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防撞系统领域,涉及雷达探测技术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私家车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车在路上行驶,道路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行车安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0003]现有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能够在车辆行驶时针对动态的车辆或其他物体进行防撞预警,然而,在车辆进行倒车时,现有的防撞警示系统仅能够针对静态的障碍物进行防撞预警,而针对移动中的物体,比如说电动车、行人等,不能对其进行防撞分析,因此无法提前为驾驶人员进行提醒,导致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的安全性不高;另外,现有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无法根据危险状态下的各个危险对象的特征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分析,从而无法对危险驾驶的驾驶员进行劝诫。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用于解决现有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有动态分析模块、预警模块、特征分析模块、习惯分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预警模块包括数字音频播放器;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防撞分析并判定主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所述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对分析对象的特征进行提取,分析对象为与主车辆距离最近的动态目标;分析对象的特征包括数字特征与色系特征;所述习惯分析模块用于对主车辆的驾驶状态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动态分析模块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防撞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将进行防撞分析的车辆标记为主车辆;获取主车辆与分析对象的行进速度并分别标记为主速度ZS与分析速度FS,将主车辆与分析对象的距离值标记为JL,通过对主速度、分析速度以及距离值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分析对象的碰撞系数PZ,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碰撞阈值PZmax,将碰撞系数PZ与碰撞阈值PZmax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主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进行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碰撞系数PZ与碰撞阈值PZmax的比较过程包括:若碰撞系数WX大于等于碰撞阈值PZmax,则判定主车辆存在碰撞风险,将分析对象标记为碰撞对象,动态分析模块向处理器发送碰撞预警信号,处理器接收到碰撞预警信号后将碰撞预警信号发送至预警模块与特征分析模块,所述预警模块接收到碰撞预警信号后控制数字音频播放器播放提前录制好的碰撞预警提醒语音;若碰撞系数PZ小于碰撞阈值PZmax,则判定主车辆不存在碰撞风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分析模块对分析对象的特征进行提取的具体过程包括:对分析对象进行图像拍摄并将得到的图像标记为分析图像,通过特征提取技术分析图像获取分析图像中的字母与数字,将提取得到的字母与数字组成的字符串标记为数字特征,将分析图像放大为像素格图像,通过灰度变换获取像素格图像中各个像素格的灰度值,将0
‑
255的灰度范围分割为若干个灰度区间,将灰度值位于灰度区间的像素格的数量标记为灰度区间的包含量,将包含量数值最高的灰度区间的最大灰度值与最小灰度值的平均值标记为色系特征,特征分析模块将数字特征与色系特征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数字特征与色系特征之后将数字特征与色系特征发送至危险分析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道路车辆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习惯分析模块对主车辆的驾驶状态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镇,姚文麟,任彬彬,李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雷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