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3-丁炔-2-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878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式(Ⅰ)所示化合物3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 3-butyne-2-alcohol deriva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3

丁炔
‑2‑
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3

丁炔
‑2‑
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性炔丙醇衍生物是合成生物碱、类固醇、倍半萜烯等一类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
[0003]具体结构式如下:
[0004][0005]目前已有专利(CN102408313A)报道了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该专利公布了以下路线:
[0006]以消旋的3

丁炔
‑2‑
醇为原料,先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再用R

苯乙胺成盐拆分,最终得到(R)3

丁炔
‑2‑
醇,但是这条路线中,化合物成盐后需进行多次结晶纯化才能得到终产品。也有相关文献报道(R)3

丁炔
‑2‑
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Thomas Schubert;Werner Hummel;Maria

Regina Kula;Michael M
ü
ller.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oth Enantiomers of Various Propargylic Alcohols by Use of Two Oxidoreductases.EurJOC.2001(22),4181

4187.),但这些工艺存在以下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1)拆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酸废水和废液;2)收率低,生产周期长,增加了生产成本;3)反应体系过大,产能低,不适用于工业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式式(Ⅰ)所示3

丁炔
‑2‑
酮衍生物制备成为式(Ⅱ)所示(R)3

丁炔
‑2‑
醇衍生物的方法:
[0008][0009]所述R1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等;
[0010]所述反应为酶催化反应,所述酶选自羰基还原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酶催化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37℃~45℃;
[0012]酶催化反应的时间为12~96小时,优选18~48小时。
[0013]进一步地,所述酶催化反应是在含水溶剂体系中进行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含水溶剂选自磷酸盐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
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醚、丙酮、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基叔丁基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式式(Ⅰ)化合物与酶的质量比为100:1~1:1,优选30:1~10:1;
[0017]进一步地,所述式(Ⅰ)所示化合物与辅酶的质量比为10000:1~10:1,优选1000:1~100:1。
[0018]进一步地,所述磷酸盐溶液为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混合溶剂中,磷酸盐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1~1:1,优选10:1~4:1。
[0019]进一步地,所述式式(Ⅰ)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1:20,优选1:10~1:15。
[0020]试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目标化合物制备出来,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产率高、选择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0021]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2]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中酶试剂来源于日本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辅酶来源于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0024]实施例1
[0025](R)3

丁炔
‑2‑
醇的制备:
[0026][0027]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50mL),3

丁炔
‑2‑
酮(50g),羰基还原酶K1(2.5g),辅酶(NADPH,0.05g),甲基叔丁基醚(62.5mL),异丙醇(10mL),37℃搅拌反应,26小时后,终止反应,加入甲基叔丁基醚(2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旋干,得45g油状物(式(Ⅱ)化合物),ee=99.2%,yield=90%。
[0028]实施例2
[0029]在磷酸盐缓冲液中(500mL),加入3

丁炔
‑2‑
酮(50g),羰基还原酶K2(2.5g),辅酶(NADH,0.5g),甲基叔丁基醚(50mL),异丙醇(10mL),45℃搅拌反应,18小时后,终止反应,加入甲基叔丁基醚(2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旋干,得42g油状物(式(Ⅱ)化合物),ee=99.6%,yield=84%。
[0030]实施例3
[0031]在磷酸盐缓冲液中(500mL),加入3

丁炔
‑2‑
酮(50g),羰基还原酶K2(1.6g),辅酶(NADH,0.05g),甲基叔丁基醚(50mL),异丙醇(10mL),45℃搅拌反应,38小时后,终止反应,加入甲基叔丁基醚(2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旋干,得44g油状物(式(Ⅱ)化合物),ee=99.6%,yield=88%。
[0032]实施例4
[0033]在磷酸盐缓冲液中(750mL),3

丁炔
‑2‑
酮(50g),羰基还原酶K3(5g),辅酶(0.02g),异丙醚(75mL),异丙醇(10mL),室温搅拌,38小时后,终止反应,加入甲基叔丁基醚(2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旋干,得41g油状物(式(Ⅱ)化合物),ee=98.5%,yield=82%。
[0034]实施例5
[0035]在磷酸盐缓冲液中(500mL),加入3

丁炔
‑2‑
酮(50g),羰基还原酶K4(1.6g),辅酶(NADPH,0.1g),丙酮(50mL),异丙醇(10mL),室温搅拌,48小时后,终止反应,加入甲基叔丁基醚(2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旋干,得43.5g油状物(式(Ⅱ)化合物),ee=97.5%,yield=87%。
[0036]实施例6
[0037](R)1

丁炔
‑3‑
醇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将式(Ⅰ)所示化合物3

丁炔
‑2‑
酮衍生物制备式(Ⅱ)所示化合物(R)3

丁炔
‑2‑
醇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式(Ⅰ)所示化合物为原料,在含水溶剂体系中,以异丙醇为氢源,经酶催化还原得到(R)3

丁炔
‑2‑
醇衍生物;其中,所述R1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等;所述酶选自羰基还原酶;所述辅酶选自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简称为NADPH)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为NAD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反应的温度为20℃~60℃;酶催化反应的时间为12~96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千张启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邦成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