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扭矩限制器的扭振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26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初级部件(2)和次级部件(3),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4)可转动地和相对于彼此可扭转地设置,并且在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5),其中多件式地构造的次级部件(3)包括构成为滑动离合器的扭矩限制器(12),所述次级部件的承载法兰(10)和携动盘(16)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17,18)连接,其中携动盘(16)与从动毂(11)和离心摆装置(24)耦联,并且初级部件(2)在内燃机的曲轴处借助于螺钉(29)拧紧,所述螺钉能够通过次级部件(3)的至少一个构件的开口(36)插入到初级部件(2)的孔(30)中。从动毂(11)轴向地在与承载法兰(10)相关联的支撑盘(15)处引导并且经由啮合部(31)形状配合地与携动盘(16)连接,其中啮合部(31)通过从动毂(11)抵抗至少一个压缩弹簧(34)的弹簧力的轴向移动可松开,并且随后从动毂(11)可扭转,以使从动毂(11)中的开口(36)和初级部件(2)的孔(30)位置一致。(30)位置一致。(30)位置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扭矩限制器的扭振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包括初级部件以及次级部件,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扭转地设置,并且在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其中多件式构造的次级部件包括构成为滑动离合器的扭矩限制器,并且所述次级部件的承载法兰和携动盘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连接,并且携动盘与从动毂和离心摆装置耦联,并且初级部件在内燃机的曲轴处借助于螺钉紧固,所述螺钉可通过次级部件的至少一个构件的开口插入到初级部件的孔中。

技术介绍

[0002]在通过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中,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从其曲轴将不连续的扭矩以扭振的方式传递到动力总成上。为了衰减扭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构造成双质量飞轮(ZMS)的扭振减振器。例如,DE 10 2012 202 255 A1示出这种可用于缓冲或衰减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在动力总成中可在内燃机的曲轴和例如支承在换挡变速器上游的换挡分离离合器之间使用。
[0003]为了改进隔离作用,扭振减振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构造成双质量飞轮并且具有初级部件(2)和次级部件(3),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4)可转动地和相对于彼此可扭转地设置,并且在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之间在扭矩流中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5),其中多件式地构造的次级部件(3)包括扭矩限制器(12),并且所述次级部件的承载法兰(10)和携动盘(16)经由至少一个摩擦衬(17,18)连接,并且所述携动盘(16)与从动毂(11)和离心摆装置(24)耦联,并且所述初级部件(2)在内燃机的曲轴处借助于螺钉(29)拧紧,所述螺钉能够通过所述次级部件(3)的至少一个构件的开口(36)插入到所述初级部件(2)的孔(3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毂(11)轴向地在与所述承载法兰(10)相关联的支撑盘(15)处引导,并且通过所述从动毂(11)抵抗至少一个压缩弹簧(34)的弹簧力的轴向移动可松开将所述携动盘(16)与所述从动毂(11)形状配合地连接的啮合部(31),并且随后所述从动毂(11)可扭转,以使所述从动毂(11)中的开口(36)和所述初级部件(2)的孔(30)位置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在初级部件侧,在所述携动盘(16)处环周分布地支撑的压缩弹簧(34)分别包围在所述离心摆装置(24)的壳体(25)中位置固定的阶梯栓(32),其中所述阶梯栓(32)在所述携动盘(16)的弯曲地伸展的长孔(33)中有间隙地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法兰(10)的凸肩形的部段(14)连同凸肩形的支撑盘(15)一起对确定用于容纳所述扭矩限制器(12)的构件的干空间(13)轴向限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动盘(16)在所述干空间(13)之内在两侧与摩擦衬(17,18)相关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马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