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893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能够在野外不同温度、海拔及天气条件下,自动感知内、外部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参数自主调节预设控制内环境指标,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不能很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的问题。进行控制的问题。进行控制的问题。

A contro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parameters in preset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房车和宿营车只是靠简单的换气风扇和外挂式空调来改善舱内人员居住的环境,一旦车外环境比较恶劣,比如车辆经过高海拔地区、沙尘暴地区、极寒、极热地区,都会危害到车内人员的健康,甚至威胁到车内人员的生命。所以如何有效实现对车内环境质量的控制成为现在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制氧设备、新风净化设备、空调设备和供暖设备;
[0005]环境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湿度参数、海拔高度以及空气成分;
[0006]控制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所监控到的环境参数,并结合所述预设空间的环境质量要求,控制所述制氧设备、新风净化设备、空调设备和供暖设备工作,以使所述预设空间内的环境参数达到所述预设空间所要求的环境质量;
[0007]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所述控所述制设备、所述制氧设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所述空调设备和所述供暖设备是以节能和节省空间为原则进行布设。
[0008]可选地,所述制氧设备,用于通过其内部的分子筛分离作用,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以实现制氧过程,所述制氧设备包括压缩机、过滤网、散热器、电磁阀、分子筛、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控制器;
[0009]所述制氧设备包括弥散供氧功能和鼻吸供氧功能,其中,所述鼻吸供氧功能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实现急救供氧,所述弥散供氧功能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向所述预设空间输送氧气。
[0010]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显示器,控制模块中含有PID智能调节程序,具有RS485总线串口、以太网接口和CAN协议通讯口;
[0011]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模式包括自动调节模式、手动调节模式、夏季平原模式、夏季高原模式、冬季平原模式、冬季高原模式、睡眠模式和自定义模式,通过在各个内部模式下预设对应的环境参数,以保证所述预设空间的环境参数达到所述预设空间所要求的环境质量。
[0012]可选地,所述新风净化设备与所述空调设备连接,通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对所述预设空间进行净化,以使所述预设空间内的环境参数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0013]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包括有箱体模块、过滤器装置模块、全热交换器模块、风机模块、传感器检测装置模块、静电除尘装置模块、臭氧发生器模块和电控设备模块,通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的模块化结构,以便于对所述新风净化设备进行安装维护。
[0014]可选地,所述环境监控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海拔高度测量器;
[0015]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温度参数,通过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湿度参数,通过所述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预设颗粒物的浓度,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氧气浓度,同时通过所述海拔高度测量器测量所述预设空间的海拔高度;
[0016]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浓度传感器和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内。
[0017]可选地,所述颗粒物浓度传感器包括第一颗粒物浓度传感器和第二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烟雾浓度;所述第二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PM2.5浓度。
[0018]可选地,所述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还包括:中控屏幕;
[0019]通过所述中控屏幕将所述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环境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显示。
[0020]可选地,所述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还包括:供暖设备;
[0021]所述供暖设备包括循环水泵、管路和地暖部件,所述供暖设备与燃油器设备相连,加热防冻液,通过水泵,使防冻液流过空调换热器和地暖部件,通过管路循环到燃烧器。
[0022]可选地,所述预设空间为车厢、放舱或建筑物。
[0023]可选地,当所述预设空间为车厢时,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和所述空调设备设置在所述车厢的顶部,所述控制设备和所述制氧设备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任一端部。
[002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能够在野外不同温度、海拔及天气条件下,自动感知内、外部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参数自主调节预设控制内环境指标,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不能很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控屏幕的示意图;
[0030]附图说明:1燃烧器设备、2制氧设备、3控制设备、4新风净化设备、5空调设备、6供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不能很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的问题,通过设置燃烧器设备、制氧设备、控制设备、新风净化设备、空调设备、供暖设备6以及环境监控设备。通过上述各个设备结合舱内、舱外环境情况,合理调度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为环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以舒适、稳定、节能的方式,建立舱内的热舒适环境与空气环境。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控制设备3、制氧设备2、新风净化设备4(也可以简称为新风设备)、空调设备5和供暖设备6;
[0033]环境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湿度参数、海拔高度以及空气成分;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设空间为车厢、方舱、建筑物等各种需要调节环境质量参数的空间,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所述预设空间为车厢时,为了节省空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将所述新风净化设备4和所述空调设备5设置在所述车厢的顶部,而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设空间内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制氧设备、新风净化设备、空调设备和供暖设备;环境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所述预设空间内外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参数、湿度参数、海拔高度以及空气成分;控制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所监控到的环境参数,并结合所述预设空间的环境质量要求,控制所述制氧设备、新风净化设备、空调设备和供暖设备工作,以使所述预设空间内的环境参数达到所述预设空间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所述环境监控设备、所述控所述制设备、所述制氧设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所述空调设备和所述供暖设备是以节能和节省空间为原则进行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设备,用于通过其内部的分子筛分离作用,把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以实现制氧过程,所述制氧机设备包括压缩机、过滤网、散热器、电磁阀、分子筛、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控制器;所述制氧机设备包括弥散供氧功能和鼻吸供氧功能,其中,所述鼻吸供氧功能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实现急救供氧,所述弥散供氧功能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向所述预设空间输送氧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显示器,控制模块中含有PID智能调节程序,具有RS485总线串口、以太网接口和CAN协议通讯口;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模式包括自动调节模式、手动调节模式、夏季平原模式、夏季高原模式、冬季平原模式、冬季高原模式、睡眠模式和自定义模式,通过在各个内部模式下预设对应的环境参数,以保证所述预设空间的环境参数达到所述预设空间所要求的环境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质量参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设备与所述空调设备连接,通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对所述预设空间进行净化,以使所述预设空间内的环境参数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所述新风净化设备包括有箱体模块、过滤器装置模块、全热交换器模块、风机模块、传感器检测装置模块、静电除尘装置模块、臭氧发生器模块和电控设备模块,通过所述新风净化设备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马文新田野张立汪建方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信息与特种保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