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95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带式过滤机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合池,的所述的混合池设于带滤机主体尾端以接收来自带滤机主体的吸附剂滤饼并将其分散成悬浮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实现吸附剂低机械损耗完全输送,输送过程无泄漏,全闭环,且可实现带式过滤机连续稳定供给和排出吸附剂,同时,还可实现吸附剂输送过程与卤水均匀充分混合,提高了吸附效率。提高了吸附效率。提高了吸附效率。

An adsorbent recycling device for belt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带式过滤机循环设备
,涉及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附剂及吸附剂的使用形式是吸附法水处理技术的关键。由于粉体吸附剂固液分离困难、难回收等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处理吸附法已普遍采用颗粒吸附剂结合吸附塔的工艺。水处理吸附剂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其中,直径1

2mm左右的有机吸附剂已形成成熟市场,其填装在吸附塔中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各个领域;而以铁系、铝系、锰系等为代表的无机吸附剂,尤其是不能通过煅烧成型的羟基铁、铝、锰等吸附剂,其造粒过程目前尚缺乏成熟、完善的解决方案,造粒后的无机吸附剂往往易破碎,且颗粒吸附剂活性远低于粉体。
[0003]吸附法卤水提锂技术对不同盐湖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处理低锂含量卤水。吸附法卤水提锂技术目前已在阿根廷盐湖和我国青海盐湖实现规模工业化。同时,吸附法卤水提锂技术已有大量的研究关注,涉及吸附剂合成、不同卤水提锂效率、吸附反应机制等多个领域。其中吸附剂在带滤机上实现了完整的吸附、洗涤和解吸过程,吸附剂在带式过滤机尾端完成解吸后需输送至带滤机首端重新进行吸附,现有的带式过滤机循环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吸附剂低机械损耗完全输送,难以确保输送过程无泄漏,全闭环,且连续供给和排出吸附剂较不稳定,同时,难以确保吸附剂输送过程与卤水均匀充分混合,吸附效率较为一般。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循环过滤的带式过滤机[申请号:202121084764.5],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左侧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套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皮带,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连接有多个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上限位辊,位于左侧所述上限位辊的外部套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传动。
[0005]该带式过滤机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难以实现吸附剂低机械损耗完全输送,难以确保输送过程无泄漏,全闭环,且连续供给和排出吸附剂较不稳定,同时,难以确保吸附剂输送过程与卤水均匀充分混合,存在吸附效率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8]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包括:
[0009]混合池,所述的混合池设于带滤机主体尾端以接收来自带滤机主体的吸附剂滤饼
并将其分散成悬浮液;
[0010]气液分离处理组件,该气液分离处理组件的进料端通过循环输送连接件与混合池相连通,该气液分离处理组件的出料端与设于带滤机主体头端的首端送料组件相连通。
[0011]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混合池的侧壁顶端具有用于接收吸附剂滤饼的接料口,所述的混合池的侧壁底端具有与循环输送连接件相连通的排料口,该排料口与该接料口相对设置;
[0012]所述的混合池内设有处于排料口和接料口之间的吸附剂防沉底组件。
[0013]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吸附剂防沉底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混合池内的防沉降固定板,所述的排料口处于防沉降固定板的下方;
[0014]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打散吸附剂滤饼的多滚筒转动件,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上还形成有若干便于吸附剂悬浮液通过的连通槽。
[0015]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多滚筒转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防沉降固定板上的若干旋转滚筒,所述的连通槽呈条状且与旋转滚筒交错设置,所述的旋转滚筒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逐渐变小。
[0016]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滚筒沿防沉降固定板中心线对称的滚筒连接侧台,所述的滚筒连接侧台位于混合池外部,所述的滚筒连接侧台远离混合池一端设有周向转动器,所述的周向转动器的转动轴与旋转滚筒相连。
[0017]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吸附剂防沉底组件包括设置于混合池内的旋转搅拌桨。
[0018]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混合池的内壁上还形成有处于接料口下方的引料斜面,该引料斜面用于将吸附剂滤饼引导至吸附剂防沉底组件处。
[0019]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循环输送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混合池与气液分离处理组件之间的输送管,所述的输送管为刚性硬管;该输送管一端与混合池相连通设置,另一端与首端送料部相连通设置。
[0020]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气液分离处理组件包括若干气液分离器,各气液分离器均与输送管相连通设置;
[002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顶端通过气管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底端通过底部连通管与首端送料组件相连通。
[0022]在上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中,所述的首端送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带滤机主体头端的带式过滤机首端布料器,所述的带式过滤机首端布料器内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阶梯板,所述的阶梯板倾斜设置。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吸附剂在带滤机主体上实现完整的吸附、洗涤和解吸过程,吸附剂滤饼在带滤机主体吸附、洗涤后,送入至带滤机主体尾部的混合池内,通过循环输送连接件将吸附剂输送至首端送料部内,输送过程中通过气液分离处理部可产生负压,确保吸附剂可从混合池内输送至首端送料部中,通过自控实现连续给料,再通过首端送料部将吸附剂重新送入至带滤机主体,完成循环,实现吸附剂低机械损耗完全输送,输送过
程无泄漏,全闭环,且可实现带式过滤机连续稳定供给和排出吸附剂,同时,还可实现吸附剂输送过程与卤水均匀充分混合,提高了吸附效率。
[0025]2、吸附剂滤饼通过接料口进入至混合池内,在混合池内处理后通过排料口进入至循环输送连接件内进行循环输送,在混合池内通过吸附剂防沉底组件可避免吸附剂在混合池底部发生沉底现象。
[0026]3、本技术在吸附剂通过混合池后,通过输送管将吸附剂输送至首端送料部内,再通过首端送料部将吸附剂输送至带滤机主体内,完成循环,输送管为刚性硬管或钢丝软管,管内流速大于2m/s,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吸附剂在输送管内发生沉底,输送效果较好。
[0027]4、本技术在吸附剂通过输送管后,输送至带式过滤机首端布料器内,吸附剂与带式过滤机首端布料器内的阶梯板发生撞击,可进一步混合吸附剂,达到与卤水之间的均匀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吸附效率。
[002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2),所述的混合池(2)设于带滤机主体(1)尾端以接收来自带滤机主体(1)的吸附剂滤饼并将其分散成悬浮液;气液分离处理组件(5),该气液分离处理组件(5)的进料端通过循环输送连接件(4)与混合池(2)相连通,该气液分离处理组件(5)的出料端与设于带滤机主体头端的首端送料部(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2)的侧壁顶端具有用于接收吸附剂滤饼的接料口(100),所述的混合池(2)的侧壁底端具有与循环输送连接件(4)相连通的排料口(101),该排料口(101)与该接料口(100)相对设置;所述的混合池(2)内设有处于排料口(101)和接料口(100)之间的吸附剂防沉底组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防沉底组件(6)包括倾斜设置在混合池(2)内的防沉降固定板(7),所述的排料口(101)处于防沉降固定板(7)的下方;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7)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打散吸附剂滤饼的多滚筒转动件(9),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7)上还形成有若干便于吸附剂悬浮液通过的连通槽(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滚筒转动件(9)包括转动连接在防沉降固定板(7)上的若干旋转滚筒(10),所述的连通槽(8)呈条状且与旋转滚筒(10)交错设置,所述的旋转滚筒(10)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式过滤机用吸附剂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沉降固定板(7)上设有若干滚筒沿防沉降固定板(7)中心线对称的滚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亦然马君耀沈芳明张凯顾东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宁永正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