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
,特指一种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预制、装配、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0003]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要采用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湿式连接节点,预制梁柱一般在节点处断开,通过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现场施工工作量大,节点钢筋密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一种是以中国专利CN107165272A所公开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压接节点(简称PPEFF 装配节点)为代表的干式连接,PPEFF装配节点中,预制柱贯通节点,预制梁与通过贯穿梁柱节点的后张预应力筋和填缝快硬纤维灌浆料实现梁柱节点的压接连接,提高了结构施工现场装配效率,预应力筋的使用也提高了结构抗灾性能。然而对于高层建筑采用的框架支撑结构,其斜支撑的轴线需要通过梁柱节点中心,原有的在柱外表面设置连接缝的PPEFF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预制柱,所述预制柱包括预制柱本体、牛腿和锚固钢筋,所述牛腿从所述预制柱本体的侧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一端设于所述预制柱本体内;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梁、梁后浇层和牛腿上层,所述预制梁连接于所述牛腿的外端,所述梁后浇层设于所述预制梁的上表面,所述牛腿上层设于所述牛腿的上表面,且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牛腿上层内;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和板后浇层,所述预制板的边缘承托于所述预制梁上,所述板后浇层设于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梁后浇层一体浇筑而成;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后张预应力钢筋束、粘结层、抗弯耗能钢筋和抗剪钢筋,所述后张预应力钢筋束依次贯穿所述预制柱本体、所述牛腿和所述预制梁,用于张拉固定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所述粘结层设于所述牛腿和所述预制梁的接缝处,用于粘结所述牛腿和所述预制梁;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梁后浇层内,且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牛腿上层并与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抗剪钢筋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梁后浇层,且所述抗剪钢筋的第二端设于所述牛腿上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耗能钢筋采用柱内有粘结形式设置,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一端预埋并锚固于所述预制柱本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上层为牛腿后浇层,所述牛腿后浇层与所述梁后浇层和所述板后浇层一体浇筑而成;或者,所述牛腿上层为牛腿预制层,所述牛腿预制层与所述预制柱本体和所述牛腿一体预制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耗能钢筋采用局部无粘结或柱外全粘结形式设置;其中,所述牛腿上层为牛腿后浇层时,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二端和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二端均被浇筑于所述牛腿后浇层内,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一端被浇筑于所述梁后浇层内;所述牛腿上层为牛腿预制层时,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二端预埋于所述牛腿上层内并延伸至紧贴所述牛腿预制层的外侧壁,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一端被浇筑于所述梁后浇层内,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锚固钢筋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上层为牛腿预制层时,所述牛腿预制层具有坡面,所述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还包括框架支撑,所述框架支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坡面,所述框架支撑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位于所述牛腿预制层上方的另一预制梁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腿外伸型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钢筋设置于所述抗弯耗能钢筋的下方,位于所述牛腿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山,张云峰,刘治国,袁银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