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及加载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491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及加载试验方法,属于飞机测试技术领域,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试验架、移动平台、夹持组件、动力组件、试验件和PLC控制器;移动平台卡接在加载试验架上,移动平台内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连接有滑动座,夹持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持组件分别设在加载试验架和移动平台上,动力组件包括为滚珠丝杠提供动力的水平位移电机和为移动平台提供动力的电动拉杆,试验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卡接,PLC控制器分别与各用电设备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合加载试验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试验件的拉伸和剪切应力的联合加载,为飞机气动冲击测试试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冲击测试试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冲击测试试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Combined loading test system and loading test method for aircraft aerodynamic impact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及加载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测试
,具体涉及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及加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聚能装置的目标靶是各种飞行器的蒙皮结构,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梁框支撑的片体结构,用粘结剂或铆钉固定于骨架上,形成机翼的气动力外形。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蒙皮除了形成和维持机翼启动外形之外,还要承受局部气动力,梁框表面的每一块蒙皮受到的气动力多为均布载荷。
[0003]在飞机气动冲击测试中,为了模拟飞行器蒙皮在受到气动载荷情况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更好地分析蒙皮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需要设计一种面内拉压和面外弯剪的联合加载实验系统;中国专利CN201420420052.X公开了“一种弹翼气动载荷模拟加载试验装置”,该结构主要由支架、作动器、展开结构、底板、模拟弹簧、力传感器、加力杆和摆臂组成;力传感器和加力杆通过螺杆连接模拟弹翼和摆臂,通过加力杆调整加载载荷,作动器输出推力,通过展开机构模拟弹翼展开,然而该装置主要通过在弹翼上方施加拉力来模拟弹翼气动载荷,只实现了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试验架(1)、移动平台(2)、夹持组件(3)、动力组件(4)、试验件(5)和PLC控制器;所述加载试验架(1)包括底座(10)、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端面的立柱滑轨(11)和分别与两个立柱滑轨(11)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梁(12);所述移动平台(2)水平设置在横梁(12)下方且通过滑套(20)分别与两个立柱滑轨(11)滑动卡接,移动平台(2)内部水平设置有一端与移动平台(2)内壁转动卡接,另一端贯穿移动平台(2)的滚珠丝杠(21),所述滚珠丝杠(21)上螺纹连接有与移动平台(2)内底部滑动卡接的滑动座(22),滚珠丝杠(21)上套设有与移动平台(2)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和滑动座(22)之间活动连接有水平拉力传感器(24);所述夹持组件(3)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3)包括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300)的定位板(30)和套设在所述紧固螺栓(300)上的夹持板(31),所述夹持板(31)和定位板(30)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持齿牙(310);两个所述定位板(30)分别固定设置在横梁(12)和滑动座(22)上;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2)外壁上且与滚珠丝杠(21)端部连接的减速机(40)、设置在所述减速机(40)上且为减速机(40)提供动力的水平位移电机(41)和设置在底座(10)上端面且通过竖直测力传感器(42)与移动平台(2)下底面活动连接的电动拉杆(43);所述试验件(5)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夹持板(31)与对应侧的两个定位板(30)夹持固定;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水平拉力传感器(24)、水平位移电机(41)、竖直测力传感器(42)和电动拉杆(4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板(30)上均设置有定位柱(32),所述试验件(5)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柱(32)卡接的定位孔(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2)内部中空且设置有导向杆(320),侧壁上均匀分布有数个与其内部导通的移动槽(321),定位柱(32)上设置有防剪切组件(33),所述防剪切组件(33)包括贯穿定位柱(32)且与定位板(30)外壁转动卡接的推动丝杠(330)、螺纹连接在所述推动丝杠(330)上且与所述导向杆(320)滑动卡接的推动半球(331)、滑动卡接在所述移动槽(321)上且底端通过滚轮(332)与所述推动半球(331)抵接的防剪切弧板(3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剪切弧板(333)通过支撑架(334)与滚轮(332)连接,所述支撑架(33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套(3340),定位柱(3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套(3340)滑动卡接的支杆(33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气动冲击测试用联合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上端面沿滚珠丝杠(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川刘昊林王计真张宇白春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