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1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07
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包括移动舱体,移动舱体入口处设有进舱门,出口处设有出舱门;进舱门上方或一侧设有红外温度测量装置,进舱门另一侧设有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移动舱体内侧壁下方设有雾化消毒装置,移动舱体内顶部设有通风过滤消毒设备;通风过滤消毒设备的入口与移动舱体内部连通,通风过滤消毒设备的出口处安装有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智能检测识别与消毒集成于移动舱体,提高疫情下检测效率,避免工作人员与流动检测人员的直接接触,大幅度降低了传热病的感染风险,雾化消毒装置可以对检测人员进行脚部和手部范围内进行局部消毒处理,通风过滤消毒设备将仓体内部的空气排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高效实用的优点。实用的优点。实用的优点。

A mobile intelligent detection and disinfection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肆虐,对人们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伤害的同时,也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针对疫情的群防群治群控实践中人员信息登记、宣传引导、体温检测、消毒查杀等工作量巨大,且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现有的舱体式检测检疫装置包括舱体及进出口,舱体内有喷洒消毒装置,大多应用于专业如医疗检疫部门,固定设置于工作场所,在重大疫情时,面对广泛的易感人群,缺乏能够将人员信息记录、体温检测、消毒查杀等工作集成的应用,导致防疫工作效率不够高,甚至于防疫检测点成为传染源的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能够对待测人员进行智能检测和识别,同时具备消毒功能,可以大幅度降低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也降低了相互交叉感染的风险;解决群防群治群控工作量大,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包括移动舱体1,所述移动舱体1入口处设有进舱门4,出口处设有出舱门8;进舱门4上方或一侧设有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进舱门4另一侧设有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移动舱体1内侧壁下方设有雾化消毒装置7,移动舱体1内顶部设有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入口与移动舱体1内部连通,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出口处安装有排气装置3。
[0006]所述雾化消毒装置7喷洒消毒剂的作业范围为人员的脚部至手部的高度范围内。
[0007]所述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包括其底部的通风装置2

1,通风装置2

1出口与气体过滤器2

2进口端连通,气体过滤器2

2出口端与消毒装置2

3进口端相连通,消毒装置2

3出口端与排气装置3相连接。
[0008]所述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及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通过连接网络直接将信息数据上传至所在的管辖区域终端服务器。
[0009]所述气体过滤器2

2出口处设有单向阀,气体过滤器2

2内部设置多孔介质材料,孔隙率为0.6

0.8。
[0010]所述气体过滤器2

2多孔介质材料采用PP熔喷棉组成。
[0011]所述消毒装置2

3采用紫外线灯照射。
[0012]所述雾化消毒装置7的雾化粒径2.0

5.0μm。
[0013]所述移动舱体1底部设有滚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将智能检测识别与消毒集成于移动舱体1,提高疫情下检测效率,避免工作人员与流动检测人员的直接接触,大幅度降低了传热病的感染风险,利用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与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流动人员信息可以实时上传终端服务器,方便管理人员迅速的进行信息分析与管理。同时移动舱体1内配备雾化消毒装置7可以对检测人员进行脚部和手部范围内进行局部消毒处理,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将仓体内部的空气排出。
[0016]本技术能够快速稳定对来往人员进行温度检测和信息记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高效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意图。
[0020]其中,1、移动舱体;2、通风过滤消毒设备;3、排气装置;4、进舱门;5、红外温度测量装置;6、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7、雾化消毒装置;8、出舱门;2

1、通风装置;2

2、空气过滤器;2

3、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包括移动舱体1,所述移动舱体1入口处设有进舱门4,出口处设有出舱门8;进舱门4上方或一侧设有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进舱门4另一侧设有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移动舱体1内侧壁下方设有雾化消毒装置7,移动舱体1内顶部设有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入口与移动舱体1内部连通,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出口处安装有排气装置3。
[0023]所述雾化消毒装置7喷洒消毒剂的作业范围为人员的脚部至手部的高度范围内。
[0024]参见图2,所述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包括其底部的通风装置2

1,通风装置2

1出口与气体过滤器2

2进口端连通,气体过滤器2

2出口端与消毒装置2

3进口端相连通,消毒装置2

3出口端与排气装置3相连接。
[0025]所述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及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通过连接网络直接将信息数据上传至所在的管辖区域终端服务器。
[0026]所述气体过滤器2

2出口处设有单向阀,气体过滤器2

2内部设置多孔介质材料,孔隙率为0.6

0.8。
[0027]所述气体过滤器2

2多孔介质材料采用PP熔喷棉组成。
[0028]所述消毒装置2

3采用紫外线灯照射。
[0029]所述雾化消毒装置7的雾化粒径2.0

5.0μm。
[0030]所述移动舱体1底部设有滚轮。
[0031]本技术电气控制均为常规技术手段,不做赘述。
[0032]本技术工作原理为:
[0033]开启智能检测消毒舱,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通风过滤消
毒设备2开始工作,待测人员进入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区域,由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测量体温,当体温高于37.3℃,由疾控管理者对该待测人员直接进行隔离处理,体温正常则由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进行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核实,由进舱门4进入移动舱体1,雾化消毒装置7将喷洒消毒剂对脚部和手部进行消毒,由出舱门8离开移动舱体1,通风装置2

1将舱体1内部空气输送至空气过滤器2

2,空气过滤器2

2和消毒装置2

3相连接,空气经过消毒装置2

3消毒之后由排气装置3排出。
[0034]参见图3,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和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对监测人员的体温和个人信息进行记录,数据通过网络方式传送给终端服务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包括移动舱体(1),所述移动舱体(1)入口处设有进舱门(4),出口处设有出舱门(8);其特征在于:进舱门(4)上方或一侧设有红外温度测量装置(5),进舱门(4)另一侧设有人脸识别信息检测装置(6),移动舱体(1)内侧壁下方设有雾化消毒装置(7),移动舱体(1)内顶部设有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入口与移动舱体(1)内部连通,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的出口处安装有排气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消毒装置(7)喷洒消毒剂的作业范围为人员的脚部至手部的高度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检测消毒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过滤消毒设备(2)包括其底部的通风装置(2

1),通风装置(2

1)出口与气体过滤器(2

2)进口端连通,气体过滤器(2

2)出口端与消毒装置(2

3)进口端相连通,消毒装置(2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松邓康力党文浩李天晴张艺晨靳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