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39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其包括泵浦源散热机构、光纤散热机构、风扇和散热管组件,泵浦源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基板和设置于第一散热基板一侧的第一散热翅片,泵浦源设置于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光纤散热机构与泵浦源散热机构连接,光纤散热机构包括第二散热基板和设置于第二散热基板一侧的第二散热翅片,光纤设置于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相对设置;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风扇;散热管组件设置于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泵浦源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光纤之间,散热管组件内用于流通有冷却液。光器散热装置可以使得中高功率的激光器系统便携,以及满足冷却需求。冷却需求。冷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器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光纤激光器常用的散热方式有纯水冷或者纯风冷,这样会导致以下问题:
[0003]1.纯水冷激光器,不论激光器出光功率百分比大小,都需要配备专用的水冷机才能进行冷却,而水冷机体积大、重,影响激光器系统的便携性。
[0004]2.纯风冷的激光器,无需配备水冷机,更利于激光器系统的搬运,但因为风冷散热能力差于水冷,风冷激光器均为低发热量的低功率激光器。
[0005]对于激光器的纯风冷和纯水冷设计无法很好的同时解决输出激光功率500W~2000W的中高功率激光器系统不便携和冷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以使得中高功率的激光器系统便携,以及满足冷却需求。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包括:
[0008]泵浦源散热机构,所述泵浦源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一侧的第一散热翅片,泵浦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
[0009]光纤散热机构,与所述泵浦源散热机构连接,所述光纤散热机构包括第二散热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一侧的第二散热翅片,光纤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相对设置;
[0010]风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风扇;
[0011]散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所述泵浦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所述光纤之间,所述散热管组件内用于流通有冷却液。
[0012]可选的,所述散热管组件包括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0013]所述第一散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所述泵浦源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所述光纤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散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涂覆有导热界面层,所述泵浦源与所述导热界面层和所述第一散热管均贴合。
[0016]可选的,所述泵浦源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泵浦源均与所述第一散热管贴合。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凹槽为具有开口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上还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热管,所述泵浦源与所述热管贴合。
[0020]可选的,所述激光器散热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与所述壳体的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泵浦源容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与所述壳体的壁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光纤容置于所述第二腔体。
[0021]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并围成长方体结构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基本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第三侧板,并与所述通孔相对。
[0022]由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激光器散热装置的散热途径有两种,第一种为风冷散热,即泵浦源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基板上,第一散热基板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散热翅片,光纤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基板上,第二散热基板将热量传递给第二散热翅片,由于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相对设置,因此,风扇可以驱动空气同时流过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将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的热量带走。第二种为水冷,冷却液流入散热管组件中,由于散热管组件设置于第一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泵浦源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基板的另一侧和光纤之间,因此,冷却液可以将第一散热基板、泵浦源、第二散热基板以及光纤的热量带走,从而为泵浦源和光纤散热。泵浦源和光纤分别进行散热,散热快,散热效果好。
[0023]当激光器系统出光功率较低或者出光时间较短时,激光器散热装置可采取风冷散热;当激光器散热装置出光功率较高或者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出光时,激光器散热装置可采取风冷和水冷同时散热,风扇上电,驱动空气流过散热翅片,带走一部分热量,同时冷却水在散热管组件中流动,带走另一部分热量。
[0024]由于风冷散热可带走激光器系统部分热量,所以降低了激光器系统对水冷机等制冷设备制冷量的要求,制冷设备积较小,重量较轻,激光器系统搬运也较为方便,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激光器散热装置可大大提升中高功率激光器系统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散热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浦源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散热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泵浦源散热机构;11、第一散热基板;111、第一凹槽;112、第三凹槽;12、第一散热翅片;13、热管;
[0034]2、光纤散热机构;21、第二散热基板;211、第一环形槽;212、凸台;22、第二散热翅片;
[0035]3、风扇;
[0036]4、散热管组件;41、第一散热管;42、第二散热管;
[0037]5、壳体;51、第三侧板;52、盖板;
[0038]10、泵浦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40]本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散热机构(1),所述泵浦源散热机构(1)包括第一散热基板(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一侧的第一散热翅片(12),泵浦源(10)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的另一侧;光纤散热机构(2),与所述泵浦源散热机构(1)连接,所述光纤散热机构(2)包括第二散热基板(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21)一侧的第二散热翅片(22),光纤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2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翅片(12)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22)相对设置;风扇(3),所述第一散热翅片(12)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2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风扇(3);散热管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的另一侧和所述泵浦源(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基板(21)的另一侧和所述光纤之间,所述散热管组件(4)内用于流通有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组件(4)包括第一散热管(41)和第二散热管(42),所述第一散热管(4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42)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管(41)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的另一侧和所述泵浦源(10)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42)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基板(21)的另一侧和所述光纤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散热管(4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11)的另一侧涂覆有导热界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娟闫大鹏施建宏虞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