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雁侠专利>正文

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94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高速公路匝道口处设置防护装置;S2、当车辆失控撞向防护装置的吸能机构(200)时,该吸能机构中的转筒组件(230)转动将失控车辆的撞击力转化为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的作用力,以引导失控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行驶;S3、受到撞击力后的吸能机构(200)通过支撑机构(400)上端将受到沿路面撞击力沿底座宽度方向的分力转化为推出导引机构(300)的动力,以使导引机构(300)靠近路面的一侧与转筒组件(230)外侧同时与失控车辆接触,引导失控车辆沿所述路面方向延伸。引导失控车辆沿所述路面方向延伸。引导失控车辆沿所述路面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
,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匝道口是指在高速路上两条道路相连接的路段或者是进入到高速公路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与邻近的辅路相连接的路段,在高速公路进入到辅路时,常常因为速度过快在匝道行驶使与匝道的护栏相撞,或者在匝道转弯时与由于速度过快与匝道护栏相撞。
[0003]现有的匝道口的护栏都是钢板制成,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车辆与护栏相撞的情况下,导致车辆撞上去常常导致车毁人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以降低损伤、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在高速公路匝道口处设置防护装置;
[0007]S2、当车辆失控撞向防护装置的吸能机构(200)时,该吸能机构中的转筒组件(230)转动将失控车辆的撞击力转化为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的作用力,以引导失控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行驶;
[0008]S3、受到撞击力后的吸能机构(200)通过支撑机构(400)上端将受到沿路面撞击力沿底座宽度方向的分力转化为推出导引机构(300)的动力,以使导引机构(300)靠近路面的一侧与转筒组件(230)外侧同时与失控车辆接触,引导失控车辆沿所述路面方向延伸。
[0009]在本案中,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00)、吸能机构(200)、导引机构(300)和支撑机构(400),其中:所述底座(100)用于沿路面延伸方向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吸能机构(200)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0)上,吸能机构(200)上设有至少一可转动的转筒组件(230);
[0010]所述支撑机构(400)至少有两个,这两个支撑机构(400)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长度方向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机构(400)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400)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吸能机构(200)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400)的上端;所述导引机构(300)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400)上端,所述支撑机构(400)上端连接所述吸能机构(200)和所述导引机构(300),可使所述转筒(232)遭受撞击力时,将所述导引机构(300)向所述撞击力的方向推出以引导车辆向所述路面方向行驶。
[0011]在本案中,所述吸能机构(200)包括上安装架(210)和下安装架(220),其中:所述上安装架(210)两端与所述支撑机构(400)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安装(220)架沿所述底座(100)宽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转筒组件(230)包括固定杆(231)和可发
生形变的转筒(232),所述固定杆(2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架(210)和所述下安装(220)架上,所述转筒(232)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231)上;在所述车辆撞击所述转筒组件(230)时,所述转筒(232)转动,以将所述车辆的直线撞击的冲击力通过所述转筒(232)的转动转化为切线方向的引导力,以引导所述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行驶;
[0012]所述转筒(232)包括转轴套(2321)、两个滑环(2322)、第一弹性件(2323)、第一支撑杆(2324)、第二支撑杆(2325)和内衬板(2326),所述转轴套(2321)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231)上,两个所述滑环(2322)间隔且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套(232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32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滑环(2322)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2324)连接在其中一个滑环(232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325)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滑环(2322)上;所述内衬板(232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环(2322)上,所述内衬板(2326)中部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若干所述内衬板(2326)外罩设有弹性套(2327),且内衬板(2326)的外壁与所述弹性套(2327)内壁贴附连接在一起。
[0013]在本案中,所述底座(100)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下安装(220)架上靠近底座(100)的一侧开设有滑T型块,所述滑块至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远离路面一侧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T型滑块连接;
[0014]所述上安装架(210)位于所述连接款框内且远离路面侧的一端侧通过第三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框(420)的内壁连接,且第三弹性件在未受到撞击时为非受力状态。
[0015]在本案中,所述支撑机构(400)包括立柱(410)、连接框(420)和传动机构(430),其中:所述立柱(410)的下端安装在底座(100)上;所述连接框(420)安装在立柱(410)上端,所述连接框(420)的开口端朝向转筒组件(230)方向设置,所述吸能机构(200)的上安装架(210)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框(420)内,所述导引机构(30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框(420)内;
[0016]所述传动机构(430)安装在连接框(420)内,且所述传动机构(430)连接所述导引机构(300)和所述上安装架(210);在所述转筒(232)受到撞击时,将所述上安装架(210)受到的撞击力传递至所述导引机构(300),以将所述导引机构(300)沿所述路面内侧方向推出,以引导车辆行驶。
[0017]在本案中,所述导引机构(300)包括连接板(310)、缓冲组件(320),所述连接板(310)长度方向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相对的连接框(420)内,所述连接板(31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路面内侧方向设置;
[0018]所述缓冲组件(320)连接在所述连接框(420)外的一端,其中所述缓冲组件(320)靠近路面一侧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车辆接触时进一步分解所述车辆撞击力以分解为引导所述车辆沿路面延伸的力,且所述缓冲组件(320)用于缓冲车辆沿路面宽度方向冲击力的分力。
[0019]在本案中,所述缓冲组件(320)包括安装壳(321)、缓冲件(322)和橡胶套(325),其中:所述安装壳(321)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10)上,所述安装壳(321)远离连接板(310)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装设有若干转动轴(323),所述转动轴(323)的转动体(324)伸出所述凹槽外,所述转动轴(323)和转动体(324)形成所述转动机构;所述缓冲件(322)设置在所述安装壳(321)内,且所述缓冲件(322)沿所述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以用于缓冲车辆的撞击。所述缓冲件(322)为弹簧,所述弹簧沿所述路面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
壳(321)内,且所述弹簧与安装壳(321)内沿路面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内壁连接;所述橡胶套(325)外壁与底座(100)靠近路面侧安装时的一侧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转筒(232)外壁伸出所述底座(100)外。
[0020]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高速公路匝道口处设置防护装置;S2、当车辆失控撞向防护装置的吸能机构(200)时,该吸能机构中的转筒组件(230)转动将失控车辆的撞击力转化为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的作用力,以引导失控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行驶;S3、受到撞击力后的吸能机构(200)通过支撑机构(400)上端将受到沿路面撞击力沿底座宽度方向的分力转化为推出导引机构(300)的动力,以使导引机构(300)靠近路面的一侧与转筒组件(230)外侧同时与失控车辆接触,引导失控车辆沿所述路面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00)、吸能机构(200)、导引机构(300)和支撑机构(400),其中:所述底座(100)用于沿路面延伸方向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吸能机构(200)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0)上,吸能机构(200)上设有至少一可转动的转筒组件(230);所述支撑机构(400)至少有两个,这两个支撑机构(400)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长度方向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机构(400)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400)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吸能机构(200)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400)的上端;所述导引机构(300)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400)上端,所述支撑机构(400)上端连接所述吸能机构(200)和所述导引机构(300),可使所述转筒(232)遭受撞击力时,将所述导引机构(300)向所述撞击力的方向推出以引导车辆向所述路面方向行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匝道口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机构(200)包括上安装架(210)和下安装架(220),其中:所述上安装架(210)两端与所述支撑机构(400)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安装(220)架沿所述底座(100)宽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转筒组件(230)包括固定杆(231)和可发生形变的转筒(232),所述固定杆(2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架(210)和所述下安装(220)架上,所述转筒(232)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231)上;在所述车辆撞击所述转筒组件(230)时,所述转筒(232)转动,以将所述车辆的直线撞击的冲击力通过所述转筒(232)的转动转化为切线方向的引导力,以引导所述车辆沿路面延伸方向行驶;所述转筒(232)包括转轴套(2321)、两个滑环(2322)、第一弹性件(2323)、第一支撑杆(2324)、第二支撑杆(2325)和内衬板(2326),所述转轴套(2321)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231)上,两个所述滑环(2322)间隔且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套(232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32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滑环(2322)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2324)连接在其中一个滑环(232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325)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滑环(2322)上;所述内衬板(232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滑环(2322)上,所述内衬板(2326)中部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雁侠冯强郭健王佳宝李贺杨继伟王英澄张雷焦智啸
申请(专利权)人:王雁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