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97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28
提供了一种单体型车身的实施例车门密封结构,该车门密封结构具有侧部内板、侧部外增强板和侧部外板的重叠件,并且具有与该重叠件组合的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以用于提供车身的车门开口与安装在该车门开口上的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实施例的车门密封结构包括插入凸缘和第一挡雨条,该插入凸缘在将侧部内板、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互连的多个接头上方沿车门开口的整个边界朝向车辆内部形成,该第一挡雨条安装在插入凸缘上并且被配置成形成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月1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1

0003340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4]一般而言,车身类型被分成框架型和单体型。
[0005]框架型包括框架作为车辆的基础骨架以及安装在该框架上的车身,并且常常被称为车身对框架类型(body

on

frame type)。
[0006]相比之下,单体型是指这样一种结构,其中,由焊板或构件形成的壳体形成整体结构而没有充当框架的部件。
[0007]单体型车辆由于简化的制造工艺而具有低成本和高生产率。单体型车辆相对于车身的内部和外部具有高自由度,并且车辆的重量较轻,从而提供良好的燃料效率的优点。
[0008]对于在铺面道路上行驶的乘用车辆,通常采用单体型车身,并且对于在不平道路(诸如非铺面道路)上行驶的SUV或商用车辆,通常采用框架车身。
[0009]近年来,存在使单体型的结构强度最大化并将单体型应用于SUV或商用车辆的趋势。
[0010]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以包含未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熟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体型车身的车门密封结构,该车门密封结构通过采用三重密封结构而具有改善密封的优点。
[0012]提供了一种用于单体型车身的示例性车门密封结构,该车门密封结构具有侧部内板、侧部外增强板和侧部外板的重叠件,并且具有与该重叠件组合的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以用于在车身的车门开口与安装在车门开口上的车门框架之间进行密封。该密封结构可以包括:插入凸缘,该插入凸缘通过将侧部内板、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互连的多个接头沿车门开口的整个边界朝向车辆内部形成;以及第一挡雨条,该第一挡雨条安装在插入凸缘上,以形成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
[0013]插入凸缘可以包括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通过使侧部内板中的与车门开口的边界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
[0014]插入凸缘可以包括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通过使接头的连接至第一凸缘的端部部分朝向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
[0015]多个接头可以包括:一对前接头,该一对前接头将前柱连接至侧部密封板和侧部
顶板;一对中心接头,该一对中心接头将中心柱连接至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以及一对后接头,该一对后接头将后柱连接至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
[0016]插入凸缘可以包括第三凸缘,该第三凸缘通过使侧部密封板上的上表面的与插置在前接头、中心接头和后接头之间的车门开口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
[0017]插入凸缘可以包括第四凸缘,该第四凸缘通过使侧部顶板上的下表面的与插置在前接头、中心接头和后接头之间的车门开口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
[0018]第一挡雨条安装在插入凸缘上,并且通过形成为朝向车门开口延伸的第一唇缘部分而形成侧部内板与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
[0019]示例性车门密封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挡雨条,该第二挡雨条沿车门开口的边界安装在侧部外板的车辆外部侧上,其中,第二挡雨条可以被配置成形成侧部外板与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
[0020]第二挡雨条可以安装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侧部外板的表面部分上。
[0021]第二挡雨条可以包括朝向车门开口的车辆外部延伸的第二唇缘部分。
[0022]示例性车门密封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三挡雨条,该第三挡雨条沿车门框架的边界安装在车辆内部中,其中,该第三挡雨条可以被配置成形成侧部外板与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
[0023]第三挡雨条可以包括第三唇缘部分,该第三唇缘部分被形成为与第二唇缘部分接触并且延伸成围绕车门框架的边界。
[0024]第三挡雨条可以沿车身的长度方向穿过形成在车门框架上的贯穿孔来安装。
[0025]基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在车门框架安装在单体型车身中时,可以通过第一至第三挡雨条在车身与车门框架之间实现三重密封。
[0026]另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中,插入凸缘沿车门开口的整个边界形成并且安装有第一挡雨条,并且密封效果可以由于第一挡雨条的连续性而得到增强。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对可由示例性实施例获得或预测的其他效果进行明确地或暗示地描述。即,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对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预测的各种效果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沿图1的线A

A的截面图。
[0030]图3是用于解释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一挡雨条的视图。
[0031]图4A是用于解释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的接头的视图。
[0032]图4B是图4A的区段IVB的放大视图。
[0033]图4C是图4A的区段IVC的放大视图。
[0034]图4D是沿图4A的线IVD

IVD的截面图。
[0035]图5是用于解释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二挡雨条的视图。
[0036]图6是用于解释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三挡雨条的
视图。
[0037]下列元件可以结合附图使用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38]1:车身
ꢀꢀꢀꢀꢀꢀꢀꢀꢀꢀꢀꢀꢀꢀꢀꢀꢀꢀꢀꢀꢀꢀꢀꢀꢀ
3:侧部内板
[0039]5:侧部外增强板
ꢀꢀꢀꢀꢀꢀꢀꢀꢀꢀꢀꢀꢀꢀꢀꢀꢀ
7:侧部外板
[0040]9:侧部密封板
ꢀꢀꢀꢀꢀꢀꢀꢀꢀꢀꢀꢀꢀꢀꢀꢀꢀꢀꢀ
10:侧部顶板
[0041]11:车门开口
ꢀꢀꢀꢀꢀꢀꢀꢀꢀꢀꢀꢀꢀꢀꢀꢀꢀꢀꢀꢀ
13:车门框架
[0042]20:前柱
ꢀꢀꢀꢀꢀꢀꢀꢀꢀꢀꢀꢀꢀꢀꢀꢀꢀꢀꢀꢀꢀꢀꢀꢀ
30:中心柱
[0043]35:后柱
ꢀꢀꢀꢀꢀꢀꢀꢀꢀꢀꢀꢀꢀꢀꢀꢀꢀꢀꢀꢀꢀꢀꢀꢀ
40:接头
[0044]41:前接头
ꢀꢀꢀꢀꢀꢀꢀꢀꢀꢀꢀꢀꢀꢀꢀꢀꢀꢀꢀꢀꢀꢀ
43:中心接头
[0045]45:后接头
ꢀꢀꢀꢀꢀꢀꢀꢀꢀꢀꢀꢀꢀꢀꢀꢀꢀꢀꢀꢀꢀꢀ
50:插入凸缘
[0046]51:第一凸缘
ꢀꢀꢀꢀꢀꢀꢀꢀꢀꢀꢀꢀꢀꢀꢀꢀꢀꢀꢀꢀ
53:第二凸缘
[0047]55:第三凸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型车身的车门密封结构,所述车门密封结构具有侧部内板、侧部外增强板和侧部外板的重叠件,并且具有与所述重叠件组合的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以用于提供所述车身的车门开口与安装在所述车门开口上的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所述车门密封结构包括:插入凸缘,所述插入凸缘在多个接头上方沿所述车门开口的整个边界朝向车辆内部形成,所述多个接头将所述侧部内板、所述侧部密封板和所述侧部顶板互连;以及第一挡雨条,所述第一挡雨条安装在所述插入凸缘上,以形成所述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插入凸缘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通过使所述侧部内板的与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边界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插入凸缘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通过使所述接头的连接至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车辆外部弯曲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接头包括:一对前接头,所述一对前接头将前柱连接至所述侧部密封板和所述侧部顶板;一对中心接头,所述一对中心接头将中心柱连接至所述侧部密封板和所述侧部顶板;以及一对后接头,所述一对后接头将后柱连接至所述侧部密封板和所述侧部顶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插入凸缘包括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通过使所述侧部密封板上的上表面的与插置在所述前接头、所述中心接头和所述后接头之间的所述车门开口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插入凸缘包括第四凸缘,所述第四凸缘通过使所述侧部顶板上的下表面的与插置在所述前接头、所述中心接头和所述后接头之间的所述车门开口对应的端部部分朝向所述车辆内部弯曲而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挡雨条被配置成通过形成为朝向所述车门开口延伸的第一唇缘部分而形成所述侧部内板与所述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8.一种单体型车身的车门密封结构,所述车门密封结构包括:插入凸缘,所述插入凸缘在多个接头上方沿车门开口的整个边界朝向车辆内部形成,所述多个接头将侧部内板、侧部密封板和侧部顶板互连;第一挡雨条,所述第一挡雨条安装在所述插入凸缘上并且被配置成形成所述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之间的密封;以及第二挡雨条,所述第二挡雨条沿所述车门开口的所述边界安装在侧部外板的车辆外部侧上并且被配置成形成所述侧部外板与安装在所述车门开口上的车门框架之间的密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挡雨条安装在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所述侧部外板的表面部分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挡雨条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元基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