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壳体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65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朝向第二壳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壳体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穿过第二固定孔的第一螺钉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壳体及电子装置,第一固定孔设置于第一壳体上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的朝向第二壳体的面上,第一螺纹与穿过第二固定孔的第一螺钉啮合,当旋入第一螺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落入第一凹部,从而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保证电子装置可靠地工作。通过拉伸形成的凹部解决了金属碎屑的问题,既不增加壳体的成本,也不增加壳体的加工难度。壳体的加工难度。壳体的加工难度。

Metal shell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壳体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壳体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产品(例如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壳体为金属壳体,为了保证仪表的工作稳定,一般都会考虑采用螺钉固定。
[0003]螺钉旋紧时会产生金属碎屑,如果不慎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落到PCB板上,有可能引起短路,导致ECU功能失效。
[0004]壳体设计中,可以采用盲孔,以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然而在钣金件上加工盲孔,会增大模具的加工难度,因而增加了壳体的成本。另外,部分应用场景中螺钉较长,无法采用盲孔,可以增加单独的塑料套,收集金属碎屑,这种方案相应增加了塑料套的成本以及装配塑料套的成本。还有部分应用场景中,不允许使用盲孔,只能使用通孔,螺钉旋紧操作时,例如在螺钉旋紧工具上增加吸附金属碎屑功能,这种方案同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固定孔设置于第一壳体上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的朝向第二壳体的面上,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当旋入第一螺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落入第一凹部,从而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保证电子装置可靠地工作。通过拉伸形成的凹部解决了金属碎屑的问题,既不增加壳体的成本,也不增加壳体的加工难度。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朝向第二壳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壳体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穿过第二固定孔的第一螺钉啮合。
[0007]进一步地,第一凹部具有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或者不具有与第一面相对的面。
[0008]进一步地,第二面向外倾斜。
[0009]进一步地,第二面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15度,倾斜角为第二面与第一壳体的底面的夹角。
[0010]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孔向第一凹部内部延伸。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金属壳体以及设置于金属壳体内的PCB板。
[0012]进一步地,第一螺钉穿过对应的第二壳体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壳体的第一固定孔的第一螺纹啮合;或者第一螺钉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二壳体的第二固定孔、PCB板上的第三固定孔,与第一壳体的第一固定孔的第一螺纹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为电子控制单元、仪表或信息娱乐系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壳体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
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固定孔设置于第一壳体上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的朝向第二壳体的面上,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当旋入第一螺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落入第一凹部,从而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保证电子装置可靠地工作。通过拉伸形成的凹部解决了金属碎屑的问题,既不增加壳体的成本,也不增加壳体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的壳体的局部爆炸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控制单元,包括金属壳体以及设置于金属壳体内的PCB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也可以是仪表、信息娱乐系统或显示装置等。
[0020]如图1、图2、图3所示,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设置有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11,第一凹部11朝向第二壳体2的第一面111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11,第二壳体2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1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穿过第二固定孔21的第一螺钉3啮合。
[0021]本实施例中,第一螺钉3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二壳体2的第二固定孔21、PCB板4上的第三固定孔41,与第一壳体1的第一固定孔1111的第一螺纹啮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螺钉3也可以仅穿过对应的第二壳体2的第二固定孔21,并不穿过PCB板4上的孔,与第一壳体1的第一固定孔1111的第一螺纹啮合。
[0022]当旋紧第一螺钉3时,产生的金属碎屑落入第一凹部11,从而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保证电子控制单元可靠地工作。
[0023]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1具有与第一面111相对的第二面112,当旋紧第一螺钉3时,产生的金属碎屑会落入第一凹部11,也就是落到第二面112上。
[0024]第二面112设置为向外倾斜,不同的倾斜角,会影响金属碎屑的滑出,第二面112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15度,例如30度或45度,倾斜角为第二面112与第一壳体1的底面的夹角,这样落在第二面112上金属碎屑能够自动向外滑落,避免金属碎屑遗留在第一壳体1上。
[0025]第一固定孔1111向第一凹部11内部延伸,如图2所示的延伸部1112,这样第一固定孔1111能够设置更多圈的第一螺纹,以保证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牢固固定。
[0026]如图4所示,在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的拐角处,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部11',第一凹部11'朝向第二壳体2的第一面111'上设置第一固定孔,与第一面111'相对的第二面112'向外倾斜,例如30度,第一壳体2设置第二固定孔,第一螺钉3'穿过第二固定孔、PCB板上的第三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内的第一螺纹啮合,当旋紧第一螺钉3'时,产生的金属碎屑落入第一凹部11',从而避免金属碎屑进入壳体内部,保证电子控制单元可靠地工作。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朝向第二壳体
的第一面上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一凹部不具有与第一面相对的面,当旋紧第一螺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直接落到操作台上。
[0028]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朝向第二壳体的第一面(第一凹部的底面)上设置第一固定孔,当旋紧第一螺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直接落到操作台上。
[0029]通过拉伸形成的凹部解决了金属碎屑的问题,既不增加壳体的成本,也不增加壳体的加工难度。
[0030]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向内部凹进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朝向第二壳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壳体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穿过第二固定孔的第一螺钉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凹部具有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或者不具有与第一面相对的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面向外倾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面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15度,倾斜角为第二面与第一壳体的底面的夹角。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芬周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