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壳体和装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49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软包壳体和装配固定装置,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基体、第一电芯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分别向靠近第一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第一电芯体连接,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基体、第二电芯体和第四基体,第三基体和第四基体分别向靠近第二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第二电芯体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称设置,第一电芯体和/或第二电芯体设置有第一凸部。这种结构设计,减少壳体中线处的热辐射,消除壳体黏连的现象,同时,有利于减少极耳间的距离,后续电池生产过程中夹具连接极耳充放电时,能够降低壳体短路等安全风险。低壳体短路等安全风险。低壳体短路等安全风险。

A soft package shell and assembly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壳体和装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软包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壳体和装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纽扣式电池随着TWS耳机等数码设备的普及,在各类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纽扣式电池体积小,软包电池一般壳体为矩形,矩形壳体使得软包壳体小,但不便于操作生产,对折铝塑膜时无法保证上下包装壳的平行度,容易错位,具体体现在成品上为内未封区超宽或过小,外观不良,在软包封装时存在铝塑膜热辐射严重导致铝塑膜黏连、定位困难、难以注液等问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优率。
[0003]纽扣式电池封装时封印也为圆形,软包壳体小,二者定位难以同心,且需保持正负极极耳呈180
°
角,不便于操作生产,这是软包纽扣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如封装是电池坑、封装工装不同心,将使封装工装与电池偏心封印,造成壳体内部变形超过合理形变率,有壳体破损的风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包壳体,提升铝塑膜对折时的平行度,消除因壳体太小造成的热辐射和壳体黏连的问题,为软包电芯包装及后工序提供稳定且有效的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及优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基体、第一电芯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一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基体、第二电芯体和第四基体,所述第三基体和所述第四基体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二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芯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芯体和/或所述第二电芯体中部凹陷并形成向外延伸凸出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用于安装电芯。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呈圆柱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芯体和所述第二电芯体的两侧面均为圆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体和/或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靠近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为斜坡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呈线性排布的多个切口,多个所述切口等间距排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第一方形体和由所述第一方形体向所述第一电芯体方向收缩形成的第一梯形体,所述第一梯形体和所述第一电芯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基体包括第二方形体和由所述第二方形体向所述第二电芯体方向收缩形成的第二梯形体,所述第二梯形体和所述第二电芯体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固定装置,其与软包壳体配套使用,将软包壳体、电池芯和封装工位固定在同一圆心上,且固定了正负极耳成180
°
,杜绝了因手颤抖和下意识动作出现的失误,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大幅度减少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转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定位板和极耳定位块,所述壳体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软包壳体,所述极耳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定位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极耳定位块上分别开设有极耳槽,两个所述极耳槽呈180
°
设置,所述壳体定位板一端面设置有停止块,所述停止块用于防止软包壳体发生形变。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软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基体、第一电芯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一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基体、第二电芯体和第四基体,所述第三基体和所述第四基体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二电芯体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芯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芯体和/或所述第二电芯体中部凹陷并形成向外延伸凸出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用于安装电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包壳体,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对称设置,在壳体对折时,能够实现左右对称,第一电芯体两侧均设置有呈喇叭状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二芯体两侧同样设置有呈喇叭状的第三基体和第四基体,越靠近第一电芯体,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外形越小,越靠近第二电芯体,第三基体和第四基体的外形越小,这种结构设计,在封装时,封印沿喇叭口封印,将有效增加上下两端封印的距离,减少壳体中线处的热辐射,消除壳体黏连的现象,同时,有利于减少极耳间的距离,后续电池生产过程中夹具连接极耳充放电时,能够降低壳体短路等安全风险;软包壳体经对折线对折后,外形平整,一致性高,可用于后工序定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一种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一种装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第一壳体;11、第一基体;111、第一方形体;112、第一梯形体;12、第一电芯体;13、第二基体;2、第二壳体;21、第三基体;22、第二电芯体;23、第四基体;231、第二方形体;232、第二梯形体;3、第一凸部;4、第二凸部;5、切口;6、壳体定位板;61、定位槽;611、容置槽;62、停止块;63、挡边;7、极耳定位块;71、极耳槽;8、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基体(11)、第一电芯体(12)和第二基体(13),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3)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一电芯体(12)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体(12)连接;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第三基体(21)、第二电芯体(22)和第四基体(23),所述第三基体(21)和所述第四基体(23)分别向靠近所述第二电芯体(22)的方向收缩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芯体(2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芯体(12)和/或所述第二电芯体(22)中部凹陷并形成向外延伸凸出的第一凸部(3),所述第一凸部(3)用于安装电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3)呈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体(12)和所述第二电芯体(22)的两侧面均为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1)和/或所述第二基体(13)上设置有第二凸部(4),所述第二凸部(4)靠近所述第一凸部(3)的一侧为斜坡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亚平刘高明刘克永李雄成王身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