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96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及装置,本方案通过采用实体模型模拟螺栓,最大限度地反应螺栓接头的真实刚度,提取截面内力时,通过建立螺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采用计算结果对螺栓的目标截面的中心的空间位移进行补偿,以该位置为矩心进行螺栓截面弯矩的提取,从而使内力精度得以保证。从而使内力精度得以保证。从而使内力精度得以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针对机组关重零部件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零部件的设计质量。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研发中。螺栓连接是风力发电机组关重零部件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决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可靠性。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必须基于复杂工况下螺栓的截面内力进行,行业内,主要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复杂工况下螺栓的截面内力提取。
[0003](1)在进行螺栓接头仿真分析时,若采用实体模型模拟螺栓,受限于技术瓶颈,有限元软件在进行螺栓截面弯矩提取时无法对矩心(即螺栓截面中心)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空间位移进行补偿,使得计算弯矩时的力臂有误,导致无法提取得到正确的螺栓截面弯矩;
[0004](2)采用梁单元的建模方式虽然无上述技术瓶颈存在,但由于梁单元的建模方式会使得仿真分析模型中螺栓接头各部件的刚度分配和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仿真分析得到的螺栓截面内力误差较大,继而影响螺栓接头的设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获取准确的矩心,进而难以获得正确的螺栓截面弯矩的技术问题。
[0006]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包括:根据螺栓几何尺寸建立实体模型,在所述实体模型中印记目标截面的位置,获取所述目标截面的中心作为初始截面中心,并对印记得到圆周线进行四等分切割;分别在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处和所述四等分切割处布置节点,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离散;根据离散后的实体模型,建立螺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提取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发生的位移,使用所述位移对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修正,并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截面在所述实体模型中,为从螺纹旋合段边界沿轴向方向,向螺栓中部移动预设距离的水平截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离散步骤之前,还包括:随机在所述初始截面中除中心处和四等分切割处以外的位置布置多个节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步骤,包括: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多步加载处理,得到每步加载对应的时刻,各节点的空间位移,
以及对应时刻的大变形求解的计算结果。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步加载分为预紧力加载和外载荷加载,其中所述外载荷加载分为多个载荷子步进行。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计算结果提取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发生的位移对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修正,并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步骤,包括:选取所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选取任意一步加载的时刻作为目标时刻,并获取对应的计算结果和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空间位移;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和对应的空间位移,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目标时刻的目标空间坐标,得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对应的目标中心坐标,以及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对应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二目标坐标;以所述目标中心坐标为原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二目标坐标分别作为x轴、y轴正向方向,创建三维直角坐标系作为参考坐标系;基于目标中心坐标和所述参考坐标系,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
[0012]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装置,包括截面获取模块、网格离散模块、有限元建模模块和内力提取模块,其中:所述截面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螺栓几何尺寸建立实体模型,在所述实体模型中印记目标截面的位置,获取所述目标截面的中心作为初始截面中心,并对印记得到圆周线进行四等分切割。所述网格离散模块用于,分别在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处和所述四等分切割处布置节点,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离散。所述有限元建模模块用于,根据离散后的实体模型,建立螺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所述内力提取模块用于,基于计算结果提取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发生的位移,使用所述位移对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修正,并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力提取模块包括坐标获取单元、位移获取单元、坐标更新单元、坐标建立单元和内力计算单元,其中:所述坐标获取单元用于,选取所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所述位移获取单元用于,选取任意一步加载的时刻作为目标时刻,并获取对应的计算结果和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空间位移;所述坐标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和对应的空间位移,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目标时刻的目标空间坐标,得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对应的目标中心坐标,以及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对应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二目标坐标;所述坐标建立单元用于,以所述目标中心坐标为原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坐标和所述第二目标坐标分别作为x轴、y轴正向方向,创建三维直角坐标系作为参考坐标系;所述内力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目标中心坐标和所述参考坐标系,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5]1.采用实体模型进行螺栓建模能高精度地模拟螺栓接头的刚度分配,提取得到的螺栓截面内力更贴合实际。
[0016]2.通过建立螺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采用计算结果对螺栓的目标截面的中心的空间位移进行补偿,以该位置为矩心进行螺栓截面弯矩的提取,从而使内力精度得以保证。
[0017]3.通过提供参考坐标系为参考,提取得到的螺栓截面弯矩参考方向明确,便于基于提取得到的截面内力数据对螺栓接头的承载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梁单元建模时,梁单元的截面方向控制过程复杂繁琐,容易出错,且无法对梁单元的截面方向进行直观判断,不利于后续对螺栓接头的承载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截面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在螺栓有限元模型内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元大变形求解的高精度螺栓内力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螺栓几何尺寸建立实体模型,在所述实体模型中印记目标截面的位置,获取所述目标截面的中心作为初始截面中心,并对印记得到圆周线进行四等分切割;分别在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处和所述四等分切割处布置节点,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离散;根据离散后的实体模型,建立螺栓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提取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发生的位移,使用所述位移对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修正,并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截面在所述实体模型中,为从螺纹旋合段边界沿轴向方向,向螺栓中部移动预设距离的水平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离散步骤之前,还包括:随机在所述初始截面中除中心处和四等分切割处以外的位置布置多个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大变形求解,得到计算结果步骤,包括: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多步加载处理,得到每步加载对应的时刻,各节点的空间位移,以及对应时刻的大变形求解的计算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步加载分为预紧力加载和外载荷加载,其中所述外载荷加载分为多个载荷子步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算结果提取所述初始截面中心发生的位移对目标截面的中心位置进行修正,并计算螺栓的截面弯矩,得到螺栓内力步骤,包括:选取所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并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选取任意一步加载的时刻作为目标时刻,并获取对应的计算结果和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空间位移;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坐标和对应的空间位移,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目标时刻的目标空间坐标,得到目标截面中心处节点对应的目标中心坐标,以及两个相邻的四等分切割处节点对应的第一目标坐标和第二目标坐标;以所述目标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俊周扬李晓艳李强彭棠张鸿鑫皮春琳杨咏华陈庆孔维博曹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