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61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多个发光部之间发生串扰的内窥镜等。内窥镜具备配置在插入部前端的观察窗和对所述观察窗的视野方向进行照明的照明部,所述照明部具有发射宽带光的第一发光部(519),以及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发光部(519)更靠近前端侧且发射窄带光的第二发光部(529)。所述第一发光部(519)包括发光元件以及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含荧光体树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含荧光体树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含荧光体树脂。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提出有一种内窥镜,其在圆周上交替地排列白光发光部和窄带光发光部(专利文献1)。白光发光部用于普通光观察时的照明。窄带光发光部用于特殊光观察时的照明。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74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通过例如蓝色发光体和被蓝色光激发而发出黄色光的荧光体的组合,可以实现白色发光部。从窄带发光部发射的光照射白色发光部的荧光体时,白光发光部会在本应处于非发光状态时发光,即发生所谓的串扰现象。串扰现象的发光对内窥镜图像的色调会造成不良影响。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多个发光部之间发生串扰的内窥镜等。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内窥镜具备配置在插入部前端的观察窗和对所述观察窗的视野方向进行照明的照明部,所述照明部具有发射宽带光的第一发光部,以及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发光部更靠近前端侧且发射窄带光的第二发光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防止多个发光部之间发生串扰的内窥镜等。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内窥镜的外观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II箭头视图。
[0015]图3是图2中的III箭头视图。
[0016]图4是沿图2的IV

IV线截取的内窥镜的局部截面图。
[0017]图5是沿图2的V

V线截取的内窥镜的局部截面图。
[0018]图6是沿图4的VI

VI线截取的内窥镜的截面图。
[0019]图7是沿图4的VII

VII线截取的内窥镜的截面图。
[0020]图8是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立体图。
[0021]图9是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正视图。
[0022]图10是沿图9的X

X线截取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3]图11是沿图9的XI

XI线截取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4]图12是沿图9的XII

XII线截取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5]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6]图14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7]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8]图16是实施方式4的内窥镜用照明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方式1][0030]图1是内窥镜10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是一种用于消化道的软镜。内窥镜10具有插入部14、操作部20、通用软线25及连接器部24。操作部20具有弯曲旋钮21及通道入口22。
[0031]插入部14为细长的,一端经由止弯部16连接至操作部20。插入部14从操作部20侧依次具有柔性部11、弯曲部12及前端部13。弯曲部12随着弯曲旋钮21的操作而弯曲。
[0032]从通道入口22到前端部13,设置有贯穿插入部14的通道15。在通道入口22安装有钳子栓23,该钳子栓具有用于插入治疗工具等的插入口。
[0033]在以下的描述中,插入部14的长度方向被称为插入方向。同样地,沿着插入方向更靠近操作部20的一侧被称为操作部侧,而远离操作部20的一侧被称为前端侧。
[0034]通用软线25是细长的,其中第一端连接到操作部20,第二端连接到连接器部24。连接器部24被大致呈长方体的连接器壳体26覆盖。观测器用连接器27从连接器壳体26的一个面突出。连接器部24连接到省略了图示的内窥镜用处理器等。
[0035]图2是图1中的II箭头视图。图3是图2中的III箭头视图。图2表示正面观察插入部14的端面的状态。图3表示前端部13的侧面。
[0036]如图2所示,观察窗36配置在从插入部14的中心轴向图2上方偏移的位置处。如图3所示,观察窗36为圆顶状。环状照明窗39配置成包围观察窗36。后文将对照明窗39的细节进行说明。
[0037]在图2中观察窗36的右下方配置有供气供水喷嘴37,其出射口朝向观察窗36。在观察窗36的左下方分别配置有通道出口152及前端供水孔38。
[0038]此外,图2仅是前端部13的端面外观的一个示例,各个构件的配置不限于图2。例如,也可以设置独立的供气喷嘴及供水喷嘴来代替供气供水喷嘴37。
[0039]如图3所示,前端部13从前端侧具有第一框31及第二框32。第一框31在图3中的下半部分,即设置有供气供水喷嘴37、通道出口152及前端供水孔38的部分大致为圆锥面。
[0040]第一框31在图3中的上侧具有向操作部侧突出的突出部311。第二框32的前端侧端部中对应于突出部311的部分向操作部侧后退。突出部311与第二框32的凹部卡合,借此限制了第一框31和第二框32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角度。
[0041]第四框34固定在第二框32的操作部侧。在第四框34中嵌入并固定有图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弯曲块122。第二框32的操作部侧部分以及弯曲块122被弯曲橡胶121覆盖。
[0042]图4是沿图2的IV

IV线截取的内窥镜10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V

V线截取的内窥镜10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沿图4的VI

VI线截取的内窥镜10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4的VII

VII线截取的内窥镜10的截面图。在图4及图5中,弯曲块122及弯曲橡胶121省略图示。
[0043]所述第一框31、第二框32以及第四框34是筒状。筒状的第三框33收纳在第一框31以及第二框32的内侧。第三框33是前端侧粗、操作部侧细的阶梯式筒型。如图7所示,第三框33的横截面外侧为圆形,内侧为长方形。内侧长方形的尺寸在第三框33的全长上大致相同。
[0044]环状内窥镜用照明基板41配置在第三框33的前端侧端面上。如图6所示,发射照明光的第一发光部519及第二发光部529配置在内窥镜用照明基板41的前端侧面的周边。第二发光部529包括绿色发光元件521(参考图9)及紫色发光元件522(参考图9)。第一发光部519及第二发光部529是对本实施方式的视野方向进行照明的照明部的例示。
[0045]后文将对内窥镜用照明基板41的结构细节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第一发光元件51(参考图9)、绿色发光元件521和紫色发光元件522时,仅记载为发光元件50(参考图9)。
[0046]第一框31由透光性树脂制成,用于使从发光元件50发射的光透射。如图5所示,第一框31的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配置在插入部前端的观察窗,以及对所述观察窗的视野方向进行照明的照明部;所述照明部具有:发射宽带光的第一发光部,以及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发光部更靠近前端侧且发射窄带光的第二发光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发光元件,以及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含荧光体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白色发光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紫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蓝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在所述观察窗的周围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发光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及所述第二发光部分别与所述观察窗的光轴相距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师敦
申请(专利权)人:豪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