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及三系杂交稻不育系
[0001]本申请涉及杂交稻育种
,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及三系杂交稻不育系。
技术介绍
[0002]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属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对于部分三系不育系育性败育不彻底主流的解释为不育系本身核基因组内含有微效恢复基因,而该微效恢复基因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功能增强,从而促进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现已知报道的作用于水稻野败型不育胞质的恢复基因除了RF3和RF4两个主效基因外,还有数十个微效恢复基因。核质互作不育导致的花粉败育被主效恢复基因RF3和RF4恢复的机理已被阐明,但众多微效恢复基因部分恢复不育系花粉育性的机理并不清楚。在微效恢复基因未知的情况下,单纯采取遗传提纯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育性完全败育的目的。
[0003]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彻底败育是避免发生自交结实,保证杂交种纯度、大田安全生产的关键。然而,部分微效恢复基因可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导致不育系的育性败育不彻底,如泰香A、天丰A、龙特浦A、II
‑
32A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采用EMS诱变三系杂交稻保持系系种子,得到诱变的种子M0;S2. 播种步骤S1得到的所述M0得M1代后,单株收种,分别种成株系得M2代;S3. 在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M2代中选取表型与步骤S1中所述三系杂交稻保持系相同的单株与对应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回交,并连续回交多代;S4. 对步骤S3回交多代后获得的不育系进行育性鉴定,筛选得到花粉完全败育的株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S11. 选取籽粒饱满的所述三系杂交稻保持系种子,于体积百分比浓度1.2%的EMS溶液中浸泡不少于18h;S12. 流水冲洗步骤S11浸泡后的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选取的种子不少于500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种子被密封于一容器中,浸泡过程中,摇动所述容器4次
‑
5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洲,廖泳祥,林金平,杨善槐,王贵,吴先军,张红宇,陈晓琼,周浩,田芸峰,刘禹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