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实现被控 对象四个方向自动运动的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步进电机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方向的,通过对步 进电机驱动器上的方向控制信号加高低电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运动。存在以下不足1、步进电机的使用往往需要配合专用的驱动器,其使用成本相对较高;2、步进电机的铜损和铁损都比较大,影响电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低成本的电机驱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 特点是,由总控电路、 一级脉冲控制电路、继电器K1、 二级脉冲控制电路及继电器K2构成,总控电路包括光电偶合器U1、三极管Q2、 Q3、 M0S管Q1及二极管D1、 D2, 信号输入端IP1. 0通过光电偶合器Ul接入,电阻R2、三极管Q3、 Q2串接在光 电偶合器Ul的4脚、5脚之间,三极管Q2、 Q3的基极与光电偶合器Ul的4 脚相连接,二极管D1、 M0S管Q1串接在三极管Q2、 Q3的集电极之间,M0S管 Ql的1脚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总控电路、一级脉冲控制电路、继电器K1、二级脉冲控制电路及继电器K2构成, 总控电路包括光电偶合器U1、三极管Q2、Q3、MOS管Q1及二极管D1、D2,信号输入端IP1.0通过光电偶合器U1接入,电阻R2、三极管Q3、Q2串接在光电偶合器U1的4脚、5脚之间,三极管Q2、Q3的基极与光电偶合器U1的4脚相连接,二极管D1、MOS管Q1串接在三极管Q2、Q3的集电极之间,MOS管Q1的1脚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2、Q3的发射极相连接,3脚接地,二极管D2与电阻R4串接在二极管D1的正负极之间,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均通过继电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