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06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机体,所述的机体上部端连接设置有集成控制系统、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下部端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排风系统和所述的进风系统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的机体内部端设置有多个旋转托架、多个茶盘、内部进风口、内部出风口和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的内部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监测传感器,在所述的内部出风口处设置有湿度监测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集成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烘干温湿度适宜,通过远红外光线照射使茶叶内部香味提升和表面及内部水分散失均匀,并通过余热利用,节能环保,操作简易,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高。

A digitally controlled infrared energy-saving black tea drying and flavo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属于茶叶烘干制作


技术介绍

[0002]红茶制作通常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提香等工艺,干燥提香工艺钝化茶叶中的活性酶以防止继续发酵,对红茶的茶色和香味物质的行程起着重要的最用。并且降低含水量率以提高干度满足红茶的贮藏要求。目前生产方式一般分为手工碳焙和烘干机烘焙两种加工方式。
[0003]传统的手工碳焙是在烘笼上利用炭火烘烤,但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烘焙时间长,而且工艺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完全依靠焙茶师傅主管感觉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无法准确的控制温度,而且需要人工频繁发动来达到受热的均匀,费时费力。当外径环境和人的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时,将会直接影响红茶制作的工艺工程控制。并且产生热量的柴和煤燃烧污染环境。一般的烘干机烘焙难以准确控制烘焙的温度,温度过高过快容易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外干内湿,内部产生高温闷蒸现象。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集成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烘干温湿度适宜,通过远红外光线照射并穿透茶叶内部以实现香味提升和红茶表面及内部水分散失均匀,使红茶的品质达到最佳,同时通过余热的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操作更简易,经济效益高的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机体,所述的机体上部端连接设置有集成控制系统、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下部端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排风系统和所述的进风系统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的机体内部端设置有多个旋转托架、多个茶盘、内部进风口、内部出风口和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的内部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监测传感器,在所述的内部出风口处设置有湿度监测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机体内部端设置有烘干腔体,及所述的机体内壁层设置有保温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其控制面板的界面上设置有电源、速度、温度档位、时间、急停和报警的按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系统上设置有进风叶轮、进风管和驱动器一,所述的排风系统上设置有排风叶轮、排风管和驱动器二,及所述的热交换器连通于进风管和排风管,并将
排风管排出的余热收集并通过进风管进入所述的机体的烘干腔体内部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架,其旋转轴架与所述的多个旋转托架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安装座相互连接固定,及所述的旋转电机设置为匀速旋转。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红外发射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发射器,其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的机体的烘干腔体两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监测传感器能实时监控进风的温度,所述的湿度监测传感器能实时监控出风的温度,以及发送实时数据到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与预设参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及时调节所述的进风系统、所述的排风系统和所述的红外发射装置的相关参数,来实现内部温湿度的调节和维持。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集成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烘干温湿度适宜,通过远红外光线照射并穿透茶叶内部以实现香味提升和红茶表面及内部水分散失均匀,使红茶的品质达到最佳,同时通过余热的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操作更简易,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装置本体;2

机体;3

集成控制系统;4

进风系统;5

排风系统;;6

旋转电机;7

热交换器;8

多个旋转托架;9

多个茶盘;10

内部进风口;11

内部出风口;12

红外发射装置;13

温度监测传感器;14

湿度监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
[0021]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的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机体(2),所述的机体(2)上部端连接设置有集成控制系统(3)、进风系统(4)和排风系统(5),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下部端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6),所述的排风系统(5)和所述的进风系统(4)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7),所述的机体(2)内部端设置有多个旋转托架(8)、多个茶盘(9)、内部进风口(10)、内部出风口(11)和红外发射装置(12),所述的内部进风口(10)处设置有温度监测传感器(13),在所述的内部出风口(11)处设置有湿度监测传感器(14);
[0022]其中,所述的机体(2)内部端设置有烘干腔体,及所述的机体(2)内壁层设置有保温材料;
[0023]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其控制面板的界面上设置有电源、速度、温度档位、时间、急停和报警的按钮;
[0024]所述的进风系统(4)上设置有进风叶轮、进风管和驱动器一,所述的排风系统(5)
上设置有排风叶轮、排风管和驱动器二,及所述的热交换器(7)连通于进风管和排风管,并将排风管排出的余热收集并通过进风管进入所述的机体(2)的烘干腔体内部端;
[0025]所述的旋转电机(6)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架,其旋转轴架与所述的多个旋转托架(8)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安装座相互连接固定,及所述的旋转电机(6)设置为匀速旋转;
[0026]所述的红外发射装置(12)包括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发射器,其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的机体(2)的烘干腔体两侧;
[0027]所述的温度监测传感器(13)能实时监控进风的温度,所述的湿度监测传感器(14)能实时监控出风的温度,以及发送实时数据到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与预设参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及时调节所述的进风系统(4)、所述的排风系统(5)和所述的红外发射装置(12)的相关参数,来实现内部温湿度的调节和维持。
[0028]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集成控制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的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机体(2),所述的机体(2)上部端连接设置有集成控制系统(3)、进风系统(4)和排风系统(5),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下部端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6),所述的排风系统(5)和所述的进风系统(4)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7),所述的机体(2)内部端设置有多个旋转托架(8)、多个茶盘(9)、内部进风口(10)、内部出风口(11)和红外发射装置(12),所述的内部进风口(10)处设置有温度监测传感器(13),在所述的内部出风口(11)处设置有湿度监测传感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2)内部端设置有烘干腔体,及所述的机体(2)内壁层设置有保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控制系统(3)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其控制面板的界面上设置有电源、速度、温度档位、时间、急停和报警的按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控制的红外节能红茶烘干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系统(4)上设置有进风叶轮、进风管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天目芙蓉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