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606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包括:多个路由子系统、直流微网和多绕组变压器,各路由子系统直流侧与直流微网连接;各路由子系统的交流侧连接至多绕组变压器,通过多绕组变压器连接至牵引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组串式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可以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扩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容错能力,降低子系统内电力电子器件的耐受压力;增强系统故障应急能力与灵活性。增强系统故障应急能力与灵活性。增强系统故障应急能力与灵活性。

A railway energy routing system powered by renewable energy micro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化铁路
,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铁路电气化占比越来越高,列车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越来越多。制动或者下坡恒速时,能量从电机往牵引网流动,如果回馈的能量没有被完全吸收,则有可能造成牵引网压上升而引起牵引系统保护。同时,当铁路沿线电网薄弱,供电困难时,能源问题成为制约铁路发展的首要原因。而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是当今可再生能源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能源。但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受环境影响较大,波动性强,直接接入牵引供电系统,会给铁路系统运行稳定性带来威胁。另外,在高海拔山脉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供电故障时,若列车停靠于隧道内将会大大增加救援难度,且等待救援的时间也很难把控。
[0003]现有技术提出通过背靠背变流器设备直流侧集成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的新型供电模式。该系统可用有效改善牵引供电系统无功、负序、谐波等电能质量,同时兼顾消纳光伏电能和风电电能,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0004]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集中式的光伏储能背靠背变流器系统,这种系统不具备局部容错能力,若外置设备中局部元件异常或者发生故障,整体设备需要切出运行状态;并且既有系统容量较大,对系统内部电力电子器件的额定容量以及耐受水平等要求严苛。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无法充分发挥铁路能量路由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能够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组串式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可以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扩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容错能力,降低子系统内电力电子器件的耐受压力;增强系统故障应急能力与灵活性。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包括:多个路由子系统、直流微网和多绕组变压器,各路由子系统直流侧与直流微网连接;各路由子系统的交流侧连接至多绕组变压器,通过多绕组变压器连接至牵引网。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路由子系统包括背靠背变流器,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与直流微网连接;背靠背变流器的交流两侧分别连接至第一多绕组变压器副边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副边,通过第一多绕组变压器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分别连接至牵引网。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多绕组变压器为α相多绕组变压器,所述第二多绕组变压器为β相多绕组变压器;多个路由子系统的背靠背变流器两侧分别连接至α相多绕组变压器副边和β相多绕组变压器副边,通过α相多绕组变压器和β相多绕组变压器分别与牵引网中α供
电臂、β供电臂和钢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路由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背靠背变流器两交流侧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第一控制开关)连接至第一多绕组变压器副边,第二控制开关连接至β相多绕组变压器副边。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当发生局部故障时,可断开两侧控制开关,将故障切除,仍能够保证系统连续运行。控制开关可采用隔离保护开关和控制开关等各种可控开关。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背靠背变流器包括第一四象限变流器、第二四象限变流器和公用直流电容;第一四象限变流器和第二四象限变流器的直流侧并联接至公用直流电容。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直流微网包括直流母线和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连接至直流母线,各路由子系统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连接。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和/或风电系统,光伏系统和/或风电系统输出电能通向直流母线。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连接直流母线。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双向能量变换器和储能装置,或者仅包括储能装置;
[0015]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光伏阵列和DC/DC变流器;
[0016]所述风电系统包括风机系统和AC/DC整流器,或者直接输出直流电能的风机系统。
[001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通过通信信道与牵引网和多个路由子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0018]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路由子系统采用模块化组串式结构,可以在子模块发生局部故障的情况下及时切除运行状态,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有效提高牵引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0020]本技术所提系统采用模块化组串式结构,使得每个子模块承受的容量减小,因此可以降低由于高压大容量环境下对系统电力电子器件性能的要求;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容量需求,自由组织需要组串的子模块个数,因此提供系统利用率。
[0021]本技术所提系统为两侧供电臂提供了能量流通渠道,以及接入直流微网的渠道,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电能;同时兼顾消纳直流微网产生的电量,有效回收列车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路由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直流微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是牵引网,11是α供电臂,12是β供电臂,13是钢轨,21是路由子系统,22是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3是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11是第一四象限变流器,212是第二四象限变流器,213公用直流电容,214是第一控制开关,215是第二控制开关;3是直流微网,31是直流母
线,32是储能系统,33是光伏系统,34是风电系统,322是光伏阵列,331是DC/DC变流器,4是中央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7]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牵引网1包括α相供电臂11、β相供电臂12、钢轨13、牵引负荷;所述α相供电臂11和β相供电臂12分别与钢轨13构成回路,牵引负荷连接至α/β相供电臂11/12和钢轨13之间。
[0028]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路由子系统21、直流微网3和多绕组变压器,各路由子系统21直流侧与直流微网3连接;各路由子系统21的交流侧连接至多绕组变压器,通过多绕组变压器连接至牵引网1。
[002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路由子系统21包括背靠背变流器,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与直流微网3连接;背靠背变流器的交流两侧分别连接至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副边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3副边,通过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3分别连接至牵引网1。
[0030]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可采用α相多绕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路由子系统(21)、直流微网(3)和多绕组变压器,各路由子系统(21)直流侧与直流微网(3)连接;各路由子系统(21)的交流侧连接至多绕组变压器,通过多绕组变压器连接至牵引网(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子系统(21)包括背靠背变流器,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与直流微网(3)连接;背靠背变流器的交流两侧分别连接至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副边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3)副边,通过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和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3)分别连接至牵引网(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为α相多绕组变压器,所述第二多绕组变压器(23)为β相多绕组变压器;多个路由子系统(21)的背靠背变流器两侧分别连接至α相多绕组变压器副边和β相多绕组变压器副边,通过α相多绕组变压器和β相多绕组变压器分别与牵引网(1)中α供电臂(11)、β供电臂(12)和钢轨(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子系统(21)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214)和第二控制开关(215),所述背靠背变流器两交流侧分别与第一控制开关(214)和第二控制开关(215)连接;第一控制开关(214)连接至第一多绕组变压器(22)副边,第二控制开关(215)连接至β相多绕组变压器(23)副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微网供电的铁路能量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朝华廉静如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