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755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配电箱的防潮装置,涉及高压配电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门和散热孔,所述箱门通过铰链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散热孔对称开设在箱体的外壁处,所述箱体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端一体成型有插接管,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安装有抽气扇,所述箱体顶部焊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外壁镶嵌有密封胶圈,所述外壳体内侧安装有第一U形板和第二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U形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的S形流道可使绵纸硅胶干燥剂充分的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干燥,对配电箱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配电箱
,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压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高压配电箱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开关制造业是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0003]现有的高压配电箱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高压配电箱在机房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房内部在阴雨天气时会产生大量的潮气,而这些潮气进入到配电箱内部之后,容易导致配电箱内部的导线出现短路的现象,严重时会发生火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压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一种高压配电箱,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高压配电箱在机房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房内部在阴雨天气时会产生大量的潮气,而这些潮气进入到配电箱内部之后,容易导致配电箱内部的导线出现短路的现象,严重时会发生火灾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散热孔,所述箱门通过铰链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散热孔对称开设在箱体的外壁处,所述箱体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端一体成型有插接管,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安装有抽气扇,所述箱体顶部焊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外壁镶嵌有密封胶圈,所述外壳体内侧安装有第一U形板和第二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 U形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侧粘接有绵纸硅胶干燥剂,所述第二U形板端部一体成型有卡块,所述第一U形板端部开设有卡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管顶口处与外壳体内腔导通连接,所述连通管外壁与插接管内径相适配,且插接管内壁与密封胶圈相抵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顶部呈开放式结构设置,所述外壳体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内侧安装有无纺布过滤棉,且无纺布过滤棉与外壳体顶口处相对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底口处与箱体内腔导通连接,所述抽气扇的进风端与连通管底口处相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U形板和第二U形板外壁均与外壳体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均等距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
板尺寸相同,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交错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对应,且卡槽与卡块构成嵌入式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交错分布,因此会形成S形的流道,并通过利用外壳体底部的插接管与连通管插接相连,当抽气扇工作时,空气会通过外壳体顶口处被吸入,通过S形流道时,可有效的延长空气在外壳体中停留的时长,进而可使绵纸硅胶干燥剂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充分的吸收,使干燥的空气进入到箱体内部,同时通过散热孔将箱体内多于的空气排出,使箱体内部空气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始终保持箱体内部的干燥,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连通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U形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
[0019]1、箱体;101、箱门;102、散热孔;
[0020]2、外壳体;201、插接管;
[0021]3、框体;301、无纺布过滤棉;
[0022]4、抽气扇;
[0023]5、连通管;501、密封胶圈;
[0024]6、第一U形板;601、第二U形板;602、第一隔板;603、第二隔板;604、绵纸硅胶干燥剂;605、卡块;60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6]参照图1

5所示,一种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门101和散热孔102,箱门101通过铰链与箱体1相连接,散热孔102对称开设在箱体1的外壁处,箱体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外壳体2,外壳体2底端一体成型有插接管201,箱体1 内腔顶部安装有抽气扇4,箱体1顶部焊接有连通管5,连通管5外壁镶嵌有密封胶圈501,外壳体2内侧安装有第一U形板6和第二U形板601,第一U形板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02,第二U形板60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 603,第一隔板602与第二隔板60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侧粘接有绵纸硅胶干燥剂604,第二U形板601端部一体成型有卡块605,第一U 形板6端部开设有卡槽606,插接管201顶口处与外壳体2内腔导通连接,连通管5外壁与插接管201内径相适配,且插接管201内壁与密封胶圈501相抵接,外壳体2顶部呈开放式结构设置,连通管5底口处与箱体1内腔导通连接,抽气扇4的进风端与连通管5底口处相对应,第一U形板6和第二U形板601外壁均与外壳体2内壁相贴合,第一隔板602与第二隔板603均等距设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隔板
602和第二隔板603尺寸相同,相邻的第一隔板602与第二隔板603 之间交错分布,卡块605与卡槽606相对应,且卡槽606与卡块605构成嵌入式结构;通过使第二U形板601端部的卡块605与第一U形板6端部的卡槽606 相对应,从而将第一U形板6与第二U形板601组装在一起,方便对第一隔板 602与第二隔板603上设置的绵纸硅胶干燥剂604进行拆装,然后将组装好后的第一U形板6与第二U形板601安装在外壳体2内侧,由于第一隔板602与第二隔板603之间交错分布,因此会形成S形的流道,并通过利用外壳体2底部的插接管201与连通管5插接相连,同时使连通管5外壁处镶嵌的密封胶圈501 与插接管201内壁相抵接,可提高插接管201与连通管5衔接处的密封效果,当抽气扇4工作时,空气会通过外壳体2顶口处被吸入,通过S形流道时,可有效的延长空气在外壳体2中停留的时长,进而可使绵纸硅胶干燥剂604对空气中的潮气进行充分的吸收,使干燥的空气进入到箱体1内部,同时通过散热孔102 将箱体1内多于的空气排出,使箱体1内部空气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始终保持箱体1内部的干燥,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
[0027]参照图1与图2所示,外壳体2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框体3,框体3内侧安装有无纺布过滤棉301,且无纺布过滤棉301与外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门(101)和散热孔(102),所述箱门(101)通过铰链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散热孔(102)对称开设在箱体(1)的外壁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底端一体成型有插接管(201),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安装有抽气扇(4),所述箱体(1)顶部焊接有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外壁镶嵌有密封胶圈(501),所述外壳体(2)内侧安装有第一U形板(6)和第二U形板(601),所述第一U形板(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02),所述第二U形板(60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603),所述第一隔板(602)与第二隔板(60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侧粘接有绵纸硅胶干燥剂(604),所述第二U形板(601)端部一体成型有卡块(605),所述第一U形板(6)端部开设有卡槽(6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201)顶口处与外壳体(2)内腔导通连接,所述连通管(5)外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燕君王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诚京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