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27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包括布料,布料的外部设置有放线辊、两个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微凹涂布辊、气浮转向辊、气浮式干燥箱、真空吸膜辊、第三导向辊和收线辊,密封桶固定套接于连接轴,密封桶外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微凹涂布辊包括微凹辊、料槽和刮刀,刮刀固定连接于料槽的内部,刮刀的外壁与微凹辊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微凹涂布辊和气浮转向辊相配合的设置方式,由于气浮辊是表面均匀分布小孔的圆弧面及其它端面构成的封闭壳体,空气穿过小孔形成气垫托起隔膜和涂层,因此多孔布料并不与气浮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出现渗出布料的浆料存积最终影响涂布稳定性的情况。涂布稳定性的情况。涂布稳定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凹涂布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聚烯烃氧化铝或勃姆石水性浆料涂布工艺中,由于氧化铝或勃姆石的粒径d50=200nm,远大于聚烯烃隔膜的孔径(d50=20nm),另外水与聚烯烃的润湿性能较差,因此颗粒材料和水在涂布和干燥过程中并没有大量进入聚烯烃膜的微孔中,从涂布工艺上看,这样的涂布与涂敷在无孔基膜上的过程并无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浆料涂敷在平均孔径10甚至几十微米的无纺布或多孔膜上时,涂布浆料往往会渗入并穿过无纺布到达它的背面,与涂布辊、过辊或干燥箱中的辊筒接触,成为破坏涂布和干燥的干扰因素,因此在无纺布做为隔膜涂布的方法是浸涂,一次浸涂两面,并采用垂直干燥道的方法进行涂布和干燥。
[0003]除了具有大孔的无纺布,在采用挤压条缝涂布和微凹涂布都会遇到的浆料渗入并穿过基膜空,孔径小于涂布浆料粒径的聚烯烃隔膜隔膜也会遇到另外的一种渗透问题,当采用与基膜润湿性较好的有机溶剂作为涂布浆料的溶剂时例如NMP、DMF、DMac、四氢呋喃等,在常规的微凹涂布装置中,微凹辊的上下各有一个导辊,在涂布时,基膜在微凹辊有一个小的包角,基膜张力会对微凹辊产生一个压力,微凹辊凹线或凹槽内的浆料在压力、粘性力和表面张力的俄综合影响下,部分浆料被带出凹线或凹槽,转移到基膜上,在基膜和涂层向下游传动的过程中,浆料会渗出基膜流到导辊和真空拉片辊上,浆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涂布的稳定性和涂层均匀性,由上文陈述可知,导辊对微凹辊的包角及涂布弯月面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其功能不可缺少,真空拉片辊提供基膜运行动力,另外提供基膜在干燥箱中的张力,但是在多孔膜涂布中这两根辊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涂布浆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的外部设置有放线辊、两个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微凹涂布辊、气浮转向辊、气浮式干燥箱、真空吸膜辊、第三导向辊和收线辊;
[0006]所述气浮转向辊包括连接轴和密封桶,所述密封桶固定套接于连接轴,所述密封桶外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放线辊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辊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辊的顶部,所述气浮转向辊位于第二导向辊的顶部,所述微凹涂布辊位于气浮转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气浮式干燥箱位于气浮转向辊的一侧,所述真空吸膜辊位于气浮式干燥箱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导向辊位于真空吸膜辊底部的一侧,所述收线辊位于第三导向辊
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微凹涂布辊包括微凹辊、料槽和刮刀,所述刮刀固定连接于料槽的内部,所述刮刀的外壁与微凹辊相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布料的两端分别固定缠绕在放线辊的外壁和收线辊的外壁,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布料的两侧,所述第二导向辊和气浮转向辊位于布料的一侧,所述微凹涂布辊位于布料的另一侧,所述布料的外壁与气浮式干燥箱滑动穿插套接,所述真空吸膜辊和第三导向辊均位于布料的一侧。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利用微凹涂布辊和气浮转向辊相配合的设置方式,由于气浮辊是表面均匀分布小孔的圆弧面及其它端面构成的封闭壳体,空气穿过小孔形成气垫托起隔膜和涂层,因此多孔布料并不与气浮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出现渗出布料的浆料存积最终影响涂布稳定性的情况;
[0014](2)本技术利用利用气浮转向辊、第二导向辊、真空吸膜辊和放线辊的设置方式,第二导向辊和气浮转向辊与微凹涂布辊距离值,布料对微凹涂布辊之间形成的包角α发生变化,从而可以调整布料张力对涂布液桥产生的压力值,改变调整放线辊对布料张力和调整真空吸膜辊对布料的张力值,进而改变涂布过程中涂布浆料的渗透量和转移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涂布机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进行涂布时的布料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不进行涂布时的布料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气浮转向辊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微凹涂布辊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布料;2、放线辊;3、第一导向辊;4、第二导向辊;5、微凹涂布辊;6、气浮转向辊;61、连接轴;62、密封桶;63、排气孔;7、气浮式干燥箱;8、真空吸膜辊;9、第三导向辊;10、收线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包括布料1,布料1的外部设置有放线辊2、两个第一导向辊3、第二导向辊4、微凹涂布辊5、气浮转向辊6、气浮式干燥箱7、真空吸膜辊8、第三导向辊9 和收线辊10,放线辊2和收线辊10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主动轴,从而可以带动放线辊2和收线辊10进行转动收放布料1,气浮转向辊6包括连接轴61和密封桶62,密封桶62固定套接于连接轴61,密封桶62外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气孔63,改变密封桶62上排气孔63的数量和排气速率,就可以改变其对布料1的托举力,微凹涂布辊5包括微凹辊、料槽和刮刀,刮刀固定连接于料槽的内部,刮刀的外壁与微凹辊相
贴合,微凹涂布辊5与布料1逆向运动,可以更好的将料槽中的物料涂刷在布料1上。
[0023]两个第一导向辊3位于放线辊2的一侧,第二导向辊4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辊3的顶部,气浮转向辊6位于第二导向辊4的顶部,微凹涂布辊5 位于气浮转向辊6和第二导向辊4之间的一侧,气浮式干燥箱7位于气浮转向辊6的一侧,真空吸膜辊8位于气浮式干燥箱7的一侧,第三导向辊9位于真空吸膜辊8底部的一侧,收线辊10位于第三导向辊9的底部,布料1的两端分别固定缠绕在放线辊2的外壁和收线辊10的外壁,两个第一导向辊3 位于布料1的两侧,第二导向辊4和气浮转向辊6位于布料1的一侧,微凹涂布辊5位于布料1的另一侧,布料1的外壁与气浮式干燥箱7滑动穿插套接,真空吸膜辊8和第三导向辊9均位于布料1的一侧。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进行排料布线,收线将放线辊2上的布料1从两个第一导向辊3穿过,然后布料1从第二导向辊4和微凹涂布辊5经过,随后穿过气浮式干燥箱7,在由真空吸膜辊8和第三导向辊9束缚在收线辊10 上,收线将放线辊2上的布料1从两个第一导向辊3之间穿过,然后布料1 再穿过涂布头下方的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包括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的外部设置有放线辊(2)、两个第一导向辊(3)、第二导向辊(4)、微凹涂布辊(5)、气浮转向辊(6)、气浮式干燥箱(7)、真空吸膜辊(8)、第三导向辊(9)和收线辊(10);所述气浮转向辊(6)包括连接轴(61)和密封桶(62),所述密封桶(62)固定套接于连接轴(61),所述密封桶(62)外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排气孔(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3)位于放线辊(2)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辊(4)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辊(3)的顶部,所述气浮转向辊(6)位于第二导向辊(4)的顶部,所述微凹涂布辊(5)位于气浮转向辊(6)和第二导向辊(4)之间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托辊式的微凹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式干燥箱(7)位于气浮转向辊(6)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卫华祝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蓝廷新能源科技绍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