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87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及组装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倾斜组件,倾斜组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板相连接,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杆,承载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矩形杆,矩形杆的两端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两端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支撑杆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动力组件,通过设置的支撑杆、伸缩柱与矩形杆,伸缩柱通过矩形杆进行伸缩调节,矩形杆通过支撑杆进行移动调节,便于根据冷库门的长宽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加组装平台的使用范围。从而有效增加组装平台的使用范围。从而有效增加组装平台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及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库门组装平台
,特别涉及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库门是指安装在冷库设备、冷冻库房等冷冻环境设备中起保温密闭的门,随着冷冻冷藏技术的更新,现冷库工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更多的领域,冷冻冷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触角越深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冷库需求的数量,冷库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是冷库板需求的日益增多。
[0003]目前现有的冷库门组装平台,不便于根据冷库门的长宽进行调节,导致使用范围受限,需要人工围绕组装平台对冷库门组装,以及不便进行倾斜调节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及组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现有的冷库门组装平台,不便于根据冷库门的长宽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倾斜组件(2),所述倾斜组件(2)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1)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转动组件(4),所述转动组件(4)的输出端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承载板(7)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组件(10),所述伸缩组件(10)的一端连接有矩形杆(11),所述矩形杆(11)的两端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柱(12),所述伸缩柱(12)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杆(9)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动力组件(13),所述动力组件(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柱(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传动轴(24)、第一连杆(25)与第二连杆(26),所述第一电机(21)位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22)相连接,所述传动轴(24)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1)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3)位于所述传动轴(24)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22)与所述第二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5)位于所述传动轴(24)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6)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3)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门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第二电机(41)、第三齿轮(42)、齿环(43)与转动杆(44),所述第二电机(41)与所述转动杆(44)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外壁上,所述转动杆(44)位于所述第二电机(4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齿轮(42)相连接,所述转动杆(44)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承载板(7)相连接,所述齿环(43)位于所述承载板(7)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第三齿轮(42)与所述齿环(43)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库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霜花制冷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