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毛刺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毛刺,是指零部件的边缘、表面或者较光滑的平面上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不光、不平的多余部分。毛刺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其质量,而且有可能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可靠性、稳定性降低,脱落的毛刺甚至会造成机器滑动表面过早磨损、噪音增大,从而造成机器卡死、动作失灵等安全隐患。
[0003]目前,零部件表面毛刺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人工检测和设备检测两种。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是采用以人工判断为主的挂丝法、放大法、用手触摸及肉眼辨别等人工检测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检测人员的经验,工作量大,长期检测容易产生劳累,人工检测的速度远没有机器检测速率快,检测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经常出现漏检和错检的问题;少数是采用以传感器、光学显微镜为主的专用设备来进行检测,例如,使用光学坐标测量机来测量毛刺的形状、高度、长度等相关参数,但其测量速度慢,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测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 />[0004]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检测图像和模板图像;所述待检测图像为采集待检测零部件表面获得的彩色图像;所述模板图像为采集与待检测零部件相对应的标准件表面获得的彩色图像;S2)对待检测图像和模板图像按照预设图像处理方法分别进行图像处理,获得待检测轮廓和模板轮廓;S3)绘制待检测轮廓与模板轮廓之间的连通域,并求得待检测轮廓的每个轮廓点到模板轮廓的最短直线距离及其相应最短距离点;S4)判断每个轮廓点到相应最短距离点之间的连线是否完全落在连通域内,若是,则将该轮廓点标记为直连点,否则将该轮廓点标记为非直连点;S5)根据预设内部距离计算方法,计算每个轮廓点沿连通域内部某条路径到相应最短距离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作为每个轮廓点的内部距离;S6)按照预设异常点鉴定方法对每个轮廓点的内部距离进行比对,鉴定每个轮廓点是否为异常点,并按照预设毛刺分析方法对所有异常点进行分析,获得待检测零部件表面毛刺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预设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处理,获得滤波后图像;S2.2)采用OTSU方法,对滤波后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化图像;S2.3)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孔洞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预设内部距离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1)将待检测轮廓的一直连点作为起始点;S5.2)从起始点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按照计算规则依序计算所有轮廓点的内部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表面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预设内部距离计算方法,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阳臻,
申请(专利权)人:三固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