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69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包括:质量块、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多个弹簧阻尼器均匀分布在质量块的外侧,弹簧阻尼器的第一端与质量块连接,弹簧阻尼器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的第一端连接,万向节的第二端与抱箍连接,抱箍用于与隔离开关设备动触头端顶部的围护杆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外界风荷载作用,实现了对隔离开关设备有效的振动控制。效的振动控制。效的振动控制。

A compound damping device for dis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减振
,特别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变电站作为连接输电线路的重要节点,是保障输电工程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高压隔离开关是变电站中重要的电力设备,开关设备与支撑开关的支架体系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自身的高柔特性使其对风荷载较为敏感。
[0004]近年来,支架在大风环境中时常出现大幅振动,导致开关设备无法正常闭合,甚至出现变形、损伤和破坏,对输电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外界风荷载作用,实现了对隔离开关设备的有效振动控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
[0008]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包括:质量块、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
[0009]多个弹簧阻尼器均匀分布在质量块的外侧,弹簧阻尼器的第一端与质量块连接,弹簧阻尼器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的第一端连接,万向节的第二端与抱箍连接,抱箍用于与隔离开关设备动触头端顶部的围护杆件连接。
[0010]进一步的,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的数量相同,各个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一一对应连接。
[0011]进一步的,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的数量均为八个。
[0012]进一步的,质量块的内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阻尼颗粒。
[0013]进一步的,质量块的外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件与对应的弹簧阻尼器连接。
[0014]进一步的,弹簧阻尼器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的一端开口,栓杆的第一端设置在中空壳体内腔中并通过开口限位,栓杆的第二端伸出开口后与质量块连接,栓杆位于内腔中的部分套设有弹簧,中空壳体的内壁布设有粘弹材料层,中空壳体的另一端与万向节的第一端连接。
[0015]更进一步的,弹簧的一端与中空壳体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栓杆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为环形抱箍。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节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一圆弧连接件、第二圆弧连接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
[0018]第一杆件的一端与弹簧阻尼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杆件的第二端与第一圆弧连接
件的外侧中间位置连接,第二杆件的一端与抱箍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圆弧连接件的外侧中间位置连接;
[0019]第三杆件与第四杆件垂直交叉固定连接,第三杆件位于第一圆弧连接件的内侧,且第三杆件与第一圆弧连接件的两端活动连接,第四杆件位于第二圆弧连接件的内侧,且第四杆件与第二圆弧连接件的两端活动连接。
[0020]更进一步的,第一圆弧连接件和第二圆弧连接件为规格相同的半圆状连接件。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基于被动控制理论提出,可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外界风荷载作用,实现了对隔离开关设备有效的振动控制,达到了良好的减振效果,保证隔离开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0023]2、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属于被动控制,无需外部能量的输入,容易实现且能取得更稳定的控制效果;采用吸振减振和耗能减振组合的形式,可适应不同程度的外界风荷载作用,达到了良好的减振效果。
[0024]3、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采用装配式结构,各构件之间通过预设的连接口及连接件可快速组装形成可靠的整体,稳定性好且安装快速、便捷,适合施工条件简陋的变电站现场。
[0025]4、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安装便捷,无需在隔离开关设备上预埋各种构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破坏开关设备表层涂料,不影响隔离开关设备的正常使用。
[0026]5、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装置造价低廉、构造简单、维护方便、在各种外界荷载情况下均可达到良好的减振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的正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

碰撞阻尼器的细部构造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质量块;2、弹簧

碰撞阻尼器;201、弹簧;202、粘弹性材料层;203、栓杆;3、万向节;301、第一杆件;302、第二杆件;303、第一圆弧连接件;304、第二圆弧连接件;305、第三杆件;306、第四杆件;4、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5]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实施例: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包括:质量块1、弹簧阻尼器、万向节3和抱箍4,所述弹簧阻尼器为弹簧

碰撞阻尼器2。
[0038]弹簧

碰撞阻尼器2是一种有效的减振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质量块重量、弹簧刚度等参数,使减振装置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相调谐,在不同程度风荷载作用下均能达到可靠、良好的减振效果。
[0039]多个弹簧

碰撞阻尼器2均匀分布在质量块1的外侧,弹簧

碰撞阻尼器2的第一端与质量块1连接,弹簧

碰撞阻尼器2的第二端与万向节3的第一端连接,万向节3的第二端与抱箍4连接,抱箍4用于与隔离开关设备动触头端顶部的围护杆件连接。
[0040]弹簧

碰撞阻尼器2、万向节3和抱箍4的数量相同,各个弹簧

碰撞阻尼器2、万向节3和抱箍4一一对应连接。
[004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块、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多个弹簧阻尼器均匀分布在质量块的外侧,弹簧阻尼器的第一端与质量块连接,弹簧阻尼器的第二端与万向节的第一端连接,万向节的第二端与抱箍连接,抱箍用于与隔离开关设备动触头端顶部的围护杆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的数量相同,各个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一一对应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阻尼器、万向节和抱箍的数量均为八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质量块的内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阻尼颗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质量块的外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件与对应的弹簧阻尼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复合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阻尼器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的一端开口,栓杆的第一端设置在中空壳体内腔中并通过开口限位,栓杆的第二端伸出开口后与质量块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翟彬魏珍中李林甘露郎需军郑玉超马文鹏穆德君张甜蒋昱楠崔涛李天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