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55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1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其包括底部设置的底座,底座一端设置的支柱,支柱顶端设置的横梁,横梁底端安装的冲压油缸,冲压油缸底端安装的上模座以及底座顶端安装的下模座,还包括安装机构、散热机构、模腔、顶针、顶针油缸和导向杆,所述上模座上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凸模,下模座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机构,下模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模腔,模腔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顶针,顶针的底端安装有顶针油缸,上模座顶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根据不同的冲压需要进行凸模的更换,同时可对冲压凸模以及模腔进行及时散热,提高冲压凸模以及模腔的重复使用寿命。命。命。

A stamping die with good effect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A stamping die with good use effect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which includes a bas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a pillar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base, a beam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pillar, a stamping cylinder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m, an upper die base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amping cylinder and a lower die base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s well as an installation mechanism, a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a die cavity, a thimble, a thimble cylinder and a guide rod. The upper die base is installed with a punch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mechanism, A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mold base, a mold cavity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mold base, a thimble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ld cavity, a thimble cylinde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thimble, and guide rods are symmetrically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upper mold base; The invention has novel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concepti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placement of punch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mping need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timely heat the stamping punch and die cavity, and improve the repeated service life of the stamping punch and die cavity. Life. Life<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为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0003]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凸模的更换,需要整体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大,操作繁琐,同时在冲压完成后,凸模及模腔内温度较高,在进行持续加工时,无法保证冲压质量,高温可能会导致冲压后的成品发生形变,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及其操作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凸模的更换,需要整体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大,操作繁琐,同时在冲压完成后,凸模及模腔内温度较高,在进行持续加工时,无法保证冲压质量,高温可能会导致冲压后的成品发生形变,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底部设置的底座,底座一端设置的支柱,支柱顶端设置的横梁,横梁底端安装的冲压油缸,冲压油缸底端安装的上模座以及底座顶端安装的下模座,还包括安装机构、散热机构、模腔、顶针、顶针油缸和导向杆,所述上模座上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凸模,下模座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机构,下模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模腔,模腔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顶针,顶针的底端安装有顶针油缸,上模座顶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
[0006]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限位盘、限位块、通过槽、限位槽、第一固定转轴、卡块、气缸、第二固定转轴、固定螺栓、安装板、螺纹孔和顶块,限位盘设置在凸模的顶端,限位盘一侧的凸模上设置有限位块,上模座对应限位盘与限位块之间的凸模位置处开设有通过槽,限位块的四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安装有卡块,卡块的一侧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转轴与卡块连接,上模座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一侧的中部设置有顶块。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贯穿横梁。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对应限位盘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和上模座对应固定螺栓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箱体、隔板、第一腔体、冷却液、L型管、风机、输气管和输气通道,箱体固定在底座上,箱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腔体,隔板一侧的第一腔体内填充有冷却液,第一腔体一侧的第一腔体内安装有L型
管,箱体的一侧安装有风机,箱体内填充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的顶端连接有输气管,顶针的中部开设有输气通道,输气管与输气通道连通。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型管的顶端与未填充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连通,L型管的底端插接在冷却液的底部。
[0012]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需要更换凸模时,1)旋开固定螺栓,将安装板上的顶块由限位槽内拉出,同时气缸工作收缩,气缸收缩带动卡块绕着第一固定转轴向外侧移动,使得卡块由限位块上脱离,此时,即可推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移动带动限位盘由限位槽内移出;
[0013]2)更换不同型号的凸模,将新的凸模上的限位盘插接在限位槽内,推动新的凸模上的限位块,直至限位盘移动至最端部,此时,气缸工作伸出,气缸伸出推动卡块绕着第一固定转轴向内侧移动,使得卡块卡接在限位块角上,即可完成限位块的固定,再将安装板上的顶块插接在限位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即可完成新的凸模的安装;
[0014]3)在冲压卸料完成后,风机工作,风机工作将气体输送至隔板一侧没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内,再经没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顶端的L型管进入到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的底部,经L型管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液后,使得气体温度得以下降,冷却气体再经输气管输送至顶针内的输气通道,经输气通道向上排气,排出的冷却气体在经过模腔时,将模腔内的热量排出,同时也对上方的凸模进行风冷,可有效降低凸模和模腔的温度,便于下次加工冲压使用。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当需要更换凸模时,旋开固定螺栓,将安装板上的顶块由限位槽内拉出,同时气缸工作收缩,气缸收缩带动卡块绕着第一固定转轴向外侧移动,使得卡块由限位块上脱离,此时,即可推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移动带动限位盘由限位槽内移出,更换不同型号的凸模,将新的凸模上的限位盘插接在限位槽内,推动新的凸模上的限位块,直至限位盘移动至最端部,此时,气缸工作伸出,气缸伸出推动卡块绕着第一固定转轴向内侧移动,使得卡块卡接在限位块角上,即可完成限位块的固定,再将安装板上的顶块插接在限位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上模座上,即可完成新的凸模的安装,同时在冲压卸料完成后,风机工作,风机工作将气体输送至隔板一侧没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内,再经没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顶端的L型管进入到有冷却液的第一腔体的底部,经L型管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液后,使得气体温度得以下降,冷却气体再经输气管输送至顶针内的输气通道,经输气通道向上排气,排出的冷却气体在经过模腔时,将模腔内的热量排出,同时也对上方的凸模进行风冷,可有效降低凸模和模腔的温度,便于下次加工冲压使用。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根据不同的冲压需要进行凸模的更换,同时可对冲压凸模以及模腔进行及时散热,提高冲压凸模以及模腔的重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模座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模座的仰视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凸模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顶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底座;2、支柱;3、横梁;4、冲压油缸;5、上模座;6、下模座;7、安装机构;701、凸模;702、限位盘;703、限位块;704、通过槽;705、限位槽;706、第一固定转轴;707、卡块;708、气缸;709、第二固定转轴;710、固定螺栓;711、安装板;712、螺纹孔;713、顶块;8、散热机构;81、箱体;82、隔板;83、第一腔体;84、冷却液;85、L型管;86、风机;87、输气管;88、输气通道;9、模腔;10、顶针;11、顶针油缸;1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1

6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一,由图1

6给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包括底部设置的底座1,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包括底部设置的底座(1),底座(1)一端设置的支柱(2),支柱(2)顶端设置的横梁(3),横梁(3)底端安装的冲压油缸(4),冲压油缸(4)底端安装的上模座(5)以及底座(1)顶端安装的下模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构(7)、散热机构(8)、模腔(9)、顶针(10)、顶针油缸(11)和导向杆(12),所述上模座(5)上通过安装机构(7)安装有凸模(701),下模座(6)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机构(8),下模座(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模腔(9),模腔(9)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顶针(10),顶针(10)的底端安装有顶针油缸(11),上模座(5)顶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12);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限位盘(702)、限位块(703)、通过槽(704)、限位槽(705)、第一固定转轴(706)、卡块(707)、气缸(708)、第二固定转轴(709)、固定螺栓(710)、安装板(711)、螺纹孔(712)和顶块(713),限位盘(702)设置在凸模(701)的顶端,限位盘(702)一侧的凸模(701)上设置有限位块(703),上模座(5)对应限位盘(702)与限位块(703)之间的凸模(701)位置处开设有通过槽(704),限位块(703)的四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706)安装有卡块(707),卡块(707)的一侧安装有气缸(708),气缸(708)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转轴(709)与卡块(707)连接,上模座(5)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710)安装有安装板(711),安装板(71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顶块(7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2)的顶端贯穿横梁(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对应限位盘(702)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7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11)和上模座(5)对应固定螺栓(710)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7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8)包括箱体(81)、隔板(82)、第一腔体(83)、冷却液(84)、L型管(85)、风机(86)、输气管(87)和输气通道(88),箱体(81)固定在底座(1)上,箱体(81)的中部设置有隔板(82),隔板(8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光方年跃胡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