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85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和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预制端横梁,所述减震装置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两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预制端横梁,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钢筋、垫板和螺母,所述连接钢筋纵桥向穿过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位于同一侧的预制端横梁,且两端依次通过所述垫板和螺母锁定,所述垫板与所述预制端横梁之间预留伸缩空隙。该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可抵抗桥梁运营过程中地震纵桥向冲击力,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抗震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可以抵抗地震作用下两联桥之间的纵向地震力,起到减震作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国内桥梁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桥梁抗震分析的重要性,以往桥梁抗震都是应用配筋和隔震支座等对桥梁的能力保护构件进行设计,但在实际地震作用下效果并不好,桥墩及支座设计不足以承受大震的冲击,容易损坏,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桥梁纵向减震结构,以提高桥梁结构抗震安全系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桥梁抗震能力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和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预制端横梁,所述减震装置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两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预制端横梁,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钢筋、垫板和螺母,所述连接钢筋纵桥向穿过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位于同一侧的预制端横梁,且两端依次通过所述垫板和螺母锁定,所述垫板与所述预制端横梁之间预留伸缩空隙。
[0005]优选,所述预制端横梁上一体浇筑有与所述垫板配合的齿块,所述齿块与所述垫板之间预留伸缩空隙。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钢筋外套波纹管,使得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预制端横梁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母与所述垫板焊接。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减震装置为四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两组减震装置上下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预留伸缩空隙为6cm。
[0010]本技术提供的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通过减震装置可形成梁体串联体系,将桥连成整体,以抵抗纵向地震力。
[0011]本技术提供的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可抵抗桥梁运营过程中地震纵桥向冲击力,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桥梁减震结构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桥梁减震结构的横桥向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可抵抗桥梁纵向地震力,包括: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2和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预制端横梁3,所述减震装置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两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预制端横梁3,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钢筋4、垫板5和螺母6,所述连接钢筋4纵桥向穿过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位于同一侧的预制端横梁3,且两端依次通过所述垫板5和螺母6锁定,所述垫板5与所述预制端横梁3之间预留伸缩空隙,以满足地震作用下桥梁伸缩变形要求,所述预留伸缩空隙优选为6cm。
[0017]该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通过减震装置可形成梁体串联体系,可将桥连成整体,以抵抗纵桥向地震力,其中,所述连接钢筋优选为直径32mm的精轧螺纹钢,上述纵桥向是指桥的长度方向,横桥向是指桥的宽度方向。
[0018]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预制端横梁3上一体浇筑有与所述垫板5配合的齿块31,所述齿块31与所述垫板5之间预留伸缩空隙,所述预留伸缩空隙优选为6cm,所述齿块优选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保证受力安全。
[0019]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钢筋4外套波纹管7,使得所述连接钢筋4与所述预制端横梁3活动连接,所述波纹管的直径优选为50mm,预埋于所述预制端横梁内。
[0020]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母6与所述垫板5焊接,保证连接钢筋两端固定牢靠。
[0021]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减震装置为四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两组减震装置上下间隔设置。
[0022]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1)、第二梁体(2)和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预制端横梁(3),所述减震装置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两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预制端横梁(3),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钢筋(4)、垫板(5)和螺母(6),所述连接钢筋(4)纵桥向穿过所述第一梁体(1)和第二梁体(2)的位于同一侧的预制端横梁(3),且两端依次通过所述垫板(5)和螺母(6)锁定,所述垫板(5)与所述预制端横梁(3)之间预留伸缩空隙。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桥梁纵桥向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永生唐龙贾春雷杨书昌张云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