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626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体式无人船,涉及环保清洁船技术领域,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无人船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设置有二号收纳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号收纳筐和二号收纳框的配合,保证船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漂浮物的收纳容积,同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配合,便于带动一号收纳筐移动,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漂浮物,避免了有的无人船在使用时,收集漂浮物的收纳容积较小,需要经常性的清理漂浮物,导致降低无人船作业效率的问题,使得提高无人船整体容纳体积,提升作业效率。率。率。

A catamaran unmanned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体式无人船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清洁船
,具体涉及一种双体式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河流漂浮物打捞作业主要有人工打捞和大型机械作业两种方式,前者工具简陋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工作累且效率极低;后者体积大吃水量大,仅适用于大江大河,在更容易积攒生活垃圾的湖水和小河流中很难施展的开。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正处于劳神伤财阶段,但市场规模正逐步稳定增长,因此产生的需求也会十分巨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无人船在使用时,收集漂浮物的收纳容积较小,需要经常性的清理漂浮物,导致降低无人船作业效率的问题;
[0004]2、现有的无人船在进行收集漂浮物时,无法识别垃圾大小,不能判断是否为船体可收纳的尺寸,导致无人船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漂浮物收纳容积的特点,解决现有的无人船在使用时,收集漂浮物的收纳容积较小,需要经常性的清理漂浮物,导致降低无人船作业效率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无人船在进行收集漂浮物时,无法识别垃圾大小,不能判断是否为船体可收纳的尺寸,导致无人船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以达到便于自动识别漂浮物的大小,提高无人船的实用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无人船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设置有二号收纳框,所述二号收纳框的上方设置有一号收纳筐,所述无人船本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图像识别机构,所述图像识别机构包括有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摄像头电性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号收纳筐外壁顶部的中部。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号收纳筐外壁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架外壁的另一侧。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头有安装座,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顶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的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体式无人船,通过采用一号收纳筐和二号收纳框的配合,保证船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漂浮物的收纳容积,同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配合,便于带动一号收纳筐移动,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漂浮物,避免了有的无人船在使用时,收集漂浮物的收纳容积较小,需要经常性的清理漂浮物,导致降低无人船作业效率的问题,使得提高无人船整体容纳体积,提升作业效率。
[0014]2、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体式无人船,通过采用图像识别摄像头的图像识别功能配合传感器,识别物体水平宽度和垂直高度,进行判断一号收纳筐和二号收纳框是否能收纳漂浮物,现有的无人船在进行收集漂浮物时,无法识别垃圾大小,不能判断是否为船体可收纳的尺寸,导致无人船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以达到便于自动识别漂浮物的大小,便于无人船进行收纳漂浮物,提高无人船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无人船本体的结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无人船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无人船本体的结构仰视图。
[0019]图中:1、无人船本体;2、第一驱动机构;3、图像识别机构;4、一号收纳筐;5、二号收纳框;6、第二驱动机构;21、电机;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三连杆;25、支撑架;26、第四连杆;31、图像识别摄像头;32、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1,无人船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腔设置有二号收纳框5,二号收纳框5的上方设置有一号收纳筐4。
[00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收纳筐4和二号收纳框5,保证船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漂浮物的收纳容积,进而提高整体容纳体积,大幅度提升了无人船的工作效率。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无人船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2,第一连杆2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4,第三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号收纳筐4外壁顶部的中部,无人船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外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26,第四连杆2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号收纳筐4外壁顶部的一侧,第三连杆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架25外壁的另一侧,无人船本体1的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6与第一驱动机构2的结构相同。
[0026]在本实施例中,同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电机21带动第一连杆22的一端转动,第一连杆22的另一端同时通过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带动一号收纳筐4移动,一号收纳筐4移动的同时带动第四连杆26的一端移动,同时第四连杆26的另一端在支撑架25外壁的一侧转动,使得便于对一号收纳筐4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漂浮物。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无人船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图像识别机构3,图像识别机构3包括有图像识别摄像头31,图像识别摄像头3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摄像头31电性连接,无人船本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头有安装座32,图像识别摄像头3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32的顶部。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识别摄像头31的图像识别功能配合传感器,主动识别水面漂浮物大小,并识别物体水平宽度和垂直高度,进行判断是否为一号收纳筐4和二号收纳框5收纳的尺寸,提高无人船的实用性。
[0030]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双体式无人船的工作原理。
[0031]如图1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设置有二号收纳框(5),所述二号收纳框(5)的上方设置有一号收纳筐(4),所述无人船本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图像识别机构(3),所述图像识别机构(3)包括有图像识别摄像头(31),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3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摄像头(3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式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4),所述第三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民庄之孟崔青辰付浩成刘震刘金龙谢健伟杨春杰程思遥丁晚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