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47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包括固定支撑盘、第一导体盘、第二导体盘、永磁盘、同步移动机构、传扭导杆组件、第一气隙调节螺钉、第二气隙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一;永磁盘的两侧对称设置着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固定支撑盘通过中心对称分布的同步移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导体盘远离第二导体盘的一侧;固定支撑盘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传扭导杆组件,若干传扭导杆组件将固定支撑盘、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连接在一起;固定支撑盘上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气隙调节螺钉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减少了调整工作量,缩短了调整时间,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A permanent magnet coupler with manual speed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永磁耦合器是电机启动带动导体盘,导体盘切割永磁盘上磁力线产生涡电流形成反感磁场传递扭矩,两导体盘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到一起,通过调节两导体盘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导体盘与永磁盘之间的气隙大小,实现不同输出转速,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0003]现有永磁耦合器调节两导体盘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将两导体盘之间的螺栓完全拆下来,通过改变垫片的位置来改变两导体盘之间的距离,调整起来费时费力,不适合用于需要频繁调速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解决现有永磁耦合器调整起来费时费力,不适合用于需要频繁调速场合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包括固定支撑盘、第一导体盘、第二导体盘、永磁盘、同步移动机构、传扭导杆组件、第一气隙调节螺钉、第二气隙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一;所述永磁盘的两侧对称设置着所述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所述固定支撑盘通过中心对称分布的所述同步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盘远离所述第二导体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撑盘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将所述固定支撑盘、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支撑盘上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气隙调节螺钉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
[0007]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同步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上。
[0008]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同步移动机构的包括主导杆、摆杆、支撑座、副导杆和锁紧螺母二;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盘上,所述摆杆的中心位置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中心处;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有所述主导杆,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副导杆;所述主导杆远离所述摆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后通过锁紧螺母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体盘上;所述副导杆远离所述摆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后与所述第一导体盘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扭导杆组件包括传扭导杆,所述传扭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之间;所述传扭导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导体盘后通过锁紧螺母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体盘的外侧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导体盘和所述固定支撑盘后位于所述固定支撑盘的外侧,且其端部设置有卡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穿过固定支撑盘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盘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隙调节螺钉螺纹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后抵在所述第一导体盘上,所述固定支撑盘上设置有用来安装所述第二气隙调节螺钉的锁紧螺母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该技术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解决了现有永磁耦合器调整起来费时费力,不适合用于需要频繁调速的场合的问题,从而可以方便地调节导体盘与永磁盘之间的气隙大小,实现不同输出转速,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总之,本技术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减少了调整工作量,缩短了调整时间,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正视图;
[0018]图3为同步移动机构结构剖视图;
[0019]图4为气隙调节组件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支撑盘;2、第一导体盘;3、第二导体盘;4、永磁盘;5、同步移动机构;6、传扭导杆组件;7、第一气隙调节螺钉;8、第二气隙调节螺钉;9、锁紧螺母一;
[0021]501、主导杆;502、摆杆;503、支撑座;504、副导杆;505、锁紧螺母二;601、传扭导杆;602、锁紧螺母三;603、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包括固定支撑盘1、第一导体盘2、第二导体盘3、永磁盘4、同步移动机构5、传扭导杆组件6、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和锁紧螺母一9。所述永磁盘4的两侧对称安装着所述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所述固定支撑盘1通过中心对称分布的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远离所述第二导体盘3的一侧,若干个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6,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6将所述固定支撑盘1、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中心对称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若干个所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
[0023]如图3所示,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的包括主导杆501、摆杆502、支撑座503、副导杆504和锁紧螺母二505。所述支撑座503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所述摆杆502的中心位置铰接在所述支撑座503中心处。所述摆杆502的一端铰接有所述主导杆501,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副导杆504。所述主导杆501远离所述摆杆50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1、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后通过锁紧螺母二50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体盘3上。所述副导杆504远离所述摆杆50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1后与所述第一导体盘2连接在一起。当第一导体盘2轴向移动时,会同时带动副导杆504移动,则通过同步移动机构5,即可使第二导体盘3同时远离或靠近永磁盘4,并且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的运动速度完全相同,从而保证了
两侧气隙的变化始终相同。
[0024]如图4所示,所述传扭导杆组件6可有效传递扭矩,其具体包括传扭导杆601,所述传扭导杆601位于所述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之间。所述传扭导杆60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导体盘3后通过锁紧螺母三60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体盘3的外侧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导体盘2和所述固定支撑盘1后位于所述固定支撑盘1的外侧,且其端部安装有卡簧603,从而限定第一导体盘2的轴向移动范围。
[0025]所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穿过固定支撑盘1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所述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螺纹穿过所述固定支撑盘1后抵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安装有用来安装所述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的锁紧螺母一9。当需要通过改变气隙大小来改变负载工作转速时,停机并松开锁紧螺母一9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根据需要正向或反向转动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当气隙调整合适后,拧紧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最后拧紧锁紧螺母9即可。以上有效实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可手动快速调节气隙,避免将第一导体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盘(1)、第一导体盘(2)、第二导体盘(3)、永磁盘(4)、同步移动机构(5)、传扭导杆组件(6)、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和锁紧螺母一(9);所述永磁盘(4)的两侧对称设置着所述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所述固定支撑盘(1)通过中心对称分布的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远离所述第二导体盘(3)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6),若干所述传扭导杆组件(6)将所述固定支撑盘(1)、第一导体盘(2)和第二导体盘(3)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气隙调节螺钉(7)和第二气隙调节螺钉(8)的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导体盘(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调速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移动机构(5)的包括主导杆(501)、摆杆(502)、支撑座(503)、副导杆(504)和锁紧螺母二(505);所述支撑座(503)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盘(1)上,所述摆杆(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磊樊翀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诚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