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68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立柱、预制混凝土横梁、加固连接件及螺栓,预制混凝土立柱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插接孔,预制混凝土横梁的左右两端均为连接端,连接端预埋有用于配合插接孔进行插接的插板;加固连接件用于对预制混凝土立柱及预制混凝土横梁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预制混凝土立柱的插接孔处、插板及加固连接件上均对应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通孔用于插入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场施工复杂、连接稳定性不足、延性不足等问题,通过预制插接孔及插板,使得混凝土柱及混凝土梁能够快速装配,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插接的形式,解决了节点处的钢筋碰撞问题;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提高了利用率。提高了利用率。提高了利用率。

A dry connection joint of concrete beam and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依据装配化程度高低可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限制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混凝土建筑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
[0003]目前常见的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为牛腿连接、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榫式连接等,其中,牛腿连接,连接稳定性不足,抗震性能较差,对基础要求高;螺栓连接方式易造成应力集中;焊接连接的方式难以对焊缝进行控制,同时焊点钢性大,延性不足,抗震效果差;新式的榫式连接、键槽连接等虽然已经解决了部分老式连接方式的问题,但是增加了湿式连接,提升了现场施工的复杂程度,增长了工期,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以解决现场施工复杂、连接稳定性不足、延性不足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立柱、预制混凝土横梁、加固连接件及螺栓,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插接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横梁的左右两端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预埋有用于配合插接孔进行插接的插板;所述加固连接件用于对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及预制混凝土横梁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的插接孔处、插板及加固连接件上均对应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入所述螺栓。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的插板包括内插板及外插板,所述内插板用于与所述插接孔进行插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供所述外插板插接的开放式插槽,所述加固连接件贴合所述外插板进行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的左右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分为边柱连接端及中柱连接端,所述边柱连接端的插板的长度与所述插接孔的深度一致,且均对应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中柱连接端的插板的长度为所述插接孔的深度的一半,且均对应开设有一个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连接件分为边柱加固连接件及中柱加固连接件,所述边柱加固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两块固定板、限位柱及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外插板的前后两端,且前、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右端相对延伸有
用于对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及预制混凝土横梁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柱,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分别对应设有连接板,前、后两块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进行榫卯连接;所述中柱加固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两块固定板及限位柱,所述固定板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外插板的前后两端,且前、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均相对延伸有用于对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及预制混凝土横梁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柱。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形状贴合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及预制混凝土横梁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形状贴合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进行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设置锯齿状纹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孔设有两个。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边柱连接端的内插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插接孔的深度,且对应开设有两个通孔。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干作业施工,通过预制插接孔及插板,使得混凝土柱及混凝土梁能够快速装配,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插接的形式,解决了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处的钢筋碰撞问题;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立柱与预制混凝土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柱加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柱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立柱与中柱连接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立柱与预制混凝土横梁的中柱连接端的连接效果图。
[0016]附图标记:1

预制混凝土立柱,2

边柱连接端,3

边柱加固连接件,4

通孔,5

预制混凝土横梁,6

插接孔,7

螺栓,8

中柱加固连接件,9

中柱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9]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立柱1、预制混凝土横梁5、加固连接件及螺栓7,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插接孔6,所述预制混凝土横梁5的左右两端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预埋有用于配合插接孔6进行插接的插板;所述加固连接件用于对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及预制混凝土横梁5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插接孔6处、插板及加固连接件上均对应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4,所述通孔4用于插入所述螺栓7,以此对整个连接结
构进行限位加固。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的插板包括内插板及外插板,所述内插板用于与所述插接孔6进行插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供所述外插板插接的开放式插槽,所述加固连接件贴合所述外插板进行固定,以此通过增设外插板,增加结构稳定性及固定强度。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左右两侧。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分为边柱连接端2及中柱连接端9,所述边柱连接端2的插板的长度与所述插接孔6的深度一致,且均对应开设有两个通孔4,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与所述边柱连接端2进行插接后,通过两根螺栓7分别插入两个通孔4中进行加固;所述中柱连接端9的插板的长度为所述插接孔6的深度的一半,且均对应开设有一个通孔4,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与所述中柱连接端9进行插接后,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一个中柱连接端9,再通过每个中柱连接端9的插板上的通孔4分别将两个中柱连接端9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及加固连接件进行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连接件分为边柱加固连接件3及中柱加固连接件8,所述边柱加固连接件3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立柱(1)、预制混凝土横梁(5)、加固连接件及螺栓(7),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插接孔(6),所述预制混凝土横梁(5)的左右两端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预埋有用于配合插接孔(6)进行插接的插板;所述加固连接件用于对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及预制混凝土横梁(5)插接后的连接处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插接孔(6)处、插板及加固连接件上均对应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4),所述通孔(4)用于插入所述螺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插板包括内插板及外插板,所述内插板用于与所述插接孔(6)进行插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供所述外插板插接的开放式插槽,所述加固连接件贴合所述外插板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立柱(1)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分为边柱连接端(2)及中柱连接端(9),所述边柱连接端(2)的插板的长度与所述插接孔(6)的深度一致,且均对应开设有两个通孔(4);所述中柱连接端(9)的插板的长度为所述插接孔(6)的深度的一半,且均对应开设有一个通孔(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柱的干式连接节点,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景山何翔顾娟朱兆悦王楷焘王彦朱玥莹朱源园缪星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