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3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扬声器,包括框架、磁路系统、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设置于磁碗内的磁体部,磁体部包括第一磁体部和设置于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二磁体部,第一磁体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二磁体部设有第二通道,第一发声单元包括设有通孔的第一振膜以及固接于第二磁体部且支撑第一振膜的支撑件,支撑件围成与第一振膜的通孔连通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形成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通道,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出声通道从第一振膜的通孔发出,出声通道设置成号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扬声器高音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扬声器高音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扬声器高音效果好。

A coaxial loud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扬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扬声器是车载娱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音乐播放,语音交互等功能。车载扬声器通常安装在车门内,而车门内的安装空间有限,对车载扬声器的尺寸有较大的限制,会造成车载扬声器的高音效果不足的问题。
[0003]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同轴扬声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利用自身结构提升高音效果的同轴扬声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同轴扬声器,包括框架、磁路系统、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的磁碗和设置于所述磁碗内的磁体部,所述磁碗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磁体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底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磁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环形磁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上的磁轭,所述磁轭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的环片和自所述环片的内周缘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的内部穿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延伸壁与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环形磁钢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延伸壁围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磁体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的第一振膜、收容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且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的第一音圈组件、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二磁体部且支撑所述第一振膜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振膜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件围成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固接于所述底壁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振膜和收容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的第二音圈组件,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所述出声通道从所述第二通孔发出,其中,所述出声通道设置成号角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环片上的第二环形磁钢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磁钢上的环形极芯,所述第二环形磁钢和所述环形极芯围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环形磁钢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钢的相同极性的磁极相对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延伸壁包括自所述环片的内周缘沿着靠近所述底壁且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环形磁钢的内环面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壁和自所述第一壁的末端沿着所述第二振膜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二壁。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固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
固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壁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的外折环、固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内折环、以及连接所述外折环和所述内折环的球顶,所述内折环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框架壁、与所述框架壁间隔设置的环形壁、以及连接所述框架壁和所述环形壁的连接梁,所述环形壁围箍于所述磁碗。
[0011]优选的,所述侧壁设有狭缝,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音圈组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且固接于所述第一音圈组件的内环部和自所述内环部向所述磁碗的外部延伸的若干弹力臂,所述弹力臂穿过所述狭缝并固接于所述连接梁。
[0012]本技术的同轴扬声器,所述第一磁体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磁体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设有通孔的第一振膜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二磁体部且支撑所述第一振膜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围成与所述第一振膜的通孔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所述出声通道从所述第一振膜的通孔发出,所述出声通道设置成号角结构,所述出声通道将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导出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同侧发声,同时号角结构的出声通道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同轴扬声器的高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同轴扬声器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同轴扬声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同轴扬声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同轴扬声器的磁路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5为沿图2中A

A线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同轴扬声器100,所述同轴扬声器100包括框架1、磁路系统2、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一发声单元3和第二发声单元4。
[0021]所述磁路系统2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1的磁碗21和设置于所述磁碗21内的磁体部22,所述磁碗21包括底壁211和自所述底壁211延伸的侧壁212,所述磁体部22与所述侧壁212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2a,所述底壁211设有第一通孔2110,所述磁体部22包括设置于所
述底壁211上的第一磁体部22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221上的第二磁体部222,所述第一磁体部221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211上且环绕所述第一通孔2110的第一环形磁钢22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2211上的磁轭2212,所述磁轭221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2211和所述第二磁体部222之间的环片22121和自所述环片22121的内周缘延伸的延伸壁22122,所述延伸壁22122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2211的内部穿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2110内,所述延伸壁22122与所述底壁211以及所述第一环形磁钢2211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2b,所述延伸壁22122围成第一通道2210,所述第二磁体部222设有第二通道2220。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磁体部222包括设置于所述环片22121上的第二环形磁钢22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磁钢2221上的环形极芯2222,所述第二环形磁钢2221和所述环形极芯2222围成所述第二通道2220,所述第一环形磁钢2211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钢2221的相同极性的磁极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扬声器,包括框架、磁路系统、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的磁碗和设置于所述磁碗内的磁体部,所述磁碗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磁体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底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磁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环形磁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上的磁轭,所述磁轭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的环片和自所述环片的内周缘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从所述第一环形磁钢的内部穿过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延伸壁与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环形磁钢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延伸壁围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磁体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固接于所述框架的第一振膜、收容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且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的第一音圈组件、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二磁体部且支撑所述第一振膜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振膜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件围成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固接于所述底壁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振膜和收容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驱动所述第二振膜振动的第二音圈组件,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所述出声通道从所述第二通孔发出,其中,所述出声通道设置成号角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涛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