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43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织机专用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其结构十分简单,三块双向可控硅通过一壳体固定,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阳极由一只无锁直键开关分别连接在一起,并可在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上分别串联一只限流电阻。用于织机上可消除电机空载运行,提高用电效率,节电效果明显。(*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专用节电开关,特别是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国产1511、1515、K611等型织机是由单机传动,电机采用开关控制,织机临时停机时电机空载运行,浪费电能。为了能在织机临时停机时使电机同时停转,可以通过可控硅开关控制电机,但普通可控硅开关存在的缺陷是结构复杂,造价很高,而且故障率也较高。目前还没有专用于织机的可控硅节电开关。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织机专用的节电开关,主要元件采用了双向可控硅,它简化了普通可控硅开关的结构,因此造价很低。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一壳体内固定三块双向可控硅,所说壳体可用绝缘材料(如胶木、塑料等)制成,在各双向可控硅的阴极、阳极和控制极上分别连接导线,通过壳体上的导线孔将连接各极的导线引出壳体,再由一个无锁直键开关分别将三块双向可控硅各自的控制极与阳极连接在一起,同时在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上可分别串联一只电阻,以起限流作用。无锁直键开关的作用是用以分别控制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阳极的导通与断开。双向可控硅的耐压值最好在600V以上,最大允许电流最好为3A以上。电阻最好好选择阻值为50Ω-150Ω的碳膜电阻。为了便于双向可控硅的散热,可将它们分别固定在散热金属片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列具体结构的电原理图。参照附图,双向可控硅〔1〕、〔2〕和〔3〕分别被固定在散热金属片〔4〕、〔5〕和〔6〕上,两者可通过螺钉或铆钉〔7〕牢固地结合,所说散热金属片〔4〕、〔5〕和〔6〕可用铝片制成,各散热金属片〔4〕、〔5〕和〔6〕通过壳体〔8〕内壁上的凹槽〔14〕、〔15〕和〔16〕固定在壳体〔8〕内部,并且各双向可控硅〔1〕、〔2〕和〔3〕间均留有一定空隙。双向可控硅〔1〕的控制极〔12〕和阳极〔13〕通过导线及壳体〔8〕外部的无锁直键开关〔17〕连接在一起,控制极〔12〕上串联着一个电阻〔10〕,同时在阴极〔11〕和阳极〔13〕上连接着的导线经导线孔〔9〕伸出壳体〔8〕。另外两块双向可控硅〔2〕和〔3〕上各极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双向可控硅〔1〕各极的连接方式完全一致,在此不再介绍。图2中〔18〕为电机。本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织机离合器使织机暂停工作时,其离合器手柄压迫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的无锁直键开关〔17〕,使电源切断,电机停转,当离合器手柄脱离无锁直键开关〔17〕时,电源接通,电机在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前启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很低。用于织机上可消除电机空载运行,节电效果十分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由壳体、导线、三块双向可控硅及其散热金属片组成,连接双向可控硅各极的导线通过壳体上的导线孔伸出壳体,其特征是每块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阳极由一只无锁直键开关分别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由壳体、导线、三块双向可控硅及其散热金属片组成,连接双向可控硅各极的导线通过壳体上的导线孔伸出壳体,其特征是每块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阳极由一只无锁直键开关分别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双向可控硅节电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由胶木或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光玉朱家马超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县自控电器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