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入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4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0
一种浮选入料箱,包括:浮选柱,其用于矿浆搅拌;入料箱,为中空的圆柱体,竖直设置在浮选柱上方,上表面设有供煤泥水进入入料箱的入料管;筛筒,为圆柱体,直径小于入料箱,与入料箱同轴且位于入料箱内;其表面具有多个从上往下贯穿的通孔;多个通孔用于分隔煤泥水中的大颗粒物和小颗粒物;围绕筛筒轴线在筛筒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连通管;筛筒与入料箱之间的间隔空间用于大颗粒物的存储;连通管,为弯曲的管体,其一端连通筛筒,其另一端贯穿入料箱的管壁,并连通浮选柱,连通管用于筛筒中的小颗粒物流入浮选柱中,其解决了选煤厂浮选柱入料时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果不佳的问题。果不佳的问题。

A flotation feed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选入料箱


[0001]本技术属于选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选入料箱。

技术介绍

[0002]浮选柱是浮游选矿机的简称,指完成浮选过程的机械设备。在浮选柱中,经加入药剂处理后的矿浆,通过搅拌充气,使其中某些矿粒选择性地固着于气泡之上;浮至矿浆表面被刮出形成泡沫产品,其余部分则保留在矿浆中,以达到分离矿物的目的。浮选柱的结构形式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柱。浮选柱主要用于选别铜、锌、铅、镍、金等有色金属,也可以用于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粗选和精选。
[0003]传统的选煤厂浮选柱在入料时很少对于入料的煤泥水进行过滤或过滤效果不佳,这样导致浮选的精煤数量会明显减少,尾煤数量增加,不利于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并且会加大浮选柱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选入料箱,本技术解决了选煤厂浮选柱入料时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选入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入料箱,为中空的圆柱体,竖直设置在浮选柱上方,其上表面设有通孔,沿所述通孔设有供煤泥水进入入料箱的入料管;
[0007]筛筒,为圆柱体,直径小于入料箱,与入料箱同轴且位于入料箱内;筛筒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从上往下的通孔;筛筒使煤泥水中的大颗粒物位于其上方,使小颗粒物位于其下方;围绕筛筒轴线在筛筒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连通管;筛筒与入料箱之间的间隔空间用于大颗粒物的存储;
[0008]连通管,为弯曲的管体,其一端连通筛筒,其另一端贯穿入料箱的外壁,并伸入浮选柱,连通管用于筛筒中的小颗粒物流入浮选柱中;
[0009]筛板,为一薄板,其位于入料箱内,并铺设于筛筒上方,其表面具有多个通孔,其用于防止煤泥水中的过大颗粒物堵塞筛筒中的通孔。
[0010]进一步,所述筛板与所述筛筒直径相同,并与筛筒上端卡接。
[0011]进一步,所述筛板分为第一侧板、中间板、第二侧板;中间板两侧均设有凹槽,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起。
[0012]进一步,筛筒上多个通孔的直径不大于5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合煤泥水中颗粒度的特点以及重力沉淀的原理,设置了可以有效分隔大颗粒物和小颗粒物的筛筒,同时筛筒上较大深度的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大颗粒物流入连通管,增加增加筛筒的过滤精确度;同时也为了防止过大过滤物堵塞筛筒通孔以及便于后期筛筒的清理,设置了阻隔过大过滤物的筛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浮选入料箱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浮选入料箱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浮选入料箱中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入料管;2、入料箱;3、连通管;4、浮选柱;5、筛板;6、筛筒;201、圆孔;501、中间板;502、第一侧板;503、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一种浮选入料箱,如图1

2所示,包括:入料箱2、筛筒6、连通管3、筛板5;
[0020]入料箱2是浮选柱4的入料口,入料箱2为中空的圆柱体,竖直设置在浮选柱4上方,上表面设有供煤泥水进入入料箱2的入料管1,入料箱2的上表面还设有供人员进入清理大颗粒物的圆孔201;
[0021]筛筒6为圆柱体,直径小于入料箱2,高度小于入料箱2,与入料箱2同轴且位于入料箱2底端;其表面具有多个从上往下贯穿的通孔,多个通孔的直径均不大于5MM;通孔深度越大,大颗粒物越不易通过,可以有效增加筛筒6的过滤精确度;煤泥水中的小颗粒物流入筛筒6底端,大颗粒物堆积在筛筒6上方;
[0022]由于筛筒6的直径小于入料箱2的体积直径,故存在间隔空间,大颗粒物可留存在间隔空间内,人员可定期通过入料箱2上端的通孔进入入料箱2清理间隔空间内的大颗粒物;
[0023]连通管3为弯曲的管体,其一端连通筛筒6,其另一端贯穿入料箱2的管壁,并连通浮选柱4;围绕筛筒6轴线在筛筒6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连通管3,筛筒6底端的连通管3可使小颗粒物流入浮选柱4内;
[0024]筛板5,为一薄板,其位于入料箱2内,并铺设于筛筒6上方,其表面具有多个通孔,其用于防止煤泥水中的过大颗粒物堵塞筛筒6中的通孔;由于筛筒6中的通孔深度较大,更容易出现通孔堵塞现象,为了便于后期筛筒6的清理,故在筛筒6的上方增设筛板5,防止过大颗粒物堵塞筛筒6上的通孔。
[0025]本技术结合煤泥水中颗粒度的特点以及重力沉淀的原理,设置了可以有效分隔大颗粒物和小颗粒物的筛筒6,同时筛筒6上较大深度的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大颗粒物流入连通管3,增加增加筛筒6的过滤精确度;同时也为了防止过大过滤物堵塞筛筒6通孔以及便于后期筛筒6的清理,设置了阻隔过大过滤物的筛板5,
[0026]本技术还包括,筛板5与筛筒6直径相同,在筛筒6的上端设有环形凹槽,在筛板5的下端设有环形凸起;为了便于人员清理入料箱2内的筛筒6以及筛板5,故可设置筛板5与筛筒6可拆卸连接。
[0027]本技术还包括,如图1

2所示,由于筛板5不便于通过入料箱2上端的圆孔201放入入料箱2内,故可将筛板5对称分隔为三块可卡接的三块板体,三块板体分别为为:第一侧板502、中间板501、第二侧板503;中间板501两侧均设有凹槽,第一侧板502与第二侧板503均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入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箱(2),为中空的圆柱体,竖直设置在浮选柱(4)上方,其上表面设有通孔,沿所述通孔设有供煤泥水进入入料箱(2)的入料管(1);筛筒(6),为圆柱体,直径小于入料箱(2),与入料箱(2)同轴且位于入料箱(2)内;筛筒(6)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从上往下的通孔;筛筒(6)使煤泥水中的大颗粒物位于其上方,使小颗粒物位于其下方;围绕筛筒(6)轴线在筛筒(6)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连通管(3);筛筒(6)与入料箱(2)之间的间隔空间用于大颗粒物的存储;连通管(3),为弯曲的管体,其一端连通筛筒(6),其另一端贯穿入料箱(2)的外壁,并伸入浮选柱(4),连通管(3)用于筛筒(6)中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车佰佑缑以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