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14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包括网线本体,所述网线本体包括外防护层组件、总屏蔽层、紧固编织层、编织物填充层和网线芯组件,所述总屏蔽层设置于外防护层组件的内壁上,网线芯组件设置有多组,紧固编织层包覆设置于多组网线芯组件的外部,编织物填充层设置于紧固编织层和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网线芯组件包括网线芯屏蔽层和导体,导体设置于网线芯屏蔽层的内部,导体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导体屏蔽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得网线本体整体的防护性能较高,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况,使得多组网线芯组件包覆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


[0001]本技术涉及网线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

技术介绍

[0002]七类网线它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它不再是一种非屏蔽双绞线了,而是一种屏蔽双绞线,因此它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600MHZ的整体带宽,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Gbps,在七类线缆中,每一对线都有一个屏蔽层,四对线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公共大屏蔽层,从物理结构上来看,额外的屏蔽层使得七类线有一个较大的线径。
[0003]由于七类网线性能较高,所以在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大多数七类网线一般放置在户外使用,户外环境相对恶劣,现有的七类网线防护性能一般,容易造成七类网线外表面的防护层遭受侵蚀后损坏,并且现有的七类网线内部的网线芯仅通过外防护层进行紧固,导致内部网线芯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容易造成内部网线芯之间相互摩擦,加速七类网线的磨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七类网线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使得网线本体整体的防护性能较高,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况,使得多组网线芯组件包覆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包括网线本体,所述网线本体包括外防护层组件、总屏蔽层、紧固编织层、编织物填充层和网线芯组件,所述总屏蔽层设置于外防护层组件的内壁上,所述网线芯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紧固编织层包覆设置于多组网线芯组件的外部,所述编织物填充层设置于紧固编织层和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所述网线芯组件包括网线芯屏蔽层和导体,所述导体设置于网线芯屏蔽层的内部,所述导体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导体屏蔽层。
[0006]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组件包括耐磨层、防火层、防水层、防腐蚀层和外绝缘层,所述总屏蔽层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外绝缘层的内壁上。
[0007]优选的,所述防火层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耐磨层的内壁上,所述防水层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火层的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水层的内壁上,所述外绝缘层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腐蚀层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紧固编织层设置为阻燃紧固编织层,所述编织物填充层设置为阻燃编织物填充层。
[0010]优选的,所述网线芯屏蔽层的内壁上贴服设置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内壁
上贴服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导体屏蔽层位于加固层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耐磨层、防火层、防水层、防腐蚀层和外绝缘层等结构的设计,利用耐磨层用于增强网线本体的耐磨性能,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网线本体频繁更新换代,节约了成本,利用防火层和防水层,使得网线本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防火性能,利用防腐蚀层,使得网线本体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利用外绝缘层,用于避免网线本体被外部信号干扰,使得网线本体整体的防护性能较高,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3]2、本技术通过紧固编织层和编织物填充层等结构的设计,将多组网线芯组件设置于紧固编织层的内部,且多组网线芯组件和紧固编织层之间设置的编织物填充层,使得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没有活动空间,避免了多组网线芯组件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况,并且可以将多组网线芯组件包覆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网线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网线芯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导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网线本体;1、外防护层组件;101、耐磨层;102、防火层;103、防水层;104、防腐蚀层;105、外绝缘层;2、总屏蔽层;3、紧固编织层;4、编织物填充层;5、网线芯组件;501、网线芯屏蔽层;502、内绝缘层;503、加固层;504、导体屏蔽层;505、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包括网线本体100,网线本体100包括外防护层组件1、总屏蔽层2、紧固编织层3、编织物填充层4和网线芯组件5,总屏蔽层2设置于外防护层组件1的内壁上,外防护层组件1包括耐磨层101、防火层102、防水层103、防腐蚀层104和外绝缘层105,总屏蔽层2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外绝缘层105的内壁上,防火层102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耐磨层101的内壁上,防水层103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火层102的内壁上,防腐蚀层104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水层103的内壁上,外绝缘层105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防腐蚀层104的内壁上;
[0021]利用耐磨层101,用于增强网线本体100的耐磨性能,延长了网线本体100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网线本体100频繁更新换代,节约了成本,利用防火层102和防水层103,使得网线本体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防火性能,利用防腐蚀层104,使得网线本体100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利用外绝缘层105,用于避免网线本体100被外部信号干扰,使得网线本体100整体的防护性能较高,延长了网线本体100的使用寿命;
[0022]网线芯组件5设置有多组,紧固编织层3包覆设置于多组网线芯组件5的外部,编织
物填充层4设置于紧固编织层3和多组网线芯组件5之间,紧固编织层3设置为阻燃紧固编织层,编织物填充层4设置为阻燃编织物填充层,使得多组网线芯组件5之间没有活动空间,避免了多组网线芯组件5之间相互摩擦的情况,并且可以将多组网线芯组件5包覆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延长了网线本体100的使用寿命;
[0023]网线芯组件5包括网线芯屏蔽层501和导体505,导体505设置于网线芯屏蔽层501的内部,导体505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导体屏蔽层504,网线芯屏蔽层501的内壁上贴服设置有内绝缘层502,内绝缘层502的内壁上贴服设置有加固层503,导体屏蔽层504位于加固层503的内部,通过在导体505的外部依次设置的导体屏蔽层504和网线芯屏蔽层501以及在紧固编织层3外部设置的总屏蔽层2,使得网线本体100整体的屏蔽功能较好,便于使用。
[0024]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外防护层组件1的设置,利用外防护层组件1内部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包括网线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本体(100)包括外防护层组件(1)、总屏蔽层(2)、紧固编织层(3)、编织物填充层(4)和网线芯组件(5),所述总屏蔽层(2)设置于外防护层组件(1)的内壁上,所述网线芯组件(5)设置有多组,所述紧固编织层(3)包覆设置于多组网线芯组件(5)的外部,所述编织物填充层(4)设置于紧固编织层(3)和多组网线芯组件(5)之间,所述网线芯组件(5)包括网线芯屏蔽层(501)和导体(505),所述导体(505)设置于网线芯屏蔽层(501)的内部,所述导体(505)的外部包覆设置有导体屏蔽层(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双屏蔽层七类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组件(1)包括耐磨层(101)、防火层(102)、防水层(103)、防腐蚀层(104)和外绝缘层(105),所述总屏蔽层(2)的外表面贴服设置于外绝缘层(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良创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卓盛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