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0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属于煤矿井下支护技术领域,包括主撑卸压柱,所述主撑卸压柱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压件,所述缓冲压件两侧均通过活动连接轴活动连接安装有卸压支撑杆,所述卸压支撑杆同样通过活动连接轴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连接安装有横向定位板,所述卸压支撑杆内侧上通过气压缓冲支撑杆进行两两支撑连接连接,所述缓冲压件和横向定位板外侧上均安装有两个定位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可在煤矿井壁上进行定位安装,有利于起到支护卸压效果,并且可提高对煤矿井的井壁支撑力,能够有效地对煤矿井壁支护,还具有多重缓冲卸压效果,能够对煤矿井壁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卸压消除。消除。消除。

A support and pressure relief structure for rock burst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引起煤岩动力灾害也日趋加剧。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瞬时震动性和巨大破坏性等显现特征,释放大量能量,导致巷道支护结构失效、破坏。当矿井开采深度进入1000m以下时,硬岩也呈现软岩流变特性。阜新五龙煤矿“1
·
12”冲击地压事故,造成4人死亡36人负伤,毁坏巷道超过300m,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河南义马跃进煤矿“8
·
6”、“8
·
11”冲击事故,分别造成400m和360m的巷道变形破坏,大量O型棚损坏;义马千秋煤矿“11
·
3”冲击地压事故,巷道发生严重挤压垮冒,造成10人死亡,380m巷道严重破坏,其中有近百米段巷道基本合拢。对于深部冲击地压巷道维护,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层的片帮或煤块的抛出会挤倒或打倒单体支柱;顶、底板剧烈震动造成的瞬间猛烈加载会压坏支柱和支架,围岩变形量大、破坏严重,锚杆(索)支护体系严重破坏,锚杆(索)被抛出,金属网断裂,支柱和支架变形、弯曲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深部煤岩体的性质也与浅部明显不同,其力学行为呈现非线性,岩体变形表现出脆-延转化特性、流变特性和扩容性质。采用何种支护结构抗冲已成为当前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003]专利号CN210977516U公布了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巷道轮廓上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覆盖在围岩表面的混凝土初喷层,混凝土初喷层上打有朝向围岩方向延伸、呈辐射状布置的锚杆、锚索和卸压孔,混凝土初喷层内表面覆盖有混凝土复喷层,靠近混凝土复喷层一端的卸压孔内注射有注浆体,注浆体自混凝土复喷层起向外依次为水泥浆注浆体、泡沫水泥浆注浆体和纤维水泥基浆液注浆体,本技术结构既让巷道围岩有一定程度变形,释放部分围岩压力,又能提供足够大支护强度,限制巷道围岩进一步变形,实现“强



强”一体化设计,提高了围岩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
[0004]上述专利具有以下缺点:1、无法在煤矿井壁上进行定位安装,不利于起到支护卸压效果;2、对煤矿井壁的支撑效果差,对煤矿井的井壁支撑力低,无法有效地对煤矿井壁支护;3、不具有多重缓冲卸压效果,无法对煤矿井壁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卸压消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旨在通过定位锥,可在煤矿井壁上进行定位安装,有利于起到支护卸压效果;通过卸压支撑杆和气压缓冲支撑杆,可提高煤矿井壁的支撑效果,提高对煤矿井的井壁支撑力,能够有效地对煤矿井壁支护;通过缓冲压件和主撑卸压柱,可具有多重缓冲卸压效果,能够
对煤矿井壁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卸压消除。
[0006]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主撑卸压柱,所述主撑卸压柱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压件,所述缓冲压件两侧均通过活动连接轴活动连接安装有卸压支撑杆,所述卸压支撑杆同样通过活动连接轴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连接安装有横向定位板,所述卸压支撑杆内侧上通过气压缓冲支撑杆进行两两支撑连接连接,所述缓冲压件和横向定位板外侧上均安装有两个定位锥,所述定位锥顶端焊接安装有定位锥头,所述定位锥头上设计有螺旋定位攻齿,所述定位锥侧壁上螺旋设计有定位钻齿。
[0008]可选的,所述气压缓冲支撑杆上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部底端设置有氮气腔,所述氮气腔内注满高压氮气,所述活塞筒内部活动镶嵌安装有活塞杆。
[0009]可选的,所述活塞杆底端连接安装有氮气吸盘,所述活塞杆上端焊接连接件,所述活塞筒内部注有一定量的液压油,所述活塞筒内部上端设置有密封垫。
[0010]可选的,所述主撑卸压柱中心安装有氮气卸压筒,所述氮气卸压筒上下端均活动镶嵌安装有卸压连接柱,所述卸压连接柱端头焊接安装有油压筒,所述油压筒内部同样活动安装有卸压连接柱。
[0011]可选的,所述氮气卸压筒右侧连通安装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上开设有充气嘴,所述氮气卸压筒内部注有高压氮气,所述油压筒内部注有液压油。
[0012]可选的,所述缓冲压件上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活动贯穿有卡位铆杆,所述卡位铆杆上端连接于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卸压弹簧连接安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设有定位锥,在对煤矿井壁进行支撑防护时,将煤矿井壁上钻取定位孔后,将卸压结构上的定位锥对准嵌入其中,使得卸压结构上下左右端的定位锥固定钻取于煤矿井壁上,因此,将卸压结构对煤矿井壁进行定位安装,当卸压结构支撑起来时,会很好地对煤矿井壁进行防护支撑,以便于卸压,如此,可在煤矿井壁上进行定位安装,有利于起到支护卸压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设有卸压支撑杆和气压缓冲支撑杆,向主撑卸压柱上的氮气卸压筒进行充入高压氮气,使得氮气卸压筒内的压强增大,对卸压连接柱进行伸出支撑,以此支撑起卸压支撑杆,而卸压支撑杆支撑起来后,带动气压缓冲支撑杆进行拉伸,气压缓冲支撑杆上的活塞杆就会受力伸出,利用氮气吸盘将氮气腔内的高压氮气吸出至活塞筒内,液压油会自然封住氮气腔的出气口,增大活塞筒内的压强,伸出活塞杆,用以支撑所有的卸压支撑杆,形成圆形,对煤矿井壁进行支撑,如此,可提高煤矿井壁的支撑效果,提高对煤矿井的井壁支撑力,能够有效地对煤矿井壁支护。
[0016]3、本技术通过设有缓冲压件和主撑卸压柱,通过向主撑卸压柱上的氮气卸压筒进行充入高压氮气,使得氮气卸压筒内的压强增大,对卸压连接柱进行伸出支撑,来达到支撑防护煤矿井壁效果,并且通过控制充入的高压氮气量来调节主撑卸压柱上的氮气卸压筒的压强,当煤矿井壁向卸压结构产生挤压力时,先通过缓冲压件上的卸压弹簧进行弹性缓冲抵消一部分挤压力,再通过主撑卸压柱上的油压筒进行油压缓冲抵消一部分挤压力,接着通过主撑卸压柱上的氮气卸压筒进行气压缓冲抵消一部分挤压力,最后由于主撑卸压柱为对向双头设计,会将两端的挤压力传递到中间进行相互抵消,采用了借力消力的原理,
如此,可具有多重缓冲卸压效果,能够对煤矿井壁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卸压消除。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撑卸压柱(6),所述主撑卸压柱(6)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压件(4),所述缓冲压件(4)两侧均通过活动连接轴(2)活动连接安装有卸压支撑杆(3),所述卸压支撑杆(3)同样通过活动连接轴(2)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连接安装有横向定位板(7),所述卸压支撑杆(3)内侧上通过气压缓冲支撑杆(5)进行两两支撑连接连接,所述缓冲压件(4)和横向定位板(7)外侧上均安装有两个定位锥(1),所述定位锥(1)顶端焊接安装有定位锥头(9),所述定位锥头(9)上设计有螺旋定位攻齿(10),所述定位锥(1)侧壁上螺旋设计有定位钻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缓冲支撑杆(5)上安装有活塞筒(16),所述活塞筒(16)内部底端设置有氮气腔(11),所述氮气腔(11)内注满高压氮气(18),所述活塞筒(16)内部活动镶嵌安装有活塞杆(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底端连接安装有氮气吸盘(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平泉市安利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