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19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38
一种剪式千斤顶,属于顶举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千斤顶主体、齿轮箱、电机以及电池包,所述的千斤顶主体包括底座、顶托、下支撑臂、上支撑臂以及螺杆,下支撑臂的上端与上支撑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的齿轮箱包括基座、外壳、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的基座与千斤顶主体的其中一铰接轴固定安装,所述的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轴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与螺杆的端部连接安装,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基座朝向千斤顶主体的一侧,电机的电机齿轮轴穿过基座后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的控制板设置在电池包的外侧,分别与电池包及电机电连接。优点:通过电池供电,便于收纳,且可重复多次地进行过载保护。保护。保护。

A scissor j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式千斤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顶举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剪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0002]剪式千斤顶,因外形犹如剪刀而得名,是国内各大汽车工厂随车产品,主要用于小轿车等小吨位汽车的顶起、支撑。传统的机械式剪式千斤顶,大多是通过手动操作摇杆来实现起升和下降,作业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常规的电动剪式千斤顶,由点烟器进行供电,通过电机驱动进行升降作业,虽改善了作业效率,但也存在弊端:使用点烟器时需要发动汽车,并且点烟器的线较长,不方便收纳,还容易压坏;点烟器接口内部存在保险丝,当出现过载,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熔断以起到过载保护作用,但这样就需要重新更换保险丝才能恢复供电;升降范围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限定,可靠性差。
[000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剪式千斤顶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通过电池供电,便于收纳,且可重复多次地进行过载保护。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主体(1)、齿轮箱(2)、电机(3)以及电池包(4),所述的千斤顶主体(1)包括一底座(11)、一顶托(12)、一对下支撑臂(13)、一对上支撑臂(14)以及螺杆(15),所述的一对下支撑臂(13)的下端与底座(11)铰接,所述的一对上支撑臂(14)的上端与顶托(12)铰接,一对下支撑臂(13)的上端与一对上支撑臂(14)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轴(16)铰接,所述的螺杆(15)贯穿于一对铰接轴(16)的螺孔之间,所述的齿轮箱(2)与其中一铰接轴(16)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5),所述的齿轮箱(2)包括基座(21)、外壳(22)、第一齿轮(23)以及第二齿轮(24),所述的基座(21)与千斤顶主体(1)的其中一铰接轴(16)固定安装,所述的外壳(22)与基座(21)适配安装,外壳(22)朝向基座(21)的一侧构成有齿轮箱型腔(221),所述的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以及所述的电池包(4)设置在基座(21)的朝向外壳(22)的一侧,所述的第一齿轮(23)的齿轮传动轴(231)转动地设置在基座(21)上且与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24)与螺杆(15)的端部连接安装,所述的电机(3)安装在基座(21)朝向千斤顶主体(1)的一侧,电机(3)的电机齿轮轴(31)穿过基座(1)后与第一齿轮(23)啮合,所述的控制板(5)设置在电池包(4)的外侧,分别与电池包(4)及电机(3)电连接,控制板(5)通过控制电机(3)来使千斤顶主体(1)起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5)上具有上升键(51)、下降键(52)以及开关键(53),所述的上升键(51)控制千斤顶主体(1)起升,所述的下降键(52)控制千斤顶主体(1)下降,所述的开关键(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子豪刘渊博马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