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67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属于饲用玉米种植技术领域,以解决饲用玉米授粉缺乏简单快捷的相关设备的问题。装置包括设在车厢上的架体、授粉气囊、风机,授粉气囊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授粉气囊包括底部设有若干气孔的气囊,气囊设在架体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安装简易,作业极其简单高效,并且安全快捷,只要农用车携带,单程开过大田玉米行,两侧青贮玉米就能快速实现全覆盖的授粉。几乎是一次性的农用车田间行驶,就能大大提升青贮玉米籽实的饱满,对于提升青贮玉米饲料的淀粉含量有极为直接的效果。效果。效果。

A rapid pollination device for silage corn production inc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饲用玉米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贮玉米一般在是籽粒蜡熟大半后,干物质及淀粉含量达25%以上时带穗全株收割。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整株植株和叶片已经全然长高且茂盛,同时带穗的籽粒能带来更多的淀粉等,这种青贮玉米是生产青贮饲料较好的原料。
[0003]玉米穗的籽实与授粉息息相关,一般饲用玉米是自然授粉,自然的刮风将花顶的花粉吹到须穗上,但工业饲用玉米一般是大面积种植,在花季风力不足时,收割时明显发现大田中央部分的籽实干瘪或者籽粒稀疏。而这种饲用玉米的授粉靠人工作业操作性不强,目前大量的玉米授粉是针对食用经济型玉米作物或者玉米种子的,相关设备装置操作较为精细,不适合饲用玉米需要快速、简便授粉的需求。尝试过的人工手持长棍扫动花顶的方式让花粉飘散,虽有效果,但效果不佳,且人工发力大小难以控制,比较容易伤害植株;且作业面积过大,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以解决饲用玉米授粉缺乏简单快捷的相关设备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包括设在车厢上的架体、授粉气囊、风机,授粉气囊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授粉气囊包括底部设有若干气孔的气囊,气囊设在架体外侧。
[0007]授粉气囊还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内框架为长方形支架,内框架位于气囊内部并将其顶部撑开;外框架为L形,外框架一端通过绑带连接在气囊顶部,外框架另一端通过预设的钢管插槽连接在架体上。
[0008]气囊一侧设有风管入口,风管入口与风管活动连接。
[0009]气囊为一组,通过一组外框架对称设置在架体外侧。
[0010]风管上设有分接头。用于将风管分成两路,分别给两个气囊供气。
[0011]风机设在车厢内,该车厢可以是动力车,也可以是人力推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利用架体支撑气囊,用气囊在玉米花顶拂过,使花粉掉落,同时气囊上的气孔吹气,使得花粉散落在玉米植株的各个须穗上,完成授粉。整个过程模拟自然风吹落花粉,几乎无重量的气囊不会伤害玉米植株,风机鼓风又能使每一个掉落的花粉被吹开,进而保证每一个须穗上都有足够的花粉掉落。
[0014](2)内框架支撑气囊的大部分重量,使落在植株上的重量是其能承受的,外框架便于拆卸安装,保证设备整体的实用度。
[0015](3)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安装简易,作业极其简单高效,并且安全快捷,只要农用车携带,单程开过大田玉米行,两侧青贮玉米就能快速实现全覆盖的授粉。几乎是一次性的农用车田间行驶,就能大大提升青贮玉米籽实的饱满,对于提升青贮玉米饲料的淀粉含量有极为直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中授粉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如下:1

车厢;2

架体;3

授粉气囊;31

内框架;32

外框架;33

气囊;34

气孔;35

风管入口;4

风管;41

接头;5

风机。
具体实施例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包括设在车厢1上的架体2、授粉气囊3、风机5,授粉气囊3通过风管4连接风机5。
[0020]授粉气囊3包括内框架31、外框架32、气囊33。内框架31长方形支架,内框架31位于气囊33内部并将其顶部撑开。外框架32为L形,外框架32一端通过绑带连接在气囊33顶部,外框架32另一端通过预设的插槽连接在架体2上。气囊33底部设有若干气孔34。气囊33一侧设有风管入口35,风管入口35与风管4活动连接。风管4另一头连接的风机5设在车厢1内。
[0021]气囊33为一组,通过对应的外框架32对称设置在架体2外侧。架体2设在车厢后方。
[0022]风管4上设有分接头41。用于将风管4分成两路,分别给两个气囊33供气。
[0023]车厢1一般选用农用动力车,小部分大田未留作业间距的区域或者间距不够农用车过时可用人力推车替补。
[0024]作业前,焊接加工架体2,尝试与作业车辆的车厢1匹配,焊接时横竖钢筋加固,保证鼓风作业时架体2的稳定度,进而保证授粉气囊3的稳定。并在架体2上焊接若干用来插接L形外框架32的钢管套。
[0025]将架体2插入在车厢1内壁预先焊接的钢管套中,安装风机5,连接风管4,通过分接头41将风管4分成两路,分别连在两个气囊33的风管入口35上。
[0026]将L形外框架32安装绑好在气囊33顶部,绑带位于内框架31中间位置,保证外框架32绑好后与内框架31的平衡。将L形外框架32一端插在架体2预先焊好的钢管套中。完成整个作业前的加工安装工作。
[0027]作业时,开动风机5鼓风,2个气囊33充气,随着农用车的开动,车厢后的架体2在玉米花顶拂过,气囊为布袋,本身几乎没有重量,不会压到植株,在拂过玉米花顶时花粉掉落,同时鼓风,花粉很容易飘落在各个须穗上。
[0028]据农用车开过后观察,单程几乎就可以实现百分百的授粉。
[0029]需要说明的是,风机5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车厢(1)上的架体(2)、授粉气囊(3)、风机(5),所述授粉气囊(3)通过风管(4)连接风机(5),所述授粉气囊(3)包括底部设有若干气孔(34)的气囊(33),所述气囊(33)设在架体(2)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贮玉米增产用快速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气囊(3)还包括内框架(31)和外框架(32),所述内框架(31)为长方形支架,所述内框架(31)位于气囊(33)内部并将其顶部撑开;所述外框架(32)为L形,所述外框架(32)一端连接在气囊(33)顶部,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向丽马宝华程耀东何得玉杨来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牧谷草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