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6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包括:第一棍体、第二棍体、棍链和铅块,其中,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结构相同且头部通过所述棍链连接,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尾部均设置有空腔且通过拧盖封严,所述棍链由U型登山扣连接而成,所述铅块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尾部的空腔内。该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结构简单、长度和重量均可调整,适用于双截棍初学者及表演套路练习者。适用于双截棍初学者及表演套路练习者。适用于双截棍初学者及表演套路练习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截棍,特别提供了一种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截棍多为一体结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为达到不同的练习效果或表演效果,使用者通常需要购买不同长度和不同重量的双截棍,以应对不同的情况。这不仅导致使用者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多根双截棍,还将导致使用者在外练习或表演时携带多根不同类型的双截棍,不便于携带。
[0003]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双截棍,使其长度和重量可调,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重量及长度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以解决现有双截棍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包括:第一棍体、第二棍体、棍链和铅块,其中,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结构相同且头部通过所述棍链连接,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尾部均设置有空腔且通过拧盖封严,所述棍链由U型登山扣连接而成,所述铅块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尾部的空腔内。
[0006]优选,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头部均设置一连接轴,所述棍链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头部均固定一连接圈,所述棍链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圈上。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拧盖的中部贯穿连接一双头铁环。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还包括装饰丝带,所述装饰丝带与位于所述拧盖外侧的双头铁环的环体可拆卸式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还包括两个附加棍体,所述附加棍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附加棍体的开口端可与所述拧盖螺纹连接,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一棍体及第二棍体的尾部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上均沿其周向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2]本技术提供的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通过在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尾部设置空腔,并包括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铅块,可调整双截棍的重量,通过采用由U型登山扣连接而成的棍链,可实现对棍链长度的调整。
[0013]本技术提供的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结构简单、长度和重量均可调整。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的剖视图;
[0017]图3为U型登山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铅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
[0020]为了解决现有双截棍功能单一、适用场景单一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包括:第一棍体1、第二棍体2、棍链3和铅块4,其中,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结构相同且头部通过所述棍链3连接,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尾部均设置有空腔且通过拧盖5封严,所述棍链3由U型登山扣(如图3所示)连接而成,所述铅块4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尾部的空腔内,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铅块为圆柱形铅块。
[0021]该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通过在第一棍体和第二棍体的尾部设置空腔,并包括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铅块,可调整双截棍的重量,其中,铅块可以有多种,每种可以有多个,以实现不同重量需求,通过采用由U型登山扣连接而成的棍链,可实现对棍链长度的调整,通过调整U型登山扣的个数,即可实现对棍链长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手臂展长度的使用者的不同长度需求。
[0022]其中,所述棍链与第一棍体及第二棍体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只要能实现连接即可,下面给出两种优选结构:
[0023]1、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头部均设置一连接轴(图中未示出),所述棍链3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U型登山扣之间可依次连接,实现棍链长度的调节。
[0024]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头部均固定一连接圈6,所述棍链3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圈6上,其中,所述连接圈可通过与其连接的螺钉与所述第一棍体及第二棍体连接,还可以预先在第一棍体及第二棍体的头部设置放置孔,将连接圈放置于所述放置孔内后,通过孔盖封严,其中,所述孔盖上设置有长度小于连接圈直径的长孔,所述U型登山扣与露出于所述长孔的连接圈连接。
[0025]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拧盖5的中部贯穿连接一双头铁环7,外部的环体可用于连接装饰物等,内部的环体可连接金属物10,实现无声双截棍转变成有声双截棍,其中,所述金属物可以为U型登山扣。
[0026]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该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还包括装饰丝带8,所述装饰丝带8与位于所述拧盖5外侧的双头铁环7的环体可拆卸式连接,当将装饰丝带安装于双头铁环上时,可以实现双截棍加入装饰品的效果,在双截棍的舞动过程中,装饰丝带会随着双截棍的舞动而飞舞,具有更好的表演效果。
[0027]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该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还包括两个附加棍体(图中未示出),所述附加棍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附加棍体的开口端可与所述拧盖5螺纹连接,
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一棍体1及第二棍体2的尾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附加棍体,可避免连接于双头铁环上金属物与放置于第一棍体或第二棍体的空腔内的铅块相互影响,使用时,金属物位于附加棍体的空腔内,铅块位于第一棍体及第二棍体的空腔内,互不干扰。
[0028]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上均沿其周向设置有凹槽9,且所述凹槽9沿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轴向间隔设置,优选,三等分设置,通过设置凹槽可以让使用者更好地区分把位的位置。
[0029]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00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棍体(1)、第二棍体(2)、棍链(3)和铅块(4),其中,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结构相同且头部通过所述棍链(3)连接,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尾部均设置有空腔且通过拧盖(5)封严,所述棍链(3)由U型登山扣连接而成,所述铅块(4)可配合放置于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尾部的空腔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头部均设置一连接轴,所述棍链(3)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重量及长度可调的双截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棍体(1)和第二棍体(2)的头部均固定一连接圈(6),所述棍链(3)两端的U型登山扣连接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佳潘书波靳子涵姜春雪饶峰硕陈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