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89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包括:前片、后片以及侧缝;后片于领口处与前片缝合连接,侧缝于前腰侧与前片缝合连接,侧缝于后腰侧与后片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心通过把防刺的中间层与贴身的里布缝合锁边,再采用单边压线的形式与表层缝合在一起,使得背心的边缘平整通顺;背心的表层具备抗紫外线以及阻燃的特点,中间层具备防刺防捅,耐割防划的作用,功能全面,适合执勤巡逻、安保边防、户外军迷等特殊人群穿着,适应范围广;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心轻薄灵活可折叠,中间层不是常见的涂层浸胶布,透气透湿,便于人体汗液排出,穿着舒适性好。穿着舒适性好。穿着舒适性好。

A kind of ultraviolet resistant, flame retardant and stab resistant 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人身安全防护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枪支弹药都是管制的,但是来自匕首、水果刀、尖刀等尖锐刀具的威胁却常常发生。因此,公安干警、执勤巡逻、边防安保、户外防护等高危人群仍然需要特种人身防护装备。然而目前的金属防刺背心一般由不锈钢片裁成小片放在插袋里面,或者是铆接而成,防刺性能较好,价格低廉,但是厚度厚,重量重,笨重臃肿,且其重量和难折叠的问题对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性有很大的限制和影响,因此越来越被使用者诟病。
[0003]因此,亟需一种轻便的同时又具备抗紫外线、阻燃效果的防刺背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包括:前片、后片以及侧缝;所述后片于领口处与所述前片缝合连接,所述侧缝于前腰侧与所述前片缝合连接,所述侧缝于后腰侧与所述后片缝合连接;
[0007]其中,所述前片以及所述后片均由表层、第一中间层以及内层缝制而成,所述侧缝由表层、第二中间层以及内层缝制而成;或
[0008]所述前片以及所述后片均由表层以及第一中间层缝制而成,所述侧缝由表层以及第二中间层缝制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背心为四色迷彩背心、数码迷彩背心或单色背心。
[0010]优选地,所述领口为圆领、翻领、方领、V领、U领或一字领。
[0011]优选地,所述侧缝的宽度为4cm

20cm。
[0012]优选地,所述表层由非卤素阻燃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的混合浸渍溶液浸渍的全棉面料、涤棉面料、尼棉面料或CVC面料制得。
[0013]优选地,所述表层的克重为100g/m2‑
400g/m2,厚度为0.2mm

2mm。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层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层均由Saintfabric纤维、改性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或芳纶纤维织造的针织布或梭织布制得。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克重为150g/m2‑
700g/m2,厚度为0.5mm

3mm;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克重为150g/m2‑
300g/m2,厚度为0.3mm

1mm。
[0016]优选地,所述内层由纯棉面料、涤棉面料、莫代尔面料、竹纤维面料、氨纶面料或活性炭面料制得。
[0017]优选地,所述内层的克重为120g/m2‑
600g/m2,厚度为0.2mm

2mm。
[0018]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的背心通过把防刺的中间层与贴身的里布缝合锁边,再采用单边压线的形式与表层缝合在一起,使得背心的边缘平整通顺;背心的表层具备抗紫外线以及阻燃的特点,中间层具备防刺防捅,耐割防划的作用,功能全面,适合执勤巡逻、安保边防、户外军迷等特殊人群穿着,适应范围广;且本技术的背心轻薄灵活可折叠,中间层不是常见的涂层浸胶布,透气透湿,便于人体汗液排出,穿着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心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心的后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前片以及后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侧缝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前片以及后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侧缝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7]前片1;后片2;侧缝3;表层4;第一中间层5;第二中间层6;内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侧缝3;所述后片2于领口处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前腰侧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后腰侧与所述后片2缝合连接;
[0033]其中,所述前片1以及所述后片2均由表层4、第一中间层5以及内层7缝制而成,所述侧缝3由表层4、第二中间层6以及内层7缝制而成;
[0034]所述背心为数码迷彩背心;所述领口为圆领;所述侧缝3的宽度为10cm;所述表层4由非卤素阻燃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的混合浸渍溶液浸渍的涤棉面料制得;所述表层4的克重为240g/m2,厚度为0.3mm;
[0035]所述第一中间层5由改性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织造的针织布制得,所述第一中间层5的克重为420g/m2,厚度为0.5mm;所述第二中间层6由芳纶纤维织造的针织布制得,所述第二中间层6的克重为220g/m2,厚度为0.2mm;
[0036]所述内层7由活性炭面料制得,所述内层7的克重为160g/m2,厚度为0.2mm。
[0037]本技术再提供一种如上所述背心的制造工艺,步骤包括:
[0038]将所述内层7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层5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层6缝合在一起,并对边缘进行锁边处理;再采用单边压线方式与所述表层4缝合在一起,对四周进行包边处理。
[0039]实施例2
[0040]如图1

2以及图5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侧缝3;所述后片2于领口处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前腰侧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后腰侧与所述后片2缝合连接;
[0041]其中,所述前片1以及所述后片2均由表层4以及第一中间层5缝制而成,所述侧缝3由表层4以及第二中间层6缝制而成;
[0042]所述背心为本白色背心;所述领口为圆领;所述侧缝3的宽度为10cm;所述表层4由非卤素阻燃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的混合浸渍溶液浸渍的CVC面料制得;所述表层4的克重为260g/m2,厚度为0.35mm;
[0043]所述第一中间层5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层6均由改性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织造的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阻燃防刺的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侧缝(3);所述后片(2)于领口处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前腰侧与所述前片(1)缝合连接,所述侧缝(3)于后腰侧与所述后片(2)缝合连接;其中,所述前片(1)以及所述后片(2)均由表层(4)、第一中间层(5)以及内层(7)缝制而成,所述侧缝(3)由表层(4)、第二中间层(6)以及内层(7)缝制而成;或所述前片(1)以及所述后片(2)均由表层(4)以及第一中间层(5)缝制而成,所述侧缝(3)由表层(4)以及第二中间层(6)缝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为四色迷彩背心、数码迷彩背心或单色背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为圆领、翻领、方领、V领、U领或一字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缝(3)的宽度为4cm

2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4)的克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鹤飞马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固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