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434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衣物处理装置,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根据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差值确定第一夹角;根据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根据目标逆变换角度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进行逆变换的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而将电机的输出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防止了电机侧产生的能量回馈至直流母线,避免了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直流母线过压的情况,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电解电容的电机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代替直流母线电解电容,而薄膜电容值较小难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当发生电机侧能量回馈至直流母线时,极易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泵升,引起电机控制系统故障,严重会导致控制系统损坏。因此,如何防止电机能量回馈直流母线,以避免电机运行过程中直流母线出现过压,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电机的控制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电机的控制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电机。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在于,还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0010]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根据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差值确定第一夹角;根据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根据目标逆变换角度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
[001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电机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电机的控制装置,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机的控制方法,下面技术方案中以执行主体为电机的控制装置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电压矢量角度用于指示在电机静止坐标系中α轴电压矢量和β轴电压矢量的夹角;上述电流矢量角度用于指示在电机静止坐标系中α轴电流矢量和β轴电流矢量的夹角。
[0013]具体地,控制装置首先确定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然后根据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计算出电压矢量和电流矢量的夹角,即第一夹角。具体而言,第一夹角为电压矢量角度与电流矢量角度的差值。
[0014]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计算出的第一夹角确定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进行逆变换的角度,即目标逆变换角度。具体而言,根据上述第一夹角能够判断出电机侧产生的能量是否容易回馈至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的直流母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是根据是否容易出现电机侧产生的能量回馈至直流母线,确定采用何种目标逆变换角度,因此,控制装置可
以根据上述第一夹角确定出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进行逆变换的目标逆变换角度。
[0015]进一步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目标逆变换角度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具体而言,目标逆变换角度是控制装置根据电机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确定电机驱动占空比的重要参数。因此,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目标逆变换角度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将电机的输出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电机能量回馈直流母线,以避免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直流母线过压的情况。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确定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计算出电压矢量和电流矢量的夹角(即第一夹角),并能够根据该夹角判断出电机侧产生的能量是否容易回馈至直流母线,以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出交轴电压和直轴电压进行逆变换的目标逆变换角度,进而根据目标逆变换角度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目标逆转角度将电机的输出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电机能量回馈直流母线,避免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直流母线过压的情况,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电机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确定电压矢量角度;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确定电流矢量角度。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电压用于指示α轴的电压矢量,上述第二电压用于指示β轴电压矢量;上述第一电流用于指示α轴的电流矢量,上述第二电压流矢量用于指示β轴电流矢量。具体而言,上述α轴和β轴用于指示电机静止坐标系的坐标轴。
[0020]具体地,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的步骤为:控制装置获取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二电压,然后根据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二电压计算电压矢量角度。
[0021]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获取上述第一电流和上述第二电流,然后根据上述第一电流和上述第二电流计算电流矢量角度。
[0022]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还可以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直轴电压矢量和交轴电压矢量,然后根据直轴电压矢量和交轴电压矢量计算上述电压矢量角度;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直轴电流矢量和交轴电流矢量,然后根据直轴电流矢量和交轴电流矢量根据计算上述电流矢量角度。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获取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计算出电压矢量角度,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获取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计算出电流矢量角度,以便后续步骤根据上述电压矢量角度和上述电流矢量角度确定出电压矢量和电流矢量的夹角(即第一夹角),进而判断电机侧产生的能量是否容易回馈至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的直流母线上。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确认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小于0的情况下,以原逆变换角度作为目标逆变换角度,原逆变换角度用于指示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度;或在确认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不小于0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夹角和原逆变换角度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原逆变换角度指的是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度,即电机的旋转坐标系和静止坐标系的夹角。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第一夹角确定上述目标逆变换角度的过程为:控制装置首先计算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然后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0。具体地,在该差值小于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上述原逆变换角度确定为目标角度。
[0026]具体而言,如果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小于0,则表明电机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机侧产生的能量回馈至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的直流母线上的情况,即不会出现直流母线过压的情况。此时,控制装置将原逆变换角度确定为目标逆变换角度,即根据原逆变换角度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0027]进一步地,在控制装置计算得出的算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0(即不小于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原逆变换角度和上述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具体而言,如果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0,则表明容易出现电机侧产生的能量回馈至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的直流母线上的情况,即容易出现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根据所述电压矢量角度和所述电流矢量角度差值确定第一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根据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具体包括: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所述电压矢量角度;获取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所述电流矢量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具体包括:在确认所述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小于0的情况下,以原逆变换角度作为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所述原逆变换角度用于指示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度;或在确认所述第一夹角的绝对值与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不小于0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夹角和所述原逆变换角度确定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夹角和所述原逆变换角度确定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夹角和预设比例系数确定补偿角度;根据所述原逆变换角度和所述补偿角度确定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根据电机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和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确定电机的驱动占空比;根据所述驱动占空比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6.一种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矢量角度和电流矢量角度;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矢量角度和所述电流矢量角度差值确定第一夹角;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确定目标逆变换角度;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逆变换角度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的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永郑志豪秦向南陈辉许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