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行李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行李架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长途穿越等各种越野环境下,需要安装车顶行李架来增大置物空间。但普通行李架大都是行李框的形式,此种行李框安装会明显增加车身高度,严重影响车辆通过性,且会增加风躁、加大油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李架,所述车辆行李架采用行李架平台加固定件的形式,在满足耐久性能基础上实现轻量化的结构,且最大程度的降低行李架的高度,保证车辆通过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李架,所述车辆行李架包括:
[0006]行李架平台、安装支架和固定件;
[0007]其中,行李架平台包括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和多根横杆;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纵杆的杆身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杆的杆身连接,且所述横杆平行间隔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李架包括:行李架平台、安装支架和固定件;其中,行李架平台包括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和多根横杆;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纵杆的杆身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杆的杆身连接,且所述横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行李架平台用于放置行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固定件均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平台上,所述安装支架用于连接所述行李架平台和车身;所述固定件用于将行李固定在所述行李架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纵杆、所述第二纵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李架还包括第一包角、第二包角、第三包角和第四包角;所述第一包角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纵杆,所述第二包角连接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三包角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二纵杆,所述第四包角连接所述第二纵杆和所述第一横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杆和所述第二纵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横杆的厚度相匹配,所述横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纵杆上设置的卡槽,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纵杆上设置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李京华,梁冰寒,欧劢,刘国权,高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