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13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涉及废水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锅炉,设有省煤器;除尘器,通过管道与省煤器连通,且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灰库连通;脱硝装置,通过管道与除尘器的第二出口连通,且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第三出口通过旁路烟道与空预器连通;以及烟气干燥塔,通过管道与第四出口连通,且设有放灰口和第五出口,放灰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灰库连通,第五出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泵连通。该系统通过在锅炉省煤器出口至脱硝装置进口前设置高温电除尘装置,提前收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粉尘,进而使烟气干燥后产生的高氯灰大大减少,达到减少固废物产量的技术效果。达到减少固废物产量的技术效果。

A zero discharge system of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and its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主要采用高温旁路旋转雾化技术,其烟气侧工艺流程为:在锅炉脱硝装置出口至空预器进口之间烟道设置一旁路烟道,抽取部分高温烟气引入烟气干燥塔中,将排入烟气干燥塔的脱硫废水液滴进行蒸发干燥,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完成蒸干废水工作后的烟气携带大量固体粉尘接入锅炉空预器出口烟道,随原有烟气进入电除尘等设备完成后续烟气流程。该技术最大的缺点是大量的高氯离子含量粉煤灰随旁路烟气进入灰库,最终导致全厂粉煤灰氯离子含量升高影响粉煤灰综合利用。目前有研究成果采用烟气干燥塔+电除尘器方案,将高氯粉煤灰单独收集处理,但收集下来的“高氯粉煤灰”属于有害固废且数量巨大,常规的一台600MW机组,年产固废约1.2万吨,有很大的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锅炉省煤器出口至脱硝装置进口前设置高温电除尘装置,提前收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粉尘,该粉尘大部分为粉煤灰,为高氯灰的上级产物,通过提前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粉煤灰,进而使烟气进入烟气干燥塔后产生的高氯灰大大减少,达到减少固废物产量的技术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5]锅炉,该锅炉设有省煤器;
[0006]除尘器,该除尘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省煤器连通,所述除尘器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灰库连通;
[0007]脱硝装置,该脱硝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除尘器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脱硝装置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通过旁路烟道与空预器连通;以及
[0008]烟气干燥塔,该烟气干燥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干燥塔设有放灰口和第五出口,所述放灰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灰库连通,所述第五出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泵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因烧煤产生的粉煤灰进行脱硝处理和烟气干燥后,废水蒸干产生的氯离子会附着在粉尘上,产生大量含有高氯离子的粉煤灰,简称高氯灰,而这部分含有高氯离子的粉煤灰盐含量高,属于有害固废,导致粉煤灰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人选择在锅炉省煤器出口至脱硝装置进口前设置除尘器,提前收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粉尘排入灰库,该粉尘大部分为粉煤灰,是高氯灰的上级产物,通过在烟气进入脱硝工序之前,提前去除大部分的粉煤灰,使进入烟气干燥塔的烟气中的粉煤灰含量大大减少,而废水蒸干后产生的氯离子仅附着在剩余不到2%的粉尘上,形成高氯灰,再通过干燥塔内部流场优化处理,将干燥塔内的高氯灰通过底
部放灰口直接排入灰库,完成废水处理后的烟气中只存在不超过1%的高氯灰,达到综合利用资源,减少固废物产量的技术效果。且将除尘器设置在省煤器和脱硝装置之间,能保护后续的脱硝装置、空预器、MGGH热回收装置等,使后续的装置减少粉尘冲刷,避免积灰,进而延长各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干燥塔的锥段夹角为55
°‑
65
°

[0011]因烟气干燥塔锥底的主要物质是粉煤灰,而粉煤灰的安息角为29.56
°‑
35.63
°
,通过将锥段夹角设置为上述数值,使锥段夹角远远大于粉煤灰的安息角,进而使烟气干燥塔内的粉尘能够充分停留在锥段,然后通过底部的放灰口排入灰库。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灰口设于所述烟气干燥塔的底部。
[0013]将放灰口设于上述位置,便于利用重力作用将粉尘排入灰库。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为高温电除尘器。
[0015]采用上述除尘器,能够处理高于300℃的烟气,而从锅炉省煤器排出的烟气温度为300

450℃,上述高温电除尘器适用于上述温度范围的烟气,且常规技术中,高温电除尘器主要采用高性能电极材料提高耐腐蚀性,以及高性能钢材提高除尘器结构稳定性等方式,进行高温电除尘,当除尘器的粉尘入口温度达到300

450℃,其比电阻约降低至常规电除尘器入口温度为120℃时的比电阻的1%,由于比电阻的大幅度降低,高温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比常规电除尘器有所升高。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还包括调节水箱、净水池、沉淀池、絮凝槽、反应槽、中和槽、提升泵、调节曝气池、废水泵、废水箱、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排出泵、MGGH降温段、引风机、吸收塔、MGGH升温段、烟囱;所述调节水泵与所述调节水箱连通,所述调节水箱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净水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依次与所述絮凝槽、所述反应槽和所述中和槽连通,所述中和槽与所述提升泵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调节曝气池连通,所述调节曝气池与所述废水泵连通,所述废水泵与所述废水箱连通,所述废水箱与所述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所述真空皮带脱水机与所述石膏排出泵连通,所述石膏排出泵与所述吸收塔连通;所述空预器与所述MGGH降温段连通,所述MGGH降温段与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引风机与所述吸收塔连通;所述吸收塔与所述MGGH升温段连通,所述MGGH升温段与所述烟囱连通。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采用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该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火力发电:煤在所述锅炉中燃烧发电,形成第一烟气;
[0019]高温除尘:将所述第一烟气通过所述省煤器送入所述除尘器,进行第一除尘,得到粉煤灰和第二烟气,将所述粉煤灰通过所述第一出口送入所述第一灰库,且将所述第二烟气通过所述第二出口送入所述脱硝装置;
[0020]脱硝:所述第二烟气在所述脱硝装置中进行脱硝处理,得到第三烟气,将所述第三烟气按预定量通过所述第四出口送入所述烟气干燥塔,剩余的第三烟气通过所述第三出口送入所述空预器;
[0021]烟气干燥:所述第三烟气在所述烟气干燥塔中进行水分蒸干,得到粉尘和水蒸气,将所述粉尘通过所述放灰口排入所述第二灰库,且将所述水蒸气通过所述第五出口送入所述调节水泵经后续处理后排放。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烟气的温度为300

450℃。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烟气的粉尘含量为所述第一烟气的粉尘含量的0.04%

0.06%。
[0024]采用高温电除尘器处理后的第一烟气,其中的粉尘含量大幅降低,得到的第二烟气为高温净烟气。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0

98%。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工艺,该系统通过在锅炉省煤器出口至脱硝装置进口前设置高温电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设有省煤器;除尘器,该除尘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省煤器连通,所述除尘器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灰库连通;脱硝装置,该脱硝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除尘器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脱硝装置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通过旁路烟道与空预器连通;以及烟气干燥塔,该烟气干燥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干燥塔设有放灰口和第五出口,所述放灰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灰库连通,所述第五出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水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干燥塔的锥段夹角为55
°‑
6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灰口设于所述烟气干燥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为高温电除尘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还包括调节水箱、净水池、沉淀池、絮凝槽、反应槽、中和槽、提升泵、调节曝气池、废水泵、废水箱、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排出泵、MGGH降温段、引风机、吸收塔、MGGH升温段、烟囱;所述调节水泵与所述调节水箱连通,所述调节水箱与所述净水池连通,所述净水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依次与所述絮凝槽、所述反应槽和所述中和槽连通,所述中和槽与所述提升泵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调节曝气池连通,所述调节曝气池与所述废水泵连通,所述废水泵与所述废水箱连通,所述废水箱与所述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所述真空皮带脱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航郑扬帆余子炎杜志坚张富峰张冬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