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92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自混合后的纤维沥青中提取多组沥青试样,并对多组沥青试样进行恒温处理;S2、对沥青试样进行多次针入度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最小值为An,试验数据最大值Bn;S3、依次重复步骤S2得到多组沥青试样的试验数据集合A={A1,A2,A3

Evaluation method of mixing uniformity of fiber aspha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胶浆作为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材料,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显著。在沥青中加入纤维可以有效改善沥青胶浆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常用的纤维有生物纤维,矿物纤维和聚合物纤维。
[0003]目前,纤维与沥青胶浆的混合主要有人工采用铁质容器搅拌与采用叶片式乳化沥青高速剪切仪进行自动化搅拌两种方法。但是,纤维与沥青属两相混合物,无论哪种方法都存在难以搅拌均匀,结团、团聚或离析等现象。并且目前尚未有评价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的通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纤维沥青胶浆试验过程中缺乏评价搅拌均匀性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包括:
[0006]S1、自混合后的纤维沥青中提取多组沥青试样,并对多组沥青试样进行恒温处理;
[0007]S2、对沥青试样进行多次针入度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最小值为An,试验数据最大值Bn;
[0008]S3、依次重复步骤S2得到多组沥青试样的试验数据集合A={A1,A2,A3
……
}和B={B1,B2,B3
……
};
[0009]S4、计算A组数据集合的极差X=Amax

Amin;计算B组数据集合的极差Y=Bmax

Bmin;当X≤2且Y≤2时,判定均匀度合格。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1中,混合后的纤维沥青试样置于140

150℃的烘箱内加热3h后形成高温沥青,将高温沥青倒入多个试验样皿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1中,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为25℃,恒温时间不少于1.5小时。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2中,针入度试验采用标准针,标准针垂直于试验样皿中的沥青试样上端面。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2中,同一沥青试样进行至少6次平行针入度试验,各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测试点与试验样皿的侧壁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当判定均匀度合格后,进行以下步骤:
[0015]S5、采用取样器自试验样皿中多次取样,并进行切片提取,获得等厚度的沥青试样切片;
[0016]S6、对沥青试样切片的上表面图像中的纤维像素点,并计算纤维分布率dnm,同一试验样皿中的多个切片的纤维分布率的平均数值为Dn;
[0017]S7、对多组试验样皿重复步骤S6,得到D组数据集合D={D1,D2,D3
……
};计算D组数据集合的极差Z=Dmax

Dmin;当Z≤1%时,判定均匀度良好。
[001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5中,取样器为中空取样装置,且取样器的轴心与步骤S2中的针入点重合。
[001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5中,切片的厚度大于10mm。
[002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6中,纤维分布率的计算方法为:
[0021]其中,Vnm为纤维像素图像的总面积,Snm为切片端面的总面积,vn1、vn2、vn3
……
为每一个像素图像单元的面积。
[002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6中,同一试验样皿的纤维分布率的平均数值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通过针入度试验仪器进行纤维沥青的针入度试验,并进行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的有关评价,无需进行新的试验设备的重新开发和验证,节省了研究开发成本,且便于操作;本方法通过对数据的不同处理来评价纤维沥青的搅拌的均匀性,适用于各种纤维以及各种纤维掺量情况下的测试,更具有认同性,具有实用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请参阅图1,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进行说明。所述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自混合后的纤维沥青中提取多组沥青试样,并对多组沥青试样进行恒温处理;
[0029]S2、对沥青试样进行多次针入度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最小值为An,试验数据最大值Bn;
[0030]S3、依次重复步骤S2得到多组沥青试样的试验数据集合A={A1,A2,A3
……
}和B={B1,B2,B3
……
};
[0031]S4、计算A组数据集合的极差X=Amax

Amin;计算B组数据集合的极差Y=Bmax

Bmin;当X≤2且Y≤2时,判定均匀度合格。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对混合后的纤维沥青进行提取和分组,制备多组沥青试样,并对沥青试样进行恒温处理,使其保持在针入度试验所需的温度值;然后对多组沥青试样进行针入度试验,每一组沥青试样中均需要进行多次针入度试验,并对每一组沥青试样中的针入度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并获取数据最小值和最大值;接着将每组沥青试样的针入度最小值统计为集合A,针入度最大值统计为集合B;最后,计算集合A中的极差X和集合B的极差Y,判断X和Y的数值是否均大于2;当X和Y均大于2时,判断纤维沥青的均匀度合格。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通过针入度试验仪器进行纤维沥青的针入度试验,并进行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的有关评价,无需进行新的试验设备的重新开发和验证,节省了研究开发成本,且便于操作;本方法通过对数据的不同处理来评价纤维沥青的搅拌的均匀性,适用于各种纤维以及各种纤维掺量情况下的测试,更具有认同性,具有实用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0034]可选的,试验样皿为铜制圆柱体的样皿,试验样皿的内径为70mm,深度为45mm。
[0035]可选的,沥青试样放入试验样皿中,沥青试样的上表面距离试验样皿的顶部为2

3cm。
[0036]针入度试验采用针入度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自混合后的纤维沥青中提取多组沥青试样,并对多组沥青试样进行恒温处理;S2、对沥青试样进行多次针入度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最小值为An,试验数据最大值Bn;S3、依次重复步骤S2得到多组沥青试样的试验数据集合A={A1,A2,A3
……
}和B={B1,B2,B3
……
};S4、计算A组数据集合的极差X=Amax

Amin;计算B组数据集合的极差Y=Bmax

Bmin;当X≤2且Y≤2时,判定均匀度合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混合后的纤维沥青试样置于140

150℃的烘箱内加热3h后形成高温沥青,将高温沥青倒入多个试验样皿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为25℃,恒温时间不少于1.5小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针入度试验采用标准针,标准针垂直于试验样皿中的沥青试样上端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沥青搅拌均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同一沥青试样进行至少6次平行针入度试验,各测试点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鹏磊王子照李世仲翟玉新吕自福王志文刘炳华陈静蒋军李琳史文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