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封胸膜层的烧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5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2
一种烧灼装置,包括构造成由用户抓握的手持件。该手持件包括壳体、热控制电路和控制开关。套管具有套管内腔、围绕套管内腔的套管侧壁、套管近端部分、和套管远端。套管近端部分联接到手持件的壳体。管心针具有轴部分和远侧导热体。远侧导热体电联接到热控制电路。远侧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在远侧终止于第二端的锥形部分。轴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套管内腔中。绝缘构件构造成将套管远端与管心针的远侧导热体热分离。热分离。热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密封胸膜层的烧灼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无。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辅助肺通路手术的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密封胸膜层的烧灼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气胸是肺活检手术的问题并发症,其中由于穿刺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而允许空气或流体进入胸膜腔。气胸(更重要的是需要放置胸管的气胸)对于实施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医生和经受经皮肺活检的患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据报道,在经受经皮肺活检的患者中气胸的发生率为9

54%,平均约为15%。平均而言,6.6%的经皮肺活检会导致需要放置胸管的气胸,这导致平均住院时间为2.7天。
[0005]增加气胸风险的因素包括增加的患者年龄、阻塞性肺病、增加的病变深度、多次胸膜通过、通路针横穿胸膜的时间增加、以及穿过裂隙。可能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立即发生气胸,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在拔针后对该区域进行CT扫描的原因。其他不太常见的经皮肺活检并发症包括咯血(咳血)、血胸(一种胸膜腔积液,其中血液积聚在胸膜腔内)、感染和空气栓塞。
[0006]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密封胸膜层的烧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胸膜层的烧灼装置,以帮助减少与肺通路手术相关的气胸的发生。
[0008]在一种形式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灼装置,其包括手持件、套管和管心针。手持件被构造为由用户抓握。手持件包括壳体、热控制电路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被构造为选择性地致动热控制电路。套管具有套管内腔、围绕套管内腔的套管侧壁、套管近端部分、和套管远端。套管近端部分联接到手持件的壳体。管心针具有轴部分和远侧导热体。远侧导热体电联接到热控制电路。远侧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具有在远侧终止于第二端的锥形部分。轴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套管内腔中而不接触套管侧壁。绝缘构件构造成将套管远端与管心针的远侧导热体热分离。
[0009]在另一种形式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烙探针,其包括座部、套管、管心针、和绝缘构件。套管具有套管内腔、围绕套管内腔的套管侧壁、套管近端部分、和套管远端。套管近端部分联接到座部。管心针具有轴部分和远侧导热体。轴部分联接到座部。远侧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具有在远侧终止于第二端的锥形部分。轴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套管内腔中而不接触套管侧壁。绝缘构件插置在套管远端和管心针的远侧导热体的第一端之间并附接到套管远端和管心针的远侧导热体的第一端。绝缘构件构造成将套管远端与管心针的远侧
导热体热分离。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烧灼装置的构造减少了与沿着插入/通路通道的无意加热相关的使患者受伤的机会。
[0011]另一个优点是:在肺通路手术中,电烙探针的管心针的远侧导热体有效地引发胸膜固定术,其中,通过远侧导热体在烧灼温度下接合胸膜层产生的热效应粘合两个胸膜层而人为地闭塞胸膜腔,从而减少或消除在肺通路手术(例如肺活检)期间发生气胸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本专利技术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
[001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包括电烙探针的烧灼装置的透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烧灼装置的热控制电路和远侧导热体的电气框图;
[0015]图3是图1的电烙探针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截面被剖开;
[0016]图4是沿图3的线4

4截取的电烙探针的进一步放大截面图;
[0017]图5是沿图1的平面5
‑5‑5‑
5截取的电烙探针的远侧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并以示意形式示出了加热元件和热电偶;和
[0018]图6是图1、3和5中描绘的电烙探针的绝缘构件的放大端视图。
[0019]对应的附图标记在多个视图中指示对应的部分。在此列出的示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参照附图并且更具体地参照图1,示出了烧灼装置10,所述烧灼装置10通常包括手持件12和电烙探针14。
[0021]手持件12被构造成(例如尺寸和形状设计成)由用户抓握。手持件12与电烙探针14机械联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烙探针14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手持件12,使得手持件12可以重复使用,而电烙探针14可以是一次性的。如本文所用,术语一次性装置旨在用于单个患者并且在使用后以对环境安全的方式被丢弃。替代地,电烙探针14可以永久地联接到手持件12,使得手持件12和电烙探针14可以是在使用后作为整体被处理掉的。
[0022]还参照图2,手持件12包括壳体16、热控制电路18、和控制开关20。控制开关20可以是例如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被构造为选择性地致动(例如打开和关闭)热控制电路18。热控制电路18可以是例如DC或AC电源,其可以包括电池18

1和电流调节器电路18

2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恒温器电路18

3。热控制电路18电联接到电烙探针14,以通过电流调节器电路18

2向电烙探针14提供电流,以引起电烙探针14的加热部件的电加热(例如电阻加热),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
[0023]可选地,可以构思的是,热控制电路18可以被调节以控制电烙探针14的加热时间、最高温度和总寿命。此外,热控制电路18可以包括电容器以存储电流并允许电池18

1以较低的电流运行并适合更小的占地面积,同时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加热电流,从而产生热量。通过在加热电烙探针14开始时提供电流尖峰,电容器也可用于更快地使电烙探针14的加热部件变得更热。
[0024]还参照图3,电烙探针14包括座部22、套管24、管心针26、和绝缘构件28。
[0025]座部22用作套管24和管心针26的连接器基座并且被构造为(例如通过卡口式安装件)联接到手持件12的壳体16,其中,座部22可拆卸地连接到手持件12。替代地,座部22可以永久地连接到手持件12。为了避免将热量从管心针26传递到套管24,座部22与套管24和管心针26中的至少一个绝热。在本实施例中,座部22可以由绝热材料制成,例如由耐热塑料(例如,非熔化或热变形聚合物)或陶瓷制成。
[0026]参照图3

5,套管24包括套管内腔24

1、套管侧壁24

2、套管近端部分24

3、套管远端24

4、和套管外表面24

5。套管近端部分24

3联接到座部22(例如,通过粘合剂或压配合附接连接),并且因此通过座部22联接到手持件12的壳体16。套管侧壁24

2围绕套管内腔24

1。套管24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例如由生物相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烧灼装置,所述烧灼装置包括:手持件,所述手持件构造为由用户抓握,所述手持件包括壳体、热控制电路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被构造为选择性地致动所述热控制电路;套管,所述套管具有套管内腔、围绕所述套管内腔的套管侧壁、套管近端部分、和套管远端,所述套管近端部分联接到所述手持件的所述壳体;管心针,所述管心针具有轴部分和远侧导热体,所述远侧导热体电联接到所述热控制电路,所述远侧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具有在远侧处终止于所述第二端的锥形部分,所述轴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套管内腔中而不接触所述套管侧壁;和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构造成将所述套管远端与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远侧导热体热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绝缘构件插置在所述套管远端和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远侧导热体的所述第一端之间并附接到所述套管远端和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远侧导热体的所述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轴部分具有第一直径,并且所述远侧导热体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所述烧灼装置还包括:嵌入在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远侧导热体中的电加热元件;以及一对电极,所述一对电极延伸通过所述套管内腔,所述一对电极与所述套管侧壁热绝缘和电绝缘,所述一对电极连接到所述热控制电路和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远侧导热体中的所述电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一对电极机械联接到所述套管侧壁的内表面或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轴部分的外表面中的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绝缘构件构造为限定开口的环形主体,其中,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轴部分构造为通过所述环形主体的所述开口被接纳。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绝缘构件由耐热塑料和陶瓷中的至少一种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套管内腔中的圆柱形空隙将所述套管侧壁与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轴部分分开。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圆柱形空隙填充有绝缘材料和空气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灼装置,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管心针被构造为电烙探针,所述电烙探针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套管近端部分和所述管心针的所述轴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座部,其中,所述座部能够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手持件。11.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巴德外周血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