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82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导电件以及固定件,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与振膜固定的音圈,音圈为音圈线围绕而成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柱形结构,连接部与音圈相邻且间隔,振膜包括球顶部以及位于球顶部周围的折环部,球顶部包括球顶本体以及自球顶本体向音圈延伸并与音圈固定的球顶凸台,发声器还包括固定音圈与连接部的加强件,加强件包括与连接部上表面或连接部下表面固定的第一加强部、与音圈外侧表面固定的第二加强部以及与音圈上表面固定的第三加强部,球顶凸台包括多个间隔的子球顶凸台,相邻的子球顶凸台间隔形成避让间隙,以避让第三加强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声器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电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及能够通过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设备。而发声器作为语音的播放装置,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移动通讯设备的性能。
[0003]相关技术中,发声器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用于驱动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为振动系统馈电的导电件以及用于装配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及导电件的固定件。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以及位于振膜和音圈之间的骨架,骨架既可以调节音圈在振动方向的位置,也可以改善振幅对称性。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骨架的设置增加了发声器的零件数量,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装配工序,并且自重较重的骨架增加了发声器的整体重量。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声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设置骨架而增加发声器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发声器。
[0007]一种发声器,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为所述振动系统馈电的导电件以及用于装配所述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导电件的固定件,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与所述振膜固定的音圈,所述音圈为音圈线围绕而成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柱形结构,所述音圈具有朝向所述振膜的音圈上表面以及背离所述中空结构的音圈外侧表面,所述导电件至少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音圈外侧表面相邻且间隔,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振膜的连接部上表面以及背离所述振膜的连接部下表面,所述音圈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上表面或所述连接部下表面连接,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以及位于所述球顶部周围的折环部,所述球顶部包括球顶本体以及自所述球顶本体向所述音圈延伸并与所述音圈上表面固定的球顶凸台,所述发声器还包括固定所述音圈与所述连接部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与所述连接部上表面或所述连接部下表面固定的第一加强部、与所述音圈外侧表面固定的第二加强部以及与所述音圈上表面固定的第三加强部,所述球顶凸台包括多个间隔的子球顶凸台,相邻的子球顶凸台在所述球顶本体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间隔形成避让间隙,以避让所述第三加强部。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电件为柔性电路板。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强件通过胶水与所述音圈以及所述连接部固定。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声器包括多个所述加强件,所述加强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音圈的周围。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连接部,至少有一个子连接部与所述音圈线的端部直接连接,至少有一个子连接部不与所述音圈线的端部直接连接。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为具有四个圆角的矩形柱,所述加强件对应所述音圈的圆角设置。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本体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区以及与所述折环部固定的固定区,所述球顶凸台位于所述中心区和所述固定区之间。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强件为钢片。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凸台包括与所述音圈固定的底壁、连接所述底壁与所述球顶本体的侧壁以及由所述侧壁围合且与所述底壁相对的开口。
[00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电件还包括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外周部以及连接所述外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臂部,所述臂部具有形变能力。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球顶部上设置与球顶本体一体的球顶凸台,取代了骨架结构,减少了骨架的装配工序,并减轻了发声器重量;通过设置加强件,使得原本仅由音圈线连接的音圈和导电件具有更加稳固的连接关系,防止音圈和导电件分离,增加了发声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A

A截面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发声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0022]图4为加强件与音圈、导电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结合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100,其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1、用于驱动振动系统1振动的磁路系统2、为振动系统1馈电的导电件3以及用于装配振动系统1、磁路系统2及导电件3的固定件4。
[0026]如图1

2、4

5所示,振动系统1包括振膜11及与振膜11固定的音圈12。音圈12由音圈线围绕而成,其呈具有中空结构的柱形,具体为具有圆角的矩形柱。音圈12具有朝向振膜11的音圈上表面121以及背离中空结构的音圈外侧表面122。振膜11包括球顶部111以及位于球顶部111周围的折环部112,球顶部111包括球顶本体1111以及自球顶本体1111向音圈
12延伸并与音圈上表面121固定的球顶凸台1112,其中球顶本体1111垂直于振膜11的振动方向,球顶凸台1112大致沿振膜11的振动方向延伸。球顶本体1111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区11111以及与折环部112固定的固定区11112,球顶凸台1112位于中心区11111和固定区11112之间。球顶凸台1112包括多个间隔的子球顶凸台1112a,相邻的子球顶凸台1112a在所述球顶本体1111靠近所述音圈12的一侧间隔形成避让间隙,以避让音圈线。球顶凸台1112包括与音圈12固定的底壁11121、连接底壁11121与球顶本体1111的侧壁11122以及由侧壁11122围合且与底壁11121相对的开口11123。球顶本体1111和球顶凸台1112一体成型。
[0027]如图2所示,磁路系统2包括下夹板21、叠设于下夹板21中间位置的主磁钢22、叠设于下夹板21周边位置的副磁钢23、叠设于主磁钢22的主极芯24以及叠设于副磁钢23的上夹板25。主磁钢22和副磁钢23间隔形成供音圈12插入的磁间隙。
[0028]如图3

4所示,导电件3为平板状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用于与音圈12连接的连接部31、位于连接部31外侧的外周部33以及连接连接部31和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为所述振动系统馈电的导电件以及用于装配所述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导电件的固定件,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与所述振膜固定的音圈,所述音圈为音圈线围绕而成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柱形结构,所述音圈具有朝向所述振膜的音圈上表面以及背离所述中空结构的音圈外侧表面,所述导电件至少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音圈外侧表面相邻且间隔,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振膜的连接部上表面以及背离所述振膜的连接部下表面,所述音圈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上表面或所述连接部下表面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以及位于所述球顶部周围的折环部,所述球顶部包括球顶本体以及自所述球顶本体向所述音圈延伸并与所述音圈上表面固定的球顶凸台,所述发声器还包括固定所述音圈与所述连接部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与所述连接部上表面或所述连接部下表面固定的第一加强部、与所述音圈外侧表面固定的第二加强部以及与所述音圈上表面固定的第三加强部,所述球顶凸台包括多个间隔的子球顶凸台,相邻的子球顶凸台在所述球顶本体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间隔形成避让间隙,以避让所述第三加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虎虎魏威印兆宇陈志竹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