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55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包括外盒,外盒的两侧背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轴,中轴的侧壁活动套接有翻盖,外盒的内部设有翻盖,翻盖的四个侧面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外盒与翻盖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外盒的内壁位于翻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翻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包套,海绵包套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通过设置海绵包套可将检测仪组件进行储存,当设备出现掉落后,外盒与地面碰撞,在弹簧的弹力影响下可对翻盖具有缓震效果,根据海绵包套的材质特性可对检测仪组件起到二次隔震效果,从而使仪器在携带时不慎放生掉落的状况。状况。状况。

A rapid identification instrument fo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鉴定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病原性微生物是引起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病原微生物鉴定仪器是用于鉴定微生物是否含毒性的仪器,又叫细菌检测仪,使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发光菌进行毒性测试,这种细菌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伴随发光,如果置于有毒环境中,它们的细胞呼吸过程受到影响,造成发光量的减弱,检测器测量发光菌暴露在有毒环境之前和之后的发光量,发光量的减少程度对应了毒性的强弱,设备包括有主机、检测拭子,使用时需要使用棉签擦拭需要检测部位,将棉签放置在检测拭子内在灌入含有发光菌的液体,将检测拭子放入主机的内部进行检测。
[0003]目前的鉴定仪器在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4]其一,鉴定仪器较为昂贵,且体积较小,在使用及携带中仪器容易出现掉落,而鉴定仪器属于精密仪器在掉落至地面碰撞后容易造成仪器损坏的状况;
[0005]其二,仪器在使用时需要保持站立,使主机内部检测拭子处于垂直状态,二在使用中及容易出现不慎将主机碰倒的状况,使主机内部检测拭子内的液体出现渗漏的状况,从而对主机内部电气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仪器在使用及携带过程中容易出现掉落的状况造成仪器损坏、仪器使用时容易出现将仪器碰倒,造成内部检测拭子内部液体渗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包括外盒,所述外盒的两侧背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侧壁活动套接有翻盖,所述外盒的内部设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四个侧面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外盒与翻盖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外盒的内壁位于翻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翻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包套,所述海绵包套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仪组件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翻盖的内部海绵包套的外部,所述固定块的背部与翻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壁活动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顶部设有主机,所述主机的底部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块在主机的底部T形滑槽内部活动套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盖的正面顶端设有磁铁片,所述外盒的顶端靠近正面位置设有磁铁片。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盖的正面设有海绵垫,所述翻盖正面海绵垫尺寸与海绵包套内部尺寸相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轴的侧壁与翻盖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的内壁与固定轴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形块在主机的底部T形滑槽内过渡配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海绵包套可将检测仪组件进行储存,当设备出现掉落后,外盒与地面碰撞,在弹簧的弹力影响下可对翻盖具有缓震效果,根据海绵包套的材质特性可对检测仪组件起到二次隔震效果,从而使仪器在携带时不慎放生掉落的状况,可对仪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仪器直接与地面发生碰撞造成仪器损坏。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可将主机在翻盖的内部进行固定,通过转筒与主机配合,可控制主机进行翻转,在进行检测使主机进行翻转垂直站立,根据固定轴与转筒的紧密度可使主机在翻转时具有阻力,当主机在出现碰撞的状况下,主机不易出现歪倒的状况,从而避免主机直接倒落导致主机内部检测拭子出现渗出液体的状况,使主机在使用时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检测仪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外盒;2、侧板;3、中轴;4、翻盖;5、弹簧;6、海绵包套;7、挡板;8、检测仪组件;81、固定块;82、固定轴;83、转筒;84、T形块;85、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的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一:
[0024]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包括外盒1,外盒1的两侧背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轴3,中轴3的侧壁活动套接有翻盖4,外盒1的内部设有翻盖4,翻盖4的四个侧面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外盒1与翻盖4之间通过弹簧5固定连接,外盒1的内壁位于翻盖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翻盖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包套6,海绵包套6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组件8,翻盖4的正面顶端设有磁铁片,外盒1的顶端靠近正面位置设有磁铁片,使翻盖4在翻转将外盒1顶部遮盖时,通过翻盖4正面磁体片与外盒1顶端磁铁片磁性连接,使翻盖4在外盒1的顶部固定,翻盖4的正面设有
海绵垫,翻盖4正面海绵垫尺寸与海绵包套6内部尺寸相适配,使翻盖4将外盒1的顶部遮盖时,翻盖4正面海绵垫可进入海绵包套6的内部,将检测仪组件8进行保护,中轴3的侧壁与翻盖4的内壁紧密贴合,使翻盖4在翻转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在装置掉落时翻盖4在外盒1的顶部不易打开,从而在装置掉落后可对主机具有保护作用。
[0025]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将检测仪组件8在翻盖4的内壁上进行固定并防止在海绵包套6的内部,在通过翻转翻盖4使翻盖4在外盒1的顶部进行遮盖,通过挡板7可将翻盖4在外盒1的内部进行阻挡,防止翻盖4在外盒1的内部脱落,当装置携带时掉落后根据弹簧5的弹力,可对翻盖4四个侧壁及翻盖4的底部可起到缓震作用,通过海绵包套6将检测仪组件8包裹可进行二次缓震,通过翻盖4的正面海绵垫可将检测仪组件8的背部起到缓震作用。
[0026]实施例二:
[002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检测仪组件8包括有固定块81,固定块81位于翻盖4的内部海绵包套6的外部,固定块81的背部与翻盖4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8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2,固定轴82的侧壁活动套接有转筒83,转筒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84,T形块84的顶部设有主机85,主机85的底部开设有T形滑槽,T形块84在主机85的底部T形滑槽内部活动套接,转筒83的内壁与固定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包括外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的两侧背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轴(3),所述中轴(3)的侧壁活动套接有翻盖(4),所述外盒(1)的内部设有翻盖(4),所述翻盖(4)的四个侧面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外盒(1)与翻盖(4)之间通过弹簧(5)固定连接,所述外盒(1)的内壁位于翻盖(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翻盖(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包套(6),所述海绵包套(6)的内部放置有检测仪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组件(8)包括有固定块(81),所述固定块(81)位于翻盖(4)的内部海绵包套(6)的外部,所述固定块(81)的背部与翻盖(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8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2),所述固定轴(82)的侧壁活动套接有转筒(83),所述转筒(8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逸晨文雪李文敏孙小华董熙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