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032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6
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包括人机界面、EMS能源管理系统、CAN隔离芯片、电池组、直流开关、光伏电池板、CAN扩展接口、接触器、光隔离芯片、PCS控制板、变压器、交流开关、负载、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以及电网,利用光纤通讯对PCS控制板进行级联组网,并通过EMS能源管理系统对P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控制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光伏储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储能逆变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模块化设计需求越来越高,系统要求功率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增加并机功能,以满足模块化设计大功率及冗余的需求。在多个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中,多台储能逆变器输出至同一负载,故需对多台储能逆变器的输出进行同步,因此需要一种快速且稳定的通信结构进行多储能逆变器进行实时运行参数共享,从而各个参与控制的MCU保持输出的电压、频率和相位一致。
[0003]为了解决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目前市场上如下有2种实现装置:
[0004]1)利用RS485进行变流器级联组网,由于RS485通信的采用一主多从的方式,通信波特率是以毫秒级别传送字节,对于控制周期为5K/200us或者更高控制周期时,响应时间不够,往往不能满足通信的需要,且易受干扰,误码率高,而可能导致并机出现问题。
[0005]2)利用CAN通信进行变流器级联组网,由于电池BMS信息已经占用CAN通信的大部分通信带宽,在组网时加入变流器信息会和电池信息冲突,造成CAN网络的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利用光纤通讯对PCS控制板进行级联组网,并通过EMS能源管理系统对PCS

DC直流模块的级联控制来实现多个PCS

DC直流模块的升压控制以及PCS

AC交流模块同步启停控制,实现PCS

DC直流模块和PCS

AC交流模块的模块化连接方式。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包括人机界面、EMS能源管理系统、CAN隔离芯片、电池组、直流开关、光伏电池板、CAN扩展接口、接触器、光隔离芯片、PCS控制板、变压器、交流开关、负载、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以及电网;所述的人机界面与EMS能源管理系统通过RS485通讯相连;所述的EMS能源管理系统与CAN隔离芯片、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光隔离芯片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AC交流模块通过光纤通讯相连,与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相连;所述的CAN隔离芯片与电池组、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所述的电池组与直流开关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接触器相连;所述的直流开关与光伏电池板相连;PCS控制板与变压器、电网相连;所述的变压器与负载、电网通过交流开关相连;所述的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与电网相连。
[0009]所述的EMS能源管理系统,包括DSP芯片、FPGA芯片,DSP芯片与FPGA芯片通过SPI通讯和UART通讯相连;DSP芯片与人机界面通过RS485通讯相连,与CAN隔离芯片、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与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相连;FPGA芯片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
通过光隔离芯片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AC交流模块通过光纤通讯相连。
[0010]所述的PCS控制板,包括PCS

DC直流模块、PCS

AC交流模块;接触器的触点、PCS

DC直流模块及PCS

AC交流模块串联为一路,路与路之间并联后,再串联与电池组与变压器之间。
[0011]所述的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通过光纤进行组网,在保证相互隔离的同时,利用光纤传输的高速率通信,5K/200us或者更高控制周期下对输出进行有效控制;
[0014](2)本技术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通过EMS能源管理系统对PCS

DC直流模块进行级联控制,通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多个PCS

DC直流模块的升压控制。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
[001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EMS控制板和PCS控制板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人机界面、EMS能源管理系统、CAN隔离芯片、电池组、直流开关、光伏电池板、CAN扩展接口、接触器、光隔离芯片、PCS控制板、变压器、交流开关、负载、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以及电网;所述的人机界面与EMS能源管理系统通过RS485通讯相连;所述的EMS能源管理系统与CAN隔离芯片、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光隔离芯片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AC交流模块通过光纤通讯相连,与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相连;所述的CAN隔离芯片与电池组、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所述的电池组与直流开关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接触器相连;所述的直流开关与光伏电池板相连;PCS控制板与变压器、电网相连;所述的变压器与负载、电网通过交流开关相连;所述的电网信息采集
传感器与电网相连。
[0023]EMS能源管理系统,包括DSP芯片、FPGA芯片,DSP芯片与FPGA芯片通过SPI通讯和UART通讯相连;DSP芯片与人机界面通过RS485通讯相连,与C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界面、EMS能源管理系统、CAN隔离芯片、电池组、直流开关、光伏电池板、CAN扩展接口、接触器、光隔离芯片、PCS控制板、变压器、交流开关、负载、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以及电网;所述的人机界面与EMS能源管理系统通过RS485通讯相连;所述的EMS能源管理系统与CAN隔离芯片、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光隔离芯片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AC交流模块通过光纤通讯相连,与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相连;所述的CAN隔离芯片与电池组、CAN扩展接口通过CAN通讯相连;所述的电池组与直流开关相连,与PCS控制板的PCS

DC直流模块通过接触器相连;所述的直流开关与光伏电池板相连;PCS控制板与变压器、电网相连;所述的变压器与负载、电网通过交流开关相连;所述的电网信息采集传感器与电网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同步启停技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爽杨洋高金鑫孙贤大王继浩张巍陈朋石华凯吴然张万金黄仕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