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4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它包括防刺衣本体,防刺衣本体包括保护层,保护层包括自内至外的第一外层布料、第二外层布料,第一外层布料和第二外层布料上均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瓦状防刺基片,位于第一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以内拱形面背向穿着者布置,第二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以内拱形面朝向穿着者布置,且第二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与第一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保持错位,第二外层布料介于其上的相邻两防刺基片间的部分固定于其下方的第一外层布料的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本技术方案的防刺衣柔性好,且能够避免出现外层的防刺基片间因转动、移位等动作,使后层防刺基片弱节暴露的情况,进而具备极佳的防护性。极佳的防护性。极佳的防护性。

A new type of stab proof clothing with high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


[0001]本技术涉及安防用品
,更具体讲的是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防刺衣包括采用一体成型的防刺基板制成的防护层,此种类型的防刺衣不仅穿着不便,柔性和舒适性差,且会极大地制约穿着人员的肢体活动,或采用由多个防刺基片并列形成的防护层,相较于一体成型防刺基板所制成的防护层,在各个防刺基片的对接位处能够发生一定的翻折,从而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同时为加强防护性,如公开号为CN213021229U,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防弹/防刺服”的中国专利,其记载了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的面料包括叠加设置的面料层,面料层之间形成腔道,腔道内设有若干用于安装防弹/防刺甲片的甲片安装空间,防弹/防刺甲片呈交错分布,该结构的防刺衣在整个防护服面料层内设置多层交错排布的小型防弹/防刺甲片,使得成衣的防护性得到更大提升,且不影响易弯折和柔软特性。
[0003]但上述结构防刺衣的各层防刺甲片间的弱节距离较小,使得防刺衣所能翻折的程度较小,导致柔软性仍然较差,且由于防刺甲片设置为多层,因此,在穿着者肢体活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防刺甲片之间出现移位,甚至出现各层防刺甲片的弱节位置相对,进而使后层防刺甲片间的弱节暴露的情况,若此时有利器自最外层防刺基片间的弱节位置进入,则很容易直接贯穿防刺衣,进而对穿着者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防刺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多层防刺甲片的防刺衣柔性较差,且各层防刺甲片容易出现移位,造成各层防刺甲片间的弱节暴露,进而影响防刺衣防护性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好,且能够避免外层的防刺基片间因转动、移位等动作,使后层防刺基片弱节暴露的,进而具备极佳防护性的防刺衣。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它包括防刺衣本体,防刺衣本体包括保护层,保护层包括自内至外的第一外层布料、第二外层布料,第一外层布料和第二外层布料上均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防刺基片,防刺基片为瓦状结构,位于第一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以内拱形面背向穿着者的方向布置,第二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以内拱形面朝向穿着者方向布置,且第二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与第一外层布料上的各防刺基片保持错位,第二外层布料介于其上的相邻两防刺基片间的部分固定于其下方的第一外层布料的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
[0007]作为优选的是,第一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两端均位于其内拱形面延长位两侧的第二外层布料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延长位上。
[0008]作为优选的是,第一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两端插入至与其相对的第二外层布料的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
[0009]作为优选的是,第二外层布料介于其上的相邻两防刺基片间的部分以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其下方的第一外层布料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
[0010]作为优选的是,保护层外套设有隔层布料,隔层布料同时与第一外层布料和第二外层布料缝合。
[0011]作为优选的是,防刺基片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增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第一外层布料和第二外层布料上的各相邻的防刺基片间可通过弱节位相向或相背的翻折,减少了穿着时的僵硬感,进而保证了在穿着时的舒适性,相应的减小了对穿着者肢体活动的制约,使得穿着者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
[0014](2)防刺基片为瓦状结构,当利器刺向穿着者,在防刺基片外拱形面和内拱形面的作用下,能够将利器向防刺基片的侧向方位或中部方位引导,从而改变穿刺的方向,分散防刺衣表面受到的冲击力,使得防刺衣更难以被破坏,进而为穿着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0015](3)第一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对第二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的弱节位进行遮挡,第二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则对第一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进行阻挡,进而避免利器自弱节位刺入,从而对穿着者进行有效的保护,解决了利器容易自弱节位直接贯穿防刺衣,进而对穿着者造成生命危险的问题。
[0016](4)第二外层布料的各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能够为错位相对的第一外层布料上的防刺基片端部提供足够的移动、转动动作的活动空间,使得第一外层布料中的防刺基片仍能够自由的转动,保证本技术防刺衣的舒适性不受影响。
[0017](5)第二外层布料介于其上的相邻两防刺基片间的部分固定于其下方的第一外层布料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保证第一外层布料各防刺基片的端部能够始终位于错位相对的第二外层布料防刺基片的内拱形面中,避免出现第一外层面料各防刺基片间的弱节位和第二外层面料的防刺基片间的弱节位相对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防刺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防刺衣保护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防刺衣保护层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防刺衣防刺基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防刺衣保护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防刺衣翻折一定角度时保护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图6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如图所示:
[0026]1、第一外层布料;2、第二外层布料;3、防刺基片;4、弱节位;5、防刺衣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与常规防刺衣一致的是,它包括防刺衣本体5,防刺衣本体5包括保护层,保护层为穿着者提供防利器伤害的效果,具体的,保护层包括自内至外设置的第一外层布料1和第二外层布料2,第一外层布料1、第二外层布料2上均覆设有防刺基片3,且第一外层布料1上的各防刺基片3之间,以及第二外层布料2 上的各防刺基片3之间均保持间隔,第一外层布料1和第二外层布料2位于其上相邻两防刺基片3间的部分构成弱节位4,第一外层布料1和第二外层布料2上的各相邻的防刺基片3 间可通过弱节位4相向或相背的翻折,由于人体躯干表面并非平整的直面,故当本技术防刺衣被穿着后,各防刺基片3间能够随穿着者的体型而发生一定角度的翻折,减少了穿着时的僵硬感,进而保证了在穿着时的舒适性,相应的减小了对穿着者肢体活动的制约,使得穿着者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
[0030]其中,第一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它包括防刺衣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衣本体(5)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自内至外的第一外层布料(1)、第二外层布料(2),所述第一外层布料(1)和第二外层布料(2)上均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防刺基片(3),所述防刺基片(3)为瓦状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外层布料(1)上的各防刺基片(3)以内拱形面背向穿着者的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外层布料(2)上的各防刺基片(3)以内拱形面朝向穿着者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二外层布料(2)上的各防刺基片(3)与第一外层布料(1)上的各防刺基片(3)保持错位,所述第二外层布料(2)介于其上的相邻两防刺基片(3)间的部分固定于其下方的第一外层布料(1)的防刺基片(3)的内拱形面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防护性的新型防刺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布料(1)上的防刺基片(3)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谢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博斯福宁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