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九如专利>正文

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714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该铅酸蓄电池包括外壳体、多个极组和铸焊端子组件。其中,外壳体具有安装槽,安装槽通过中间隔板分隔为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第一装配腔被分隔为多个第一极组仓和第一铸焊端子仓,第二装配腔被分隔为多个第二极组仓和第二铸焊端子仓。中间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之间具有串联铸焊端子仓。多个极组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第一极组仓和多个第二极组仓中。铸焊端子组件包括第一铸焊端子、第二铸焊端子和串联铸焊端子,第一铸焊端子设置在第一铸焊端子仓中,第二铸焊端子设置在第二铸焊端子仓中,串联铸焊端子设置在串联铸焊端子仓中。该电池外型规整,适配性高。适配性高。适配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充放电特性好、充电时间短、内阻小、重量轻、成本低廉、安全、寿命较长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铅酸电池。
[0003]在相关技术中,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通常采取极板在电池外壳的安装槽内水平摆放,极板上正负活性物质交替堆叠(中间包有隔板)的方式形成多个极组,实现电池内部的立体串联。
[0004]在相关技术中的常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由于其电池外壳内的多个极组之间依次水平摆放,极组之间通过铅丝一一相连,其用于与接线柱相连接的铸焊端子也相应设置在多个极组的两侧,使其整体外型呈狭长型,接线柱之间的间距较远,与传统直立式铅酸蓄电池外型规格有较大差距,往往只能用于具有大容纳空间的用电设备。难以在大多数使用场合所对传统直立式铅酸蓄电池进行替代,导致其适配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对水平双极性极板蓄电池的外壳体与多个极组之间的排列和装配方式进行了优化,使其外型与传统直立式铅酸蓄电池的外型规格和接线方式相似,既改善了电池结构的机械性能,又大幅度提高了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适配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包括:
[0007]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安装槽内具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垂直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垂直连接,所述中间隔板将所述安装槽分隔为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所述第一装配腔和所述第二装配腔中均具有多组隔离筋板,每组所述隔离筋板包括两个所述隔离筋板,两个所述隔离筋板平行间隔布置并限定出密封槽,所述隔离筋板的板面上具有走线槽,位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的所述多组隔离筋板沿平行于所述中间隔板的方向将所述第一装配腔分隔为多个第一极组仓和第一铸焊端子仓,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极组仓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位于所述第二装配腔中的所述多组隔离筋板沿平行于所述中间隔板的方向将所述第二装配腔分隔为多个第二极组仓和第二铸焊端子仓,所述第二铸焊端子仓位于所述多个第二极组仓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所述中间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具有串联铸焊端子仓,所述串联铸焊端子仓与所述第一装配腔和所述第二装配腔连通;
[0008]多个极组,所述多个极组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多个第一极组仓和所述多个第二极组仓中;
[0009]铸焊端子组件,包括第一铸焊端子、第二铸焊端子和串联铸焊端子,所述第一铸焊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中且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组仓中的所述极组连接,所述第二铸焊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铸焊端子仓中且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极组仓中的所述极组连接,所述串联铸焊端子设置在串联铸焊端子仓中,所述串联铸焊端子的一端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组仓中的所述极组连接,所述串联铸焊端子的另一端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极组仓中的所述极组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铸焊端子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呈板状,所述第一卡接部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背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密封槽中且与所述隔离筋板相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走线槽卡接并经过所述走线槽伸入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中;
[0011]所述第二铸焊端子包括第二抵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呈板状,所述第二卡接部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部背向所述第二槽壁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密封槽中且与所述隔离筋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走线槽卡接并经过所述走线槽伸入所述第二铸焊端子仓中。
[0012]可选地,所述串联铸焊端子包括第三抵接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呈板状,所述第三卡接部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三抵接部背向所述第一槽壁的板面上,所述串联铸焊端子仓具有卡接筋板,所述卡接筋板与所述第二槽壁平行间隔布置且具有卡接槽,所述第三抵接部位于所述卡接筋板与所述中间隔板的另一端之间且与所述卡接筋板相抵接,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并经过所述卡接槽伸入所述卡接筋板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极组包括多片极板,所述多片极板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布置,相邻两片所述极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每个所述极板的两端还连接有工序密封条,所述工序密封条包括连接板和卡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极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板垂直连接,所述隔板位于两个所述卡板之间,所述卡板经过所述走线槽伸入所述密封槽中,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多片极板所对应连接的所述工序密封条的所述卡板依次层叠布置且相互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卡板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的板面与所述隔离筋板面向所述密封槽一侧的板面相抵接。
[0015]可选地,所述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还包括多个增高槽盖,所述多个增高槽盖与多个所述密封槽一一对应,所述增高槽盖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密封槽中且盖设在层叠布置的所述卡板上方,所述增高槽盖上具有与所述密封槽连通的灌注口。
[0016]可选地,所述工序密封条、所述增高槽盖和所述外壳体采用相同的材料注塑成型。
[0017]可选地,在平行于所述隔离筋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极组仓和所述第二极组仓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极板的宽度。
[0018]可选地,所述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还包括外壳盖,所述外壳盖盖设在所述外壳体上并覆盖所述安装槽,所述外壳盖上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极组仓和所述多个第二极组仓连通的注酸孔。
[0019]可选地,所述外壳盖与所述外壳体通过热塑封工艺或者环氧树脂胶粘结工艺连接。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1]本技术实施例对水平双极性极板蓄电池的外壳体与多个极组之间的排列和装配方式进行了优化,采用对称并列排列的设计,利用中间隔板将安装槽对半分隔为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将原本需要依次排列连接多个极组并排设置在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中,相比传统的狭长型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能够减少至少一倍的长度尺寸。并且在两排并列的极组同一端通过串联铸焊端子进行串联,使用于与铅酸蓄电池接线柱连接的第一铸焊端子和第二铸焊端子能够并列设置在外壳体的同一端,方便设置在民用汽车,配电机房等小空间中进行使用。有效减少整体尺寸规格,外型规整,既改善了电池结构的机械性能,又大幅度提高了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适配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具有安装槽(1A),所述安装槽(1A)的两端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槽壁(11)和第二槽壁(12),所述安装槽(1A)内具有中间隔板(13),所述中间隔板(13)垂直于所述安装槽(1A)的底壁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槽壁(11)垂直连接,所述中间隔板(13)将所述安装槽(1A)分隔为第一装配腔(1a)和第二装配腔(1b),所述第一装配腔(1a)和所述第二装配腔(1b)中均具有多组隔离筋板(14),每组所述隔离筋板(14)包括两个所述隔离筋板(14),两个所述隔离筋板(14)平行间隔布置并限定出密封槽(14a),所述隔离筋板(14)的板面上具有走线槽(141),位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a)中的所述多组隔离筋板(14)沿平行于所述中间隔板(13)的方向将所述第一装配腔(1a)分隔为多个第一极组仓(1c)和第一铸焊端子仓(1d),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1d)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极组仓(1c)与所述第一槽壁(11)之间,位于所述第二装配腔(1b)中的所述多组隔离筋板(14)沿平行于所述中间隔板(13)的方向将所述第二装配腔(1b)分隔为多个第二极组仓(1e)和第二铸焊端子仓(1f),所述第二铸焊端子仓(1f)位于所述多个第二极组仓(1e)与所述第一槽壁(11)之间,所述中间隔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12)之间具有串联铸焊端子仓(1g),所述串联铸焊端子仓(1g)与所述第一装配腔(1a)和所述第二装配腔(1b)连通;多个极组(2),所述多个极组(2)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多个第一极组仓(1c)和所述多个第二极组仓(1e)中;铸焊端子组件(3),包括第一铸焊端子(31)、第二铸焊端子(32)和串联铸焊端子(33),所述第一铸焊端子(31)设置在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1d)中且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组仓(1c)中的所述极组(2)连接,所述第二铸焊端子(32)设置在所述第二铸焊端子仓(1f)中且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极组仓(1e)中的所述极组(2)连接,所述串联铸焊端子(33)设置在串联铸焊端子仓(1g)中,所述串联铸焊端子(33)的一端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极组仓(1c)中的所述极组(2)连接,所述串联铸焊端子(33)的另一端与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极组仓(1e)中的所述极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配性的水平双极性极板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焊端子(31)包括第一抵接部(311)和第一卡接部(312),所述第一抵接部(311)呈板状,所述第一卡接部(312)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311)背向所述第二槽壁(12)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抵接部(311)位于所述密封槽(14a)中且与所述隔离筋板(14)相抵接,所述第一卡接部(312)与所述走线槽(141)卡接并经过所述走线槽(141)伸入所述第一铸焊端子仓(1d)中;所述第二铸焊端子(32)包括第二抵接部(321)和第二卡接部(322),所述第二抵接部(321)呈板状,所述第二卡接部(322)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部(321)背向所述第二槽壁(12)的板面上,所述第二抵接部(321)位于所述密封槽(14a)中且与所述隔离筋板(14)相抵接,所述第二卡接部(322)与所述走线槽(141)卡接并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九如
申请(专利权)人:殷九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