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的授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89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思茅松的授粉杆,涉及授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储料管;送料管,所述送料管设置于所述储料管的底部;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储料管的顶部;握把,所述握把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送料机构,在进行授粉时可先握住握把,之后便可拨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进行转动时会通过传动轮、传动带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得活塞杆沿着丝杆进行移动,从而对储料管内的花粉进行挤压,同时第一转杆会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旋送料杆进行转动,从而将挤入送料管内的花粉移出送料管,之后通过授粉机构来进行授粉,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思茅松的授粉杆


[0001]本技术涉及授粉设备
,具体是思茅松的授粉杆。

技术介绍

[0002]思茅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树皮较薄,褐色,裂成龟甲状薄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2至数轮,树冠广圆形,针叶3针一束,长10~22厘米,径1毫米以内,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厘米,径3.5厘米,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降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稍突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毫米,连翅长1.7~2厘米。极喜光,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境,不耐寒冷,不耐干旱瘠薄土壤,在对其进行授粉时便会用到授粉杆。
[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带毛刷的授粉杆授粉,通过刷头蘸一点花粉刷在花朵上,需要反复蘸花粉,需要一手拿着花粉桶一手拿授粉杆,在操作时不够方便,使用不够灵活,无法对花粉进行均匀授粉,待授粉花朵授粉不均匀,影响授粉成功率及授粉后的坐果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思茅松的授粉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思茅松的授粉杆,包括:
[0007]储料管;
[0008]送料管,所述送料管设置于所述储料管的底部;
[0009]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储料管的顶部;
[0010]握把,所述握把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顶端;
[0011]送料机构,分布于所述储料管的外侧及所述连接架的内侧,用于对花粉进行输送;
[0012]授粉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管的一端,用于对花粉进行涂抹。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第一转杆、传动带、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旋送料杆、丝杆、传动轮、活塞杆,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所述活塞杆套接于所述丝杆的外侧,且贯穿至所述储料管的内侧,所述传动轮固定于所述丝杆的顶部,所述传动带设置于所述传动轮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设置于所述储料管的外侧,所述螺旋送料杆设置于所述送料管的内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螺旋送料杆的一端,且位于所述送料管的外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杆的底端,且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方。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授粉机构包括有毛刷、连接轴、第二转杆,所述连接轴固定于所述螺旋送料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杆固定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且贯穿至所述送料管的外侧,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的顶部同样设置有所述传动轮,
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丝杆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轮转动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管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相契合的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所述毛刷,所述毛刷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管的一端相贴合。
[001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储料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外侧的卡齿相啮合。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设置送料机构,在进行授粉时可先握住握把,之后便可拨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进行转动时会通过传动轮、传动带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得活塞杆沿着丝杆进行移动,从而对储料管内的花粉进行挤压,同时第一转杆会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旋送料杆进行转动,从而将挤入送料管内的花粉移出送料管,之后通过授粉机构来进行授粉,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0021]2、通过设置授粉机构,当送料机构进行运作时会将花粉自送料管的内侧移至送料管的外侧,由此便可使移出的花粉落在毛刷的一侧,此时第二转杆会随着螺旋送料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第二转杆带动毛刷进行转动,从而将花粉均匀的刷在雌花上,从而完成授粉,以此来增加授粉成功率及授粉后的坐果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思茅松的授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思茅松的授粉杆的储料管与送料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思茅松的授粉杆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5]图中:1、储料管;2、送料管;3、连接架;4、握把;5、送料机构;501、第一转杆;502、传动带;503、第一锥齿轮;504、第二锥齿轮;505、螺旋送料杆;506、丝杆;507、传动轮;508、活塞杆;6、授粉机构;601、毛刷;602、连接轴;603、第二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思茅松的授粉杆,包括:
[0027]储料管1;
[0028]送料管2,送料管2设置于储料管1的底部;
[0029]连接架3,连接架3固定于储料管1的顶部;
[0030]握把4,握把4固定于连接架3的顶端;
[0031]送料机构5,分布于储料管1的外侧及连接架3的内侧,用于对花粉进行输送;
[0032]授粉机构6,设置于送料管2的一端,用于对花粉进行涂抹。
[0033]该种授粉杆,在进行授粉时可通过送料机构5来对储料管1内的花粉进行输送,之后通过授粉机构6来对雌花进行授粉处理。
[0034]在图1、2中:送料机构5包括有第一转杆501、传动带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4、螺旋送料杆505、丝杆506、传动轮507、活塞杆508,丝杆506设置于连接架3的内侧,活塞杆508套接于丝杆506的外侧,且贯穿至储料管1的内侧,传动轮507固定于丝杆506的顶
部,传动带502设置于传动轮507的外侧,第一转杆501设置于储料管1的外侧,螺旋送料杆505设置于送料管2的内侧,第二锥齿轮504固定于螺旋送料杆505的一端,且位于送料管2的外侧,第一锥齿轮503固定于第一转杆501的底端,且位于第二锥齿轮504的上方。
[0035]该种授粉杆,在进行授粉时可先握住握把4,之后便可拨动第一转杆501进行转动,第一转杆501进行转动时会通过传动轮507、传动带502带动丝杆506进行转动,丝杆506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活塞杆508进行移动,使得活塞杆508沿着丝杆506进行移动,从而对储料管1内的花粉进行挤压,同时第一转杆501会通过第一锥齿轮503带动第二锥齿轮504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第二锥齿轮504带动螺旋送料杆505进行转动,从而将挤入送料管2内的花粉移出送料管2,之后通过授粉机构6来进行授粉,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0036]在图1、3中:授粉机构6包括有毛刷601、连接轴602、第二转杆603,连接轴602固定于螺旋送料杆505的另一端,第二转杆603固定于连接轴602的外侧,且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思茅松的授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管(1);送料管(2),所述送料管(2)设置于所述储料管(1)的底部;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固定于所述储料管(1)的顶部;握把(4),所述握把(4)固定于所述连接架(3)的顶端;送料机构(5),分布于所述储料管(1)的外侧及所述连接架(3)的内侧,用于对花粉进行输送;授粉机构(6),设置于所述送料管(2)的一端,用于对花粉进行涂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思茅松的授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有第一转杆(501)、传动带(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4)、螺旋送料杆(505)、丝杆(506)、传动轮(507)、活塞杆(508),所述丝杆(506)设置于所述连接架(3)的内侧,所述活塞杆(508)套接于所述丝杆(506)的外侧,且贯穿至所述储料管(1)的内侧,所述传动轮(507)固定于所述丝杆(506)的顶部,所述传动带(502)设置于所述传动轮(507)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501)设置于所述储料管(1)的外侧,所述螺旋送料杆(505)设置于所述送料管(2)的内侧,所述第二锥齿轮(504)固定于所述螺旋送料杆(505)的一端,且位于所述送料管(2)的外侧,所述第一锥齿轮(503)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杆(501)的底端,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罗成学王家学黄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