给组装的人员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人力成本更高,为此给产品批量性生产带来诸多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物料传输机构、顶出机构和定位载具;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和容纳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出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顶出机构往复移动;所述物料传输机构用于将物料传输至所述容纳部的内部;所述顶出机构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容纳部内并用于通过正向移动将进入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至所述容纳部的外部;所述定位载具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外部并用于盛放待组装所述物料的产品;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将所述容纳部移送至目标位置,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带动所述顶出机构的所述第二端正向移动,从而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至所述容纳部的外部并进入所述产品内。
[000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物料传输机构的出料端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容纳部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倾斜腔体,所述倾斜腔体贯通所述容纳部的外壁,所述顶出机构的所述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内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至所述产品内。
[000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杆的第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内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至所述产品内。
[000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腔体的数目为多个,所述进料口的数目对应为多个,所述从动杆的数目对应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进料口均与对应的所述倾斜腔体相连通,每一个所述从动杆均沿对应的所述倾斜腔体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内。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倾斜腔体、所述多个进料口和所述多个从动杆均沿所述容纳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二端沿所述容纳部的轴向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容纳部的中部腔体内。
[001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腔体的数目为三个,所述三个倾斜腔体沿所述容纳部的周向呈等间隔设置,所述进料口的数目对应为三个,所述从动杆的数目对应为三个。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杆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滑槽部连接,所述滑槽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二端壁体上的第一槽体和设置在所述从动杆的所述第一端壁体上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滑动连接。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从动杆上所述第二槽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槽体呈间隔设置,所述主动杆与每一个所述从动杆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槽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卡和在一起。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杆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径,所述从动杆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槽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端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二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槽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内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至所述产品内。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盛放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放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径,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容纳部的所述中部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进料口并与所述容纳部的外部连通。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轴线到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一端端面的垂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轴线到所述主动杆的所述第一端端面的垂向距离。
[001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所述中部腔体的内壁上靠近所述第一腔体处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槽体和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贯通所述主动杆的第二端端面,使用时,当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出所述容纳部时,所述第一槽体和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二凸起部正向移动。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凸起部上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端面为弧形面,所述主动杆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二腔体处并沿所述进料口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限位并便于所述物料顶出的限位遮挡部。
[001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遮挡部包括:主体、弹性体和活动体,所述主体沿所述进料口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体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底壁上,所述弹性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动体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活动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主体的顶部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使用时,当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物料顶
出所述容纳部时,所述活动体和所述弹性体均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二部件通过逆向移动沿所述第二腔体收回时,所述活动体和所述弹性体均处于复位状态,所述活动体的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并用于顶住所述物料。
[002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顶板部、第一底板部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板部和所述第一底板部的第一纵板部,所述第一纵板部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顶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平台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所述物料传输机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所述物料传输机构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
[002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平台部通过直线轴承连接导杆部,所述导杆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机构(1)、第二移动机构(2)、物料传输机构(3)、顶出机构(4)和定位载具(5);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部(11),所述第一驱动部(1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包括第二驱动部(21)和容纳部(22),所述第二驱动部(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出机构(4)的第一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顶出机构(4)往复移动;所述物料传输机构(3)用于将物料(6)传输至所述容纳部(22)的内部;所述顶出机构(4)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容纳部(22)内并用于通过正向移动将进入所述容纳部(22)内的所述物料(6)顶出至所述容纳部(22)的外部;所述定位载具(5)设置在所述容纳部(22)的外部并用于盛放待组装所述物料(6)的产品(7);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11)将所述容纳部(22)移送至目标位置,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21)带动所述顶出机构(4)的所述第二端正向移动,从而将所述容纳部(22)内的所述物料(6)顶出至所述容纳部(22)的外部并进入所述产品(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2)上设置有与所述物料传输机构(3)的出料端连通的进料口(221),所述容纳部(2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221)连通的倾斜腔体(222),所述倾斜腔体(222)贯通所述容纳部(22)的外壁,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主动杆(41)和从动杆(42),所述主动杆(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杆(41)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杆(42)的第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从动杆(42)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222)内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22)内的所述物料(6)顶出至所述产品(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42)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动杆(41)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滑槽部(8)连接,所述滑槽部(8)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杆(41)的所述第二端壁体上的第一槽体(81)和设置在所述从动杆(42)的所述第一端壁体上的第二槽体(82),所述第二槽体(82)与所述第一槽体(8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组装圆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42)包括:第一部件(421)和第二部件(422),所述第一部件(4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件(422)的外径,所述从动杆(42)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槽体(82)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42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部件(421)的第一端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槽体(82)与所述主动杆(41)的所述第二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槽体(8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部件(4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件(4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422)的第二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倾斜腔体(222)内并通过正向移动将所述容纳部(22)内的所述物料(6)顶出至所述产品(7)内,所述倾斜腔体(222)包括:第一腔体(2221)和与所述第一腔体(2221)连通的第二腔体(2222),所述第一腔体(2221)用于盛放所述第一部件(421),所述第二腔体(2222)用于盛放所述第二部件(422),所述第一腔体(22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2222)的外径,所述第一腔体(2221)连通所述容纳部(22)的中部腔体(22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逍剑张高
申请(专利权)人:赫比苏州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